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西班牙的查理四世和家人(英语:Charles IV of Spain and His Family)》是弗朗西斯科·戈雅的完成于1801年的作品,现收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作品名称:西班牙的查理四世和家人(Charles IV of Spain and His Family) 艺术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 年份:1800-1801年 原作材质: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原作尺寸:280cm×336cm 馆藏地: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 Madrid) 我们分两期介绍这幅画,第一期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画面和后人评价,第二期介绍画中人物的悲喜人生。今天是第一期。 创作背景 1799年,弗朗西斯科·戈雅被任命为西班牙宫廷首席画师,这是西班牙艺术家的最高职位。1800年,国王卡洛斯四世委托戈雅为自己和家人画像。戈雅于1800年春天开始创作草图,普拉多博物馆保存了五幅单人肖像草图。最终的版本于1800年7月至1801年6月间绘制,并于1801年12月交给了国王。 ■ 油画《西班牙的查理四世和家人》的五幅草图,1800年 戈雅的这幅画参考了法国画家路易斯-米歇尔·范·卢(法语:Louis-Michel van Loo;1707年3月2日-1771年3月20日)创作于1743年的油画《费利佩五世及家人肖像(Portrait of Felipe V and his Family)》和委拉斯开兹的名作《宫娥(Las Meninas)》。 ■ 油画《费利佩五世及其家人肖像》,路易斯-米歇尔·范·卢绘,1743年 ■ 油画《宫娥》,委拉斯开兹绘,1656年 戈雅没有说明为什么他选择模仿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当时并没有西班牙绘画这个概念,但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无疑是西班牙绘画史上的两座高峰。委拉斯开兹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西班牙语: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代、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一位画家,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戈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 ■ 委拉斯开兹自画像,约1650年 视觉之旅 戈雅在这幅作品中模仿了委拉斯开兹名作《宫娥》的画面和人物构图方式,将人物所处环境和背景设置在自己的画室中,并将自己画在画面中,而且也是在画板后面注视着观者,不同的是戈雅自己在这幅画中只是隐约可见。 ■ 油画《宫娥》中画家委拉斯开兹在画板后的自画像 ■ 油画《西班牙的查理四世和他的家人》中画家戈雅在画板后的自画像 画面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查理四世和他的妻子帕尔马的玛丽亚·路易莎,他们被他们的孩子和亲戚包围。与《宫娥》所采用的具有深度的背景和偏暖色调不同,戈雅笔下的王室成员身披华丽的服饰和珍贵的珠宝。 ■ 珠光宝气的国王和王后 与《宫娥》不同,戈雅的这幅画没有描绘任何皇室的仆人或随从。更重要的是,戈雅省略了叙事结构:它只是一幅人们为一幅画摆姿势的画。虽然是正式的肖像画,但也有家庭成员之间亲密的迹象;玛丽亚·路易莎王后握着最小孩子的手。 ■ 玛丽亚·路易莎王后握着最小孩子的手 这幅画受到了国王的称赞,但是画面中国王一家的表情并不自然。与《宫娥》中宫殿内大气而温暖的气氛不同,这里的气氛按照加西尔(Gassier)的说法是“令人窒息的”,因为王室被呈现在一个“面向公众的舞台上,而在阴影中的画家带着难以言表的微笑。” 雷诺阿在参观普拉多博物馆看到这幅画时惊呼:“国王看起来像酒馆老板,王后看起来像客栈老板……或者更糟”。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法语: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是著名法国画家,也是印象派发展史上的领导人物之一。我们曾经介绍过的绘画《小艾琳》的作者就是雷诺阿。 ■ 雷诺阿肖像,Frédéric Bazille绘,1867年 法国作家特奥菲尔·戈蒂埃将这幅画称为“街角杂货店刚刚中了彩票的照片”,也有人认为戈雅在某种程度上讽刺了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人。皮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 ■ 特奥菲尔·戈蒂埃肖像,Auguste de Châtillon绘,1839年 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驳斥了这个想法:“这是胡说八道。如果你讽刺你画的人,你就无法保住宫廷肖像画家的工作。这是一种奉承行为,例如在画面左边,穿着蓝色西装、西班牙历史上最可憎人之一、未来的国王费迪南多七世,戈雅实际上设法把他画得富丽堂皇。这是一种非常尊重的行为,几乎是一种奉承行为。”罗伯特·斯塔德利·福雷斯特·休斯(Robert Studley Forrest Hughes),1938年7月28日-2012年8月6日)是澳大利亚出生的艺术评论家、作家和电视纪录片制片人。1997年,《纽约时报》的罗伯特·博因顿(Robert Boynton)将他描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 这幅画究竟是奉承国王还是高级黑,恐怕见仁见智,下一期我们分析了画中人物的细节之后,也许能得出一个结论。 二分之一 未完待续 精彩回顾 ![]() 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掇精神。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遇见名画 版权所有 enjoy masterpiec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