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老人痛失爱子,和尚前来道喜,他却说道:这是好事

 数字人生6688 2022-01-10
清朝时期,河间府有个商人名叫鲁仲恺,年轻时曾在杭州做布匹生意。他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十多年间攒下不菲的家资。常年在外经商,全家聚少离多,长期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后来,他干脆回乡开了两家布庄,生意红火,一家人吃喝不愁。
鲁氏夫妇有两儿两女,大儿子早已娶妻,两个女儿也都已经出嫁,唯有小儿子安元尚未成亲。如今他已年满十八,长得一表人才,鲁家堆金积玉,衣食无忧,上门提亲者自然是络绎不绝。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当鲁仲恺为儿子张罗婚事之时,安元无缘无故生了一场大病。他浑身红肿,皮肤溃烂,卧病在床半月有余。鲁氏夫妇焦虑万分,四处求医问药,可病情仍未见好转。
安元日渐憔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时隔不久,便撒手人寰。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鲁氏夫妇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令人难以怜惜。
鲁仲恺决定将儿子风光大葬,他专门去寺庙,请来和尚为安元超度,希望他能远离疾病,脱离苦海。福寿寺有个和尚名叫慧静,他应邀来到鲁家。当他看到安元的尸体时,忽然对鲁仲恺笑着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衲在这儿给施主道喜了。”

鲁仲恺痛失爱子,心中悲痛不已,听闻慧静和尚之言,气得咬牙切齿。鲁家人面面相觑,都以为和尚疯了。本家的几个后生,拽着慧静就要往外走,让他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走得越远越好。
慧静和尚心平气和,不
不火地说道:“施主为何不让贫僧把话说完?难道你就不想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吗?”鲁仲恺对几个后生说道:“且慢,放开他,我倒要看看他该作何解释?”
“如果老衲没有说错,十三年前,施主曾丢失过一个儿子。”慧静和尚缓缓说道。此言一出,鲁仲恺再也无法淡定,忽然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一桩往事。

那时他还年轻,在杭州倒卖布匹,每天忙于生意,一年难得回家两次。有一年,他要往京城运一批货,顺路回了趟老家。五岁的儿子安元看到父亲归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鲁仲恺急于去京城送货,不能在家耽搁太久,安元得知父亲又要离去,边哭边用小手拉着父亲的衣襟,说什么都不肯让他走。鲁仲恺看着儿子满脸泪痕,心疼不已。
他思虑片刻,决定带着儿子一起乘船去京城,顺便让他开开眼界。等到京城送完货,返程时再顺路把他带回家,这样也不耽误。安元得知父亲要带他乘船去京城,止住哭声,一脸笑意。

十日后,鲁仲恺含着眼泪回到家中,妻子见他一个人归来,忙询问小儿子安元的下落。谁知丈夫却告诉她,儿子不幸走丢。他虽已经报官,可始终未果,无奈之下,独自一人返回家中。
妻子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后悔不该让儿子跟着丈夫去京城。儿子走失,鲁仲恺非常自责,十多年来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儿子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前,他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安元。
全家人得以团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鲁氏夫妇万万没有想到,安元刚刚回家半年,就身患恶疾,不治而亡。这大喜大悲竟来得如此突然,让鲁家人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

慧静和尚见鲁仲恺在发呆,双手合十在他耳边低声说道:“阿弥陀佛,敢问施主,难道你对眼前的安元竟没有丝毫的怀疑?”此言一出,犹如惊天霹雳,将鲁仲恺从回忆中带进现实。
他看了一眼灵柩上的安元,双眉紧锁,脑袋嗡嗡作响。慧静和尚让鲁仲凯借一步说话,两人走进书房。大约一盏茶的功夫,书房的门打开了。
鲁仲凯来到院子里,脸色铁青,对几个下人说道:“把齐彪给我绑了,带去衙门。”鲁家上下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迷惑不解。几个人来到大堂上,慧静和尚见到刘知府,道出实情。

半年前的一日午后,他下山化缘,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为了避雨,慧静走进一处破房子里,无意中听到两个男子的对话。其中一个男子穿得破破烂烂,看上去像个乞丐,就听他说道:“只要有钱赚,别说装儿子,就算是装孙子都行。”
两人看到有人进屋,赶紧闭上嘴,面面相觑,沉默不语。慧静和尚觉得二人肯定在密谋什么坏事,不由自主地多看了他们几眼。待到大雨停歇,三人各自离去。
说到这里,慧静和尚指着大堂上的齐彪说道:“老衲记得真切,那日所遇到的两个男子,一个就是他,另外一个就是躺在灵柩上的“安元”。”面对和尚的
指证
,齐彪吓得战战兢兢,几板子打下去,便乖乖交代出实情。

原来,齐彪在鲁府做事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他办事沉稳,能说会道,鲁仲凯就让他做了管家。时间一长,全家人对他都十分信任。
自从安元走失后,鲁仲恺托人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还曾多次派管家前往京城寻找。他告诉齐彪,儿子安元的左胳膊上有一块青色的蝴蝶胎记,并将孩子走失之时的详细信息,全部告知与他。
十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安元的下落。几个月前,齐彪有事外出,无意中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此人的样貌特征和走失的安元十分相似。他心生一计,觉得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

齐彪让乞丐去冒充安元,并商议鲁家的财产一到手,两人对半儿平分。乞丐整日在外忍饥挨饿,听说要带他去有钱人家做少爷,自然是乐不可支。
两人唱双簧,果然获取了鲁家人的信任。鲁仲恺对乞丐的身份丝毫没有怀疑,因为细看上去,他确实和大儿子安庆,长相十分相似。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乞丐生病去世,慧静和尚这才有机会揭穿二人的罪行,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吧!
知府大人当庭宣判,齐彪被杖责三十,徒两年。至于那个死去的乞丐,尸体无人认领,鲁仲恺便命人将他埋在了乱葬岗。一桩匪夷所思的诈骗案,就此完结。

编后语:
钱的确是个好东西,能洞悉人性,看透人心。齐彪为了钱财,心生歹念,伙同乞丐联手坑害鲁家,枉费鲁仲恺对他的一片信任,实属可恶。
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两个别有用心之人,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命丧黄泉,一个锒铛入狱,或许这就是报应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