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涛访谈:对话 沈 和 年

 新用户05287284 2022-01-13


沈和年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日本翠风会代表

东京海派书画院名誉院长

日本华人文联常务副主席

国际水墨艺术促进会组织委员

全日本水墨作家联盟发起人

担任日美展、国际水墨艺术大展、现代水墨画展、日中交流水墨画公募展审查评委

座右铭

滴水穿石

图片

                              春 丽  72.6 x 91 cm

沈和年 年少时受上海书画名家张翔宇先生启蒙,后师从于海派中国画大家唐云先生,研习传统笔墨。在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系统学习之中,他对中国画的“师承”与“学院化”的教学体系这两种不同方式的感悟中,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主观的取舍。上世纪90年代末,沈和年决定把自己艺术生活的重心移至日本,同时也是他水墨艺术新的起始。

沈和年的水墨作品在内敛与奔放的两个端点中,践行着传统底蕴多样化表达与视觉感受的精致呈现。

他的花鸟作品,以惜墨如金般的严谨画面构成诠释了传统水墨的审美意趣。取材广泛,既有花卉折枝也有美器珍馐。用笔简洁精准,以形写神,线条利落沉稳如刀入石。墨色层次清晰明朗,将传统文人画的水墨抒以及对生活的挚热情感,赋予理性与克制的表达。作品洁且静,绘画语言质朴并精炼。

他的泼墨作品,视觉体验水墨流动,却将瞬息变化的气韵固化成为意境的传达。情感在唯美的秩序下流淌,日本绘画的原素特征在淋漓中彰显。大面积的水与墨对撞之后,将墨韵水痕幻化成为可贵的光感。寥寥点缀见笔之墨,丰富了画面的审美构成,也一并暗示出中国笔墨精神的传统基因。

纵览沈和年的作品,鲜见色彩辅之将简与繁,色与空的辩证哲思作为作品的精神核心。在从黑与白的区间中呈现传统笔墨的多样化表征。将墨色的内涵极大程度地直观外显,巧妙依托于浓、淡、干、湿的变幻,为观者创造了丰富的色彩感受空间。他以传统水墨作为当代中国画的切点,深入其中,将中国传统笔墨心得与日本绘画结合,创造出特征鲜明的自我审美语汇。

侨居日本的近三十年的沈和年,一面精进着自己的水墨艺术,著书集册;一面将传统中国画艺术广泛传播,日本生徒累计俞千余人。在中日两国民间艺术交流中做出着持续的努力。愿他在未来的艺术探索中,一如既往地坚韧、执着、所向披靡。

图片

                                  恍 惚 系 列

您怎样定义自己的作品?

我的作品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掌握的技巧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一部分是用心灵去探索自己的所想所思。

我是继承传统水墨画表现并且有幸受到大师的直接指导的最后一代画人。但我认为传统的水墨画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挑战。

图片

                               春 酣 70 x 53 cm

您的作品在日本第一次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在什么时候?

我是从1987年开始每年一次应邀来日举办商业展览及文化交流。1990年自己决定学习日语,以为掌握了日语可以如虎添翼,施展才能。可现实并非如此,你是谁?你的作品如何谁也不知道。日本的水墨画已经断层半个多世纪了,虽然还有不少团体各占一方山头摇旗呐喊,也有与中国美术团体作些交流,但根本没有学术內涵。令我大为失望,1994年回到了上海。

三年后又有机会重来日本,不久先受艺术新闻社《墨》杂志的邀请,做了一年的连载讲座。没料到也被二玄社注意到,并约我执笔水墨画普及丛书,这可说是第一次得到专业出版社媒体的认可,初露头角。

图片

                                    恍 惚 系 列

您对绘画风格怎样理解?

我认为绘画的风格是随着作者的审美意识及表现内容确立而逐步形成的。并不是一味追求与众不同就是什么自己的风格了。

我是来日本多年之后,先是将中国学到的水墨画技法来表现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才开始慢慢脱开原有的框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随着对日本整体文化的理解深入,体会到日本不同于中国的文化,开始尝试用水墨来表现幽玄的禅意。这就是将我在中国学到的所有技法几乎全部丢掉,重起炉灶的《恍惚系列》及以后的《たまゆら系列》作品。

图片

                                残 韵 4 5x 70 cm

您对绘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怎样理解?

我认为内容与形式虽然各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应该是相互作用而且又是统一的。

图片

                                    恍 惚 系 列

您对绘画作品的意境怎样理解?

每件绘画作品里都可以说是有意境的,只是意境的高度、深度千差万别。

图片

                              晚 钟 45.5 x 53 cm

您与作品是怎样的关系?

