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 |武汉博物馆藏玉赏析

 一视一界 2022-01-13

图片

武汉博物馆是武汉市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展示着这座华中都会源远流长的发展轨迹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历代武汉人民的历史文脉与煌煌业绩,播扬着当代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与人文风采。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近六万件,广泛地包含中国古代青铜、陶瓷、玉器、书法、绘画、印章、雕塑、明清家具、钱币、文献等各个门类,这些文物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艺术信息,也见证着武汉从孕育、发展,到成熟、变迁的辉煌历程:出土于商代盘龙城遗址中的兽面纹十字孔青铜尊,以其端庄典雅的造型,神秘奇谲的兽面纹饰,向人们静静地述说着武汉肇始之初的社会文化和风貌。

图片

屈家岭文化石耜

图片

年代: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

尺寸:长38.5cm,宽12cm

类别:玉石器

耜(读作“sì”)是原始翻土农具“耒(读作“lěi”)耜”的下端,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屈家岭文化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这件石耜发掘出土于武汉市江夏区潘柳村遗址,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玉璧

图片

年代:新石器时代

尺寸:直径23cm、孔径7cm、厚0.8cm

类别:玉石器

黄褐色玉质。扁平不规则圆形,通体光素无纹。玉壁,主要用于祭天,还可作为佩饰或身份、财富的象征。从石器时代到清代都有出现。这件玉璧通体抛光细腻,是研究古玉制作工艺的重要资料。

玉戈

图片

年代:西周

尺寸:长27.8cm,宽7.1cm

类别:玉石器

戈,属兵器。玉戈最初都是实用性的兵器,商代以后,青铜兵器逐渐取代了易损的玉质兵器,玉戈已完全成为帝王和贵族的仪仗用器,属礼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件玉戈出土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山遗址,器型较大,通体抛光,工艺精湛。

蟠虺纹玉玦

图片

年代:春秋

尺寸:直径3.5cm、孔径1cm、厚0.4cm

类别:玉石器

乳白色玉料,局部呈褐色。扁平圆形,一侧有缺口。正反两面阴刻蟠虺纹,单面钻孔。玦是我国古老的玉质装饰品,在古代主要被用于耳饰和配饰。古人使用玉玦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决断事物,二是表示人际关系断绝。

玉蝉

图片

年代:汉

尺寸:长6cm、宽2.9cm

类别:玉石器

绛白色玉料,半透明。这件汉代玉蝉,属玉琀,即古人死后含于口中的葬玉。古人有死后含玉的习俗,汉代流行蝉形玉琀。因为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蝉的蜕变可以象征人的转世再生。这件玉蝉为典型的“汉八刀”碾琢技法,刀法犀利,刚劲有力,突出体现了汉代高超的制玉水平。

谷纹玉璧

图片

年代:汉

尺寸:直径14cm、孔径4.4cm

类别:玉石器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古代的玉礼器之一,也用于佩戴装饰。这件玉璧青玉料,通体有光泽。玉璧两面纹饰相同,为近内、外缘处刻阴线轮廓线,轮廓线内琢谷纹,纹饰简约大气。

龙纹玉佩

图片

年代:唐

尺寸:高8cm、宽6cm

类别:玉石器

绛白玉料。龙形昂首盘身,体态丰腴华美,腾云展翼的造型,使龙的形象充满力量而富有生趣,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玉器风格。玉佩运用了圆雕、浮雕、镂雕和浅刻等多种技法,是一件唐代玉雕精品。

持莲玉人

图片

年代:宋

尺寸:高6.2cm

类别:玉石器

玉色白中泛青。是生活中的摆件,亦可做随身(装)的饰品(用)。圆雕。发盘双髻巧作呈黑色,身着长袍,腰束带,手持荷叶抗于肩上,衣下摆向右随风飘动。周身阴刻细小“米”纹。背面肩部钻有上下两孔,可系绳。

