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渡海观音 观音菩萨是汉传佛教中最被信众熟知的女性神灵,观音的女性形象至迟在宋代已被确定下来,今天常见的白衣束发的观音形象也正是以宋代流传的女性图像为原本。宋人甄龙友所题《观音像》曾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在民间化的历史中,观音还演变出了渡海观音、紫竹观音、鱼篮观音、八难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白衣观音、白衣大士等名号。这不仅充分体现出观音在中国民间的广泛影响,还体现出观音的汉化过程与民间诉求紧密而直接的关系。渡海观音就是其中之一,寓意救度众生脱离苦海。渡海观音,出观音三十三相之外,其形象喻示观音于人间苦海普渡无量众生。在寺庙中常置于正殿供奉的佛像背后,成为信众礼佛之后瞻拜礼敬的对象。 此尊观音造像选用名贵的印度小叶紫檀全手工清刀雕刻而成,材料硕大,料质油润沉穆,雕工细腻传神。观音超凡脱俗,肃穆大方,比例匀称,亭亭而立于祥龙之上。束高发髻,面庞圆润温婉,神态温婉慈祥,衣中飒拂,神情娴淑,姿态端庄。头戴风帽,身披天衣,手执优钵昙花,腰间佩一串璎珞珠饰,衣褶疏密磊落,飘逸流畅,赤足踏于滔浪之上,亭亭而立,渡海说法,风骨绰约。足下蛟龙翻腾于海浪之中,鳞爪遒劲,头角峥嵘,尽显技艺之精良。 观音渡海讲法,普度众生,正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此件观音用料名贵,雕工传神,赤足踏立祥云之上,神情自若,临风飘拂,宛如乘风破浪。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极为符合当今世人的艺术审美,是不可多得的仙作佛像木雕作品,值得供奉珍藏。 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右下角 在看 分享给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