01
这样的话,着实令人心疼。似乎,儿女和父母之间,就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非常无奈的报恩关系。 作为70后的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家里一直很困难,几十元的学费,也要向学校赊欠。为此,到了期末考试前几天,老师就会把我喊到办公室,非常委婉地说,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不能参加考试。 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哭着回家,向母亲大吼,为什么你们那么穷? 母亲哭了,父亲则在一旁喝着酒,长时间都在沉默。 如今,我也是成年人了。在我的潜意识里,永远不要让我的孩子,过上穷日子,一定要摆脱父母对我的所有影响。 狠狠赚钱,这是我唯一的梦想。因为,我真的穷怕了。
确实如此,在成长的路途中,父母影响着孩子,也改变着彼此的关系。爱也好,恨也罢,都是一颗扎根在心灵深处的种子,悄然长大。 02 父母的爱情,带给孩子爱的勇气。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女孩,父母离异多年,她和父亲是一家。可是,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她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住。 令人气愤的是,爷爷奶奶很是重男轻女。每次,女孩的父亲邮寄回来的东西,爷爷奶奶都是分给两个孙子,留给她的,只是一句话——女孩子,长大了要嫁人的,要那么多东西干嘛。 女孩撕心裂肺地哭着说:“这是爸爸给我的,凭什么要分给他们?” 后来,女孩高中还未毕业,就去东莞打工了。她在内心,恨这个家庭,不想回头了。 好的家庭,一定是父母恩爱、孩子从未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即便家庭不太富有,父母也常常外出打工,但是无尽的牵挂,隔三差五的电话联系,会让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 当然,并不是说单亲家庭,孩子就一定没有出息,而是孩子的内心总会觉得“少了什么”,或者在成长路上就形成了不敢相信爱情的观念,内心的软弱,不言而喻。 作为父母,哪怕离婚了,也不能不“爱孩子”。 03 父母的“偏爱”,引发了孩子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有的兄弟姐妹,一起长大,但是长大以后就反目成仇。 父母健在的时候,碍于“孝顺”的道德观念,不得不聚拢在一起,商量如何赡养父母的事情。哪怕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也要说出一个结果来。 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兄弟姐妹都不愿意赡养父母,不得不请家族里说得上话的长辈,做中介人,订做一个具体方案。 父母过世了,兄弟姐妹就散了,再也聚不到一起了。过年的时候,连问候一句,也显得多余。
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之外,还有父母对财产处置的不公平、背地里拿钱给没有出息的儿女、对某个媳妇有偏见、去某些儿女家住很久、帮忙带孙子等,都是偏心的征兆。 父母做了什么,都逃不过儿女的眼睛。每个人都盯着“利益”,父母难以两碗水端平。 聪明的父母,把成年的儿女当成朋友,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要多商量,而不是单方面做主。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一定有彼此理解和包容,还有主动退让的情操。 04 父母的三观,就是孩子的未来。
如果父母的品行不端正,那么他们的言行就会把儿女带歪。 比方说,父母随手把邻居家的桃子摘下来,吃得津津有味,毫无羞愧感。儿女也会有样学样,随手采摘任何东西,据为己有。 父母的三观,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人生发展的方向等。 好的父母,会告诉孩子,什么是慎独?什么是慎众?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道德底线,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 从小就告诉孩子“长大以后,出去打工,读书没有用”,那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父母有这样的言语,应该反思自己。 父母,应该像老鹰一样,带着孩子一起翱翔,而不是把孩子一直放在“温暖的窝里”。 05 结束语。
在顾佳1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此,父亲独自拉着一个女孩长大,生活很难,但是温暖。 顾佳长大后,变得富有了,有了自己的房子,父亲却老了。 有一天,顾佳梦见父亲心脏病发作,她吓出一身冷汗,觉得自己亏欠父亲太多,便劝说父亲搬过来一起住,但是父亲拒绝了。 人老了,生活有难处,但是不能给儿女添麻烦。 反观《都挺好》里的父亲——苏大强,一直都没有出息,妻子过世后,他和保姆恋爱,还把钱给保姆。差点就把房子送给了保姆。对于儿女的关系,他也在说三道四,眼里没有一个看得上的人。 孩子走的第一步,说的第一句话,第一眼看世界......都是父母给的,还将成为人生的底色。 愿你我的人生里,体现了父母的样子,然后活成了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