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刺散俞

 直尾昂述 2022-01-11

春刺散俞:

刺分四时

逆则为害

黄帝问曰∶

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

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方:

气,方升也

岁,方首也

人事方与也

发:万物生发

肝属木

气应春

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

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正方:

时气正升

岁事正新

定发:专于发生

天地之气,自下而升,

土居升降之中而脾应之

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

天气盛,

地气高,

人气在头:

盛夏阳升之极

人气应之在头

七月八月,

阴气始杀,

人气在肺:

气升则物生

气降则物死

天气渐降,

清秋当令,

阴气始杀,

万物人气

自头而降,

肺金应之,

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

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自秋入冬,阴气始凝,

心气始闭,阳气在中,

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

冰复,地气合,

人气在肾:

复言其重

寒凝之甚

斯时阳气

深伏于下

人气在肾

春刺散俞,

及与分理,

血出而止,

甚者传气,

间者环也:

《四时刺逆从论》:

春气在经脉

此散俞者

诸经散穴

义如下文

分理,肌肉分理也

春宜疏达,欲血出而止

传,布散也

环,周也

病甚者

针宜久留,

必待传气

病稍间者,

但候其气

行一周于身,

约二刻许,

可止针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络俞

诸经浮络之穴

以夏气在孙络

夏宜宣泄,必见血而止

尽气,尽去其邪血邪气

闭环,去针闭穴

须气行一周之顷

凡有痛病

必退下矣

秋刺皮肤循理

上下同法

神变而止

循理,循分肉之理

上言手经

下言足经

刺皆同法

秋气在皮肤

邪犹未深

故但察其

神气变易

异于未刺之前

可止针矣

冬刺俞窍于分理

甚者直下

间在散下:

孔穴之深者曰窍

冬气在骨髓

深取俞窍

于分理间

甚者直下

察邪所在

直取深处

间者散下

或左右上下

散布其针

而稍宜缓

春夏秋冬,

各有所刺,

法其所在:

上文十二月

言气之升降

此四季言

气之深浅

各有所刺

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

入淫骨髓,病不能愈,

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此下言四时之误刺

春刺孙络,春刺夏分

夏应心,心主脉,脉乱气微

肾水受气于夏

肾主骨

入淫于骨髓

心火微

则胃土

失其所养

故不嗜食

不嗜食

故少气

春刺秋分,

筋挛逆气,

环为咳嗽,病不愈,

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皮肤

是刺秋分

肝木受气于秋

肝主筋

故筋挛

逆气者,肝气上逆

环,周也

秋应肺

气周及肺

为咳嗽

肝主惊

故时惊

肺主悲忧

故又且哭

春刺冬分

邪气着藏

胀病不愈

且欲言语

春刺骨髓

春刺冬分

冬应肾

肾伤则邪气

内侵而着藏

故令人胀

火受气于冬

心属火而主言

故且欲言语也

夏刺春分

病不愈

令人解惰;

夏刺经俞

夏刺春分

肝应春,

其主筋,

伤其肝气,

所以令人

筋力解惰

夏刺秋分,病不愈,

令人心中欲无言,

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秋分,

伤其肺也,

肺气不足,

人欲无言

惕惕如人将捕之者,

恐也,恐为肾之志,

肺金受伤,

病及其子,

亦虚而恐

夏刺冬分,病不愈,

令人少气,时欲怒:

夏伤其肾

精虚不能化气

令人少气

水亏则木失所养

肝气强急

故时欲怒

秋刺春分,

病不已,

令人惕然

欲有所为,

起而忘之:

秋刺春分,伤肝气也

心失其母则神有不足,

令人惕然,且善忘也

秋刺夏分,病不已,

人益嗜卧,且善寐:

秋刺夏分

则心气少

而脾气孤

脾虚,则倦而嗜卧,

心虚,则神不安而善梦

秋刺冬分,

病不已,

洒洒时寒:

秋刺冬分,误伤肾阴,

精气耗散,洒洒寒栗

冬刺春分,病不已,

令人欲卧,不能眠,

眠而有见:

肝藏魂,

肝气受伤

神魂散乱

故令人

欲卧不能眠

或眠而有见

谓怪异等物

冬刺夏分,病不愈,

气上,发为诸痹:

心应夏,其主血脉,

脉伤则邪气乘虚客之,

故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

令人善渴

刺伤肺金,

必亏肾水,

令人善渴

刺胸腹者

必避五脏

此下言刺害

五脏伤

五神去

神去则死

刺胸腹者

必避五脏

中心者,环死,

中脾者五日死,

中肾者七日死,

中肺者五日死:

环,周一日

此节止言四脏,

独不及肝,

必脱简耳

按∶刺禁论所言五脏死期,

尤为详悉,但与本节稍有不同,

见本类后六十四

中膈者

皆为伤中,

其病虽愈,

不过一岁必死:

