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学主张

 冯栎钧是老师 2022-01-11
朋友问我:“你觉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能说会写?”我想了一下,“我觉得如果老师能帮他们培养点兴趣,打一些基础。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对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就还挺棒的。”
“那,你的教学主张是什么?”
“哈?”我愣了一下,“好像还没有什么主张,就是觉得现在小朋友的“说”还不好,“写”还不够。”
“这就是主张啊!” 朋友笑着鼓励我,“把教学主张和做法梳理一下,也许对自己,对大家都有点作用哦。”
我想了想,好像为了“说”和“写”也确实做了些事情,就梳理一下吧:
“说”
我不太喜欢教材上的“口语交际”,虽然说现在的教材比过去好很多,也重视在不同的语境里教会孩子表达。可是在课堂上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总还是有点怪怪的。因为无论怎么引导,不也还是在课堂上的虚拟语境吗?
“说”最重要的是真实而自然。为了让小朋友们会说,我也还是想了些办法。
1.看别人怎么说
我很喜欢“TED、一席、怪兽大学、奇葩说”这样的演讲平台;也喜欢“十三邀、青铜时代”这样的访谈节目;还喜欢名人传记,各种不同的人记录的故事等等的文章。我会把自己喜欢的,也适合小朋友们的分享给他们看,看看别人是怎么表达自己的。引导他们表达要自然,要会讲自己的故事,这样会很好玩。
2.小舞台“课前三分钟”
每一节上课前,要么是我,要么是孩子,我们会分享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我讲,主要是帮他们关注时事;他们讲,就是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不会讲的读一读故事,朗诵一段文字也是可以的。小舞台的好处是,没有什么压力,从心所欲。
3.学校的大舞台“少年一席”
除了在班里讲,我们也会在年级讲,学校讲。从“少年一席”这个题目就可以看出,我们想要孩子讲述的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的所好,所长,他最想表达的东西,在公众场合讲述,对他人是会有影响的。再说,公众演讲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其实很简单,给孩子提供一个舞台,然后,他就会给你无尽的可能。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听到了美食、历史、科技、法律、昆虫、足球……好多想象不到的领域,好多丰富有趣的故事。
4.培养沟通能力的活动
除此以外,增进亲情、友情的活动,也可以常常开展。最常用的方式是“写访谈录”。和家人聊一聊童年的活动,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或者是一完成一个任务之类的。很可惜,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没能开展“跳蚤市场、职业体验”等活动了。这些也是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写”
关于写的部分,可能大家更熟悉一些。
1.基础习作力训练
在带上一个班级的时候,这个工作做得更系统。从一年级开始,带着小朋友一起晨诵、午读、暮写,周末开展一些写作活动。
2.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
新接班级之后,改进了原来的方式。仍然要求小朋友每天写作,但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安排。可以写诗歌、散文、故事、小说,并不定期对这些类型的文章进行指导。
3.发表学生的习作
我的公众号就是小朋友发表习作的平台,每周我们都会在班里交流写得有意思的作品。一些作品我们也会刊登出来,供更多的人欣赏。因为公众号的平台,也有杂志社主动约稿的,现在看起来小朋友普遍的写作积极性都挺高的。大部分都写得挺好,而且风格各异。哈,挺为他们高兴的。
如果说在写的方面还做了啥,那就是,因为我一直参赛都上的是习作,这两年也指导了多节习作课,所以我的习作课有进步,很多课上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哈……





好书推荐:《哲学与幼童

推荐理由:期就想着看看轻松的东西,轻松的和小朋友有关东西。所以了读《哲学与幼童》。这本书怎么说呢?不是理论的,虽然理论上它不是故事书,虽然它推荐了很多故事书,也讲了很多小故事。它给我的启发是,孩子是值得去琢磨的。它适合对琢磨儿童感兴趣的老师、家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