白玉苍龙教子带钩

图片

年代:元

尺寸:长8.6cm、宽2.4cm

类别:玉石器

白玉。带钩是古代人们所系腰带的挂钩。这件带钩琵琶形。高浮雕。龙首钩,长眼,粗眉上卷,宽鼻,张嘴露齿,头顶长双角,长发。腹上雕一小螭龙,爬行其上与龙首相对,螭龙额宽阔,眉、眼、鼻、口都集中在面部下方,仅占三分之一,颈下弯。其意为苍龙教子。背面有方形环。

云龙纹石函

图片

年代:明 永乐

尺寸:通高33厘米,长44.8厘米,宽34cm

类别:玉石器

1991年1月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明楚昭王墓出土。石函呈长方形,周身刻有云龙纹,盖顶雕饰一团龙,四壁饰两条上下相对戏嬉的游龙。出土时石函内装有一雕龙纹木册盒,盒内装有封册、谥册和木谥宝,分别反映了朱桢生前受封、死后受谥的事实。属国家一级文物。

青玉菊花洗

图片

年代:明

尺寸:高7.5cm,口径13cm

类别:玉石器

青玉,采用立体镂雕和阴线刻雕花、叶、茎。主体为盛开的花朵,周身绕以透雕花纹,花蕊三两错缀,枝叶疏朗圆润,玲珑剔透,奇巧雅致。整器构思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写实中带有艺术夸张。

青玉苏武牧羊图山子

图片

年代:明

尺寸:高17cm,最宽处25cm

类别:玉石器

山子,是古代玉雕摆件工艺品,多以山水人物为题材。这件苏武牧羊图山子系(清白)青玉料,玉质细腻温润,整器以写实手法圆雕历史故事“苏武牧羊”。身后有“御詠古玉苏武牧羊”诗一首,曰:“北海牧羝返,他山攻玉任。尔时写状貌,此日识忠心。朔漠景如故,冰霜分岂侵。还应笑范蠡,可不惭良金。”此诗为乾隆所作,由后人镌刻其上。

“乾隆”款青玉双凤交颈壶

图片

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3.6cm

类别:玉石器

青玉,玉质温润无暇。圆雕。壶的造型为两只交颈互拥的凤鸟。壶盖为两只交颈的凤首,脸颊相贴。壶身由两只互拥着的凤鸟身、翅及足组成,两足相抵,亲昵偎依。壶底刻有“乾隆御制”填金撰篆书款。造型新颖奇巧,工艺精湛,是乾隆时期玉雕中的精品。

嵌宝石活环耳菊花纹玉奁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高8.5cm、口径10cm、底径6.3cm

类别:玉石器

青玉料。子母口,圆形,鼓腹,矮圈足,原有盖。双耳雕琢成菊花枝叶的形状,花蕊中各镶嵌一颗红宝石,下有两活环相套。玉奁(读作“lián”)是用来盛装香物脂粉之类的玉质器具。这件玉奁具有伊斯兰风格,属清代宫廷用玉器。

蟠螭纹玉如意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长45cm

类别:玉石器

青玉料。这件如意,头呈灵芝形、上雕缠枝花卉,柄上浮雕一蟠螭,柄杆点缀以缠枝花卉。整器雕工细腻,纹饰栩栩如生。蟠螭雕于如意之上,寓有吉祥之意。最早的如意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柄端成手指(形)状,作搔痒之用,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后来,如意的实用功能被弱化,而寓意被强化。在清宫,每逢帝后寿辰或重大庆典,诸王公大臣都要进贡如意作为贺礼。

白玉福寿纹葫芦形壶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通高20cm、器高16.5cm

类别:玉石器

白玉,玉质洁白无瑕,晶莹温润。葫芦形。浅浮雕。圆弧形盖,子母口,圈足。金瓜形盖顶,盖壁及壶的上腹部光素无纹,腹上有流和曲柄。腹下外壁饰福寿纹,流和柄下端各有一只展翅的蝙蝠,蝙蝠之间雕对称的篆书“寿”字,寓意“福寿双全”。壶底配有嵌金丝红木镂雕座。