绘画作品是用视觉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你追求什么,作品就会呈现什么。这个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

图片

                                   恍 惚 系 列

您觉得日本与中国在审美上有差异有吗?

日本文化虽源于中国,但日中两国的审美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对比中国雄健阳刚之美日本却是相反的含蓄阴柔之美。把水墨画比喻成一个世界的话,两者在审美上却是互补互成不可缺一。

图片

                              海 幸 33 x 24.5 cm

您觉得艺术是什么?

艺术是艺和术的完美结晶,缺一不可。

图片

                                  恍 惚 系 列

您对现代艺术持怎样的态度?

现代艺术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视觉艺术的范畴,它与传统视觉艺术不一样,很难用好坏来作为作品的评价标准。它启示了艺术发展更大的可能性。

图片

                               幽 径 35 x 27 cm

图片

                                た ま ゆ ら 系 列

您对艺术创作和商品画持怎样的态度?

商品画往往是在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范围里的画,也有画的很好的(如范曾)。艺术创作则往往与普通认同的审美价值观不同,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及追求。

图片

                                渔 火 91 x 72 cm

您觉得怎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好的绘画作品一定是具有独特的魅力,不需要任何文字、语言解释,一眼就会打动观者。当然由于审美倾向的不同,再好的作品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图片

                              霜 月 4 5x 35 cm

您觉得生活是什么?

我觉得每个人的能力都很有限,但只要对他人、社会有所作为、贡献就是生活。

图片

                              好 日 33 x 24.5 cm

图片

                               た ま ゆ ら 系 列

您觉得命运是什么?

我认为左右命运的两个因素是环境和性格,但坚强的信念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图片

                              珍 味 33 x 24.5cm

简历

1955 年  生于上海

受张翔宇先生启蒙、后拜唐云先生为师

1987 年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同年开始先后三次赴日、参加在三越、东急、十合、西武百货店等举办的巡回画展及表演交流会

1990 年  赴日留学、随和光大学著名油画家荻太郎教授专攻油画,赴欧考察美术。

以后通过银座田中画廊、三越池袋店美术沙龙、松坂屋上野店美术画廊、京王广场宾馆画廊、栗原画廓等举办个展及参加专业画家展为中心展览发表作品

先后特邀参加"现代中国书画集萃展"(东京)

"亚细亚新跳跃展"(汉城)

 "故乡情浦东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外会员招待展)

"当代卓越书画篆刻家大展'银奖(北京)

"世纪乡情2000一在日艺术家作品展"(上海)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外会员邀请展"

"虹之展"(上海·浦江)

"现代中国水墨招待展"(周庄)

"日本现代墨表现展"(东京·上海)

"国际水墨艺术大展" 国际水墨艺术大展2003~2020+1  

 出版《水墨画的乐趣》(东京)

"现代水墨画作家指名展"2005~2017(东京)

第四届~第八届"东方美术交流嘉年华"(东京·杭州·安阳)

"世界华人2007中国书画精品展"(神户)

"东京艺术博览会"、"现代水墨画展"(东京)

"日台水墨作家选拔展"(台北)

"海上风"首届上海书画院展(上海)

"第一届常州国际艺术创作交流嘉年华"(常州)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展"(北京)

第二届世界华人华侨绘画、书法展"优秀奖(北京)

"大美无言、别于他山"东京新画派展(东京中国文化交流中心)

 "梦从东方来"东京新画派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来来往往一东京海派书画院.上海书画院 作品交流展"(上海.东京)

"燕和国际中国画学会成立展"(东京)等大型展览

2013 年  受日本中央广播电台之邀现场播谈"中日水墨画的异同"

2015 年 《水墨画的百味人生一沈和年》专题片由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频道播映

成为第一个不参加公募展而成为日本综合水墨画展、国际水墨艺术大展、现代水墨画展、日中交流水墨画展审查评委的画家

2016 年 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杵米楼画廊个展

2018 年  出演日本中央电视台的《星期日美术馆》一 以指墨再现江户时代的南画家池 大雅的作品、

出版

《沈和年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乐于墨绘》水墨画技法丛书一套三册(二玄社)

《小品画的魅力》一套三册(二玄社)

《书家与画家所走的丝绸之路》(木耳社)

《正宗的水墨画》(日贸出版社)等多部著作并参与执笔《水墨技法的发现》系列丛书六册

《为了提高水墨画的表现力》(日贸出版社)

《墨》、月刊《水墨画》、《美术之窗》、《书画的娱乐》等杂志上执笔水墨画特集及连载创作讲座

图片

                        波 濤 訪 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