膈膜,

前齐鸠尾,

后齐十一椎

心肺居于膈上,

肝肾居于膈下,

脾居在下,

近于膈间

膈者

隔清浊

分上下

限五脏

五脏之气,

分主四季,

若伤其膈,

则脏气阴阳相乱,

是为伤中,

故不出一年死

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

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

不知者反之:

膈连胸胁四周,

脾居于中,

肾着于脊,

知而避之者为从,

不知者,为逆,

是谓反也

刺胸腹者,

必以布着之,

乃从单布上刺:

此下言刺法也

胸腹虚浅近脏,

故必以布着之而后刺,

所以护心腹,慎风寒

音皎,布也

着音灼,被服也

刺之不愈复刺:

以平为期

刺针必肃:敬谨毋忽

刺肿摇针:

摇大其

泻之速

经刺勿摇:

恐泄其气

此刺之道

春气在经脉,

夏气在孙络,

长夏气在肌肉,

秋气在皮肤,

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愿闻其故

岐伯曰∶

春者,

天气始开,

地气始泄,

冻解冰释,

水行经通,

人气在脉

春时

天地气动,水泉流行,

所以人气,亦在经脉

夏者

经满气溢,

入孙络受血,

皮肤充实:

夏时气盛,

溢入孙络

而充皮肤,

人气在孙络

长夏者,

经络皆盛,

内溢肌中:

六月建未,是为长夏土胜之时,

经络皆盛,所以人气在肌肉中

秋者,

天气始收,

腠理闭塞,

皮肤引急:

秋气始收,

腠理始闭,

人气在皮肤

冬者盖藏,血气在中,

内着骨髓,通于五脏:

冬气伏藏,内通五脏,

所以人气,在骨髓中

是故邪气者,

常随四时之气血

而入客也,

至其变化,

不可为度,

然必从其经气,

辟除其邪,

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时气迁变,

病必随之

察病气,

从经气,

以辟除其邪,

邪去气调,

故不致生乱矣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

此下言刺逆四时也

岐伯曰∶

春刺络脉,

血气外溢,

令人少气:

春刺夏分

夏气未至,先夺于外,

血气外溢,而少气血

春刺肌肉,

血气环逆,

令人上气:

春刺长夏

春时木王,

土气本虚,

复刺肌肉,

重伤脾元,

血气

环周皆逆,

不相营运,

喘满上气

按∶

本篇与前诊要经终论者

义同文异,

彼分四时,

此分五时,

故有刺肌肉之谓

然本篇春夏冬三时,

皆关刺秋分皮肤等义

意者以

长夏近秋,

故取肌肉,

即所以

刺秋分

后仿此

春刺筋骨,

血气内着,

令人腹胀

春刺冬分

春气发越,

深取筋骨

以伤其阴,

血气内着,

令人腹胀

夏刺经脉,

血气乃竭,

令人解 :

误刺经脉,

血气内竭

解者音迹

形迹困倦

莫可名之

夏刺肌肉,

血气内却,

令人善恐:

长夏未至

先夺其气,

血气却弱,

令人善恐

夏刺筋骨,

血气上逆,

令人善怒:

夏刺冬分,

阴虚于内,

阳胜于外,

血气逆

而善怒

秋刺经脉,

血气上逆,

令人善忘:

心主脉,

误刺经脉

则心气虚,

令人善忘

秋刺络脉,

气不卫外,

卧不欲动:

秋时收敛,

气已去络

而复刺之,

气虚不能卫外

气属阳

阳虚故卧不欲动

秋刺筋骨,

血气内散,

令人寒栗:

秋气

未至筋骨

而深刺之,

血气内散

而中气虚,

所以寒栗

冬刺经脉

血气皆脱

人目不明:

诸脉者

皆属于目

冬刺经脉

预夺之

血气脱

目不明

冬刺络脉,

内气外泄,

留为大痹:

阳气伏藏,

刺其阳分,

阳气外泄

阳虚阴胜,

留为大痹

冬刺肌肉,

阳气竭绝,

令人善忘:

冬时

刺其夏之气,

故阳气竭绝

阳气者

精则养神,

阳虚神衰,

所以善忘

凡此四时刺者

大逆之病

不可不从

反之

则生乱气,

相淫病焉:

刺失四时,是为大逆,

此时气之,不可不从

反而为之,

必生乱气,

相淫为病

凡刺不知

四时之经,病之所生,

以从为逆,正气内乱,

与精相搏,必审九候,

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薄,邪正相迫也

九候各有其部,

审明病之所在,

从而刺之,

庶正气不乱,

精气不致转变

帝曰∶善

刺五脏,

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

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

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

此节义与刺禁论同,

但多一欠字,

详见本类后六十四

刺伤人五脏必死

其动则

根据其脏

之所变候,

知其死也:

动,变动

见其变动之候,

识其伤在某脏,

故可知其死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