碧玉海晏河清烛台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通高22cm,底盘直径13cm

类别:玉石器

烛台雕琢成一对展翅欲飞的海燕,头顶承盘灯扦,正中为烛钉。海燕口衔夜明珠,脚踏玄武。下为洗式座,座外壁雕莲瓣纹,内刻海水纹。“海燕”通“海晏”(喻)寓太平;“河清”寓有圣人出。“海晏河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此烛台纹饰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白玉人物船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长18.8cm,宽6.4cm,高7.5cm

类别:玉石器

白玉料,立体镂雕。大小两船并泊状,小船无顶,大船为两亭连一廊的结构。大船船首为两亭,亭四周以方柱支撑,两侧栏板镂雕梅花形孔,上为盝顶。船尾为一廊,廊一侧为墙,墙上有圆形的洞窗;一侧立柱;平顶,顶上卧小狗两只,正嬉戏玩闹。大船船头一老者拈须观水中三鹅,身后一侍童正摇扇煮茗;中舱一家丁正伏栏伸双手向小船接物,小船一双髻小童用力抱起一只肥鹅递送与大船的家丁,一驼背老翁划小船;后舱两名头戴斗笠、身着短衫的舵工正奋力摇橹;后舱顶卧有两只狗。两船下均琢水纹。船底水纹利用黄色玉皮巧做。造型生动,雕琢精细。

白玉罗汉图山子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高20.6cm、最宽处12.5cm

类别:玉石器

白玉料。山子即圆雕山林景观,其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表现和渗透着绘画的章法。山子布局讲究均衡稳重,层林叠起,意境清淡,多以山水人物及历史故事为题材。此山子雕有八位罗汉坐于山石茂林之间,雕造古朴庄重,用刀平稳,转折圆润。

青玉“象耕鸟耘”摆件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高14.5cm、最宽处17.5cm

类别:玉石器

青玉料。相传舜因谦让而感动上苍,派条山象群和群鸟帮助他建筑房屋和拉犁开荒。尧正在选择接班人,听说此事后便带着随从来考察舜。玉摆件左侧山石之上的两人即尧与随从,下面低首者就是舜。摆件玉质温润,匠师采用镂雕技法将这一故事情节刻画得惟妙惟肖。

螭纽田黄印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高6.5cm

类别:玉石器

田黄石料,朱文,方形,浮雕,纽为一蟠螭,左右两侧出边。印面刻有“成招亲王之印”。成招亲王即清成亲王永瑆(1752—1829年),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字镜泉,号诒晋斋主人。工书法,擅绘兰、竹。古人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可见其稀有。这件螭田黄印,质嫩色浓,鲜艳通明,雕工圆润,是玺印中的上品。

翠玉朝珠

图片

年代:清

类别:玉石器

朝珠原是佛教数珠,因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将其配饰在(冠)官服中,用以区分官员等级,是高贵的装饰品。这串翠玉朝珠出土于武汉市洪山区发掘的一座清代墓中,墓主人为清朝云南巡抚、湖北江夏人张凯嵩。这串朝珠由112粒晶莹剔透、翠碧欲滴的翡翠穿成,最大一颗翡翠直径达2.4厘米,应是墓主人生前所用的物品。

碧玉浮雕仙人四灵图对碗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高7cm,口径18cm

类别:玉石器

碧玉,通透晶莹,有黑色点沁。该碗器形较大,器壁极薄,侈口,弧腹,矮圈足。碗形规整大方,口沿和近底足部位各饰一圈阴线纹,中部浅浮雕仙人手持兵器骑乘龙、凤、麒麟、龟四灵兽。碗底心有“乾隆年制”四字款。

兽面纹象碧玉鼎式炉

图片

年代:清

尺寸:通高26cm,口径11×8cm

类别:玉石器

碧玉料。陈设玉器是指用于摆设观赏的玉器。初见于战国、秦汉,宋辽金元时期开始盛行,明清达到鼎盛。陈设玉器一般分为陈设用品、仿古礼器等类型。这件兽面纹纽碧玉鼎式炉,造型仿商周时期的青铜方鼎形态,鼎盖以象为纽,鼎身以变形兽面纹、雷纹及扉棱装饰,鼎足上刻有龙纹。此器造型沉稳,寓意太平有象,为清仿古玉器之佳作。

图片

采编: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马娇
图片

END

图片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