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加塞的人,真让人觉得恶心

 走读生日记 2022-01-13

这是一个有感而发的标题,与今天的内容没啥关系。

我要说的是,在阅读《爱因斯坦传》的队列里,今天硬是加进了顾及破圈》这本书的阅读。起因是因为看了一个圈友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然后就找到这本书,读了一半,把随手记录的感触分享一下。

P s:以下墨绿色字体为原文,阅读笔记以正常字体显示。

通过研究失败,你最终发掘的是对于自我的了解,对自己了解得越多,从失败中汲取到的教训可能就越多。

知人知面不知心,认识他人如此,认识自己也一样。有时候,认识自己更难。

路是自己走的,你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也需要你自己来制定。

这是活出自我的底层基础,这一点做不到,活成自我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实真实又残酷,很多人都在这句空话中活得似是而非,苟且又狼狈。以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只有自己真的迈出了“活出自我”那一步,你才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你的活法往往被这些假装“活出自我”的人羡慕、质疑甚至嘲讽,你需要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认真走好自己的路,假以时日,那些人不知不觉就远远落在了你的后边。

如果你能厘清人生的战略,弄清你适合做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你就踏上了人生的捷径。

看来,我不需要再焦虑下去。这一点,我已经坚持了多年,继续坚持前行就可以了。

柏拉图说:“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原本自己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柏拉图这段话很扎心。

吊诡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是最被人轻视和忽视的道理。李白也曾经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遗憾的是,现实中又有几人真有沐清风赏明月的心情?读读李白,读读苏轼,就会对柏拉图这段话有一个更加真切而深刻的认识。

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彼此的想法,即便对话有困难也能顺利解决问题,经历了不好的事却依然在一起,才是牢固关系的标志。

现实里,很多人太玻璃心了。作者这个观点刚好当做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来关照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或许会大有收获。

人们通常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纳,这也意味着人容易忽略不熟悉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潜在的盲区。

认识到这个盲区,然后在心里亮起一盏灯。

你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这让我想起那句话: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实际上,该懂的道理并没有真的懂,所以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陷阱中去,过不好这一生也是很自然的事。可怕的是,很多人把这当做苟且偷生的借口,人为的放弃了搞懂一些道理的机会。

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是在历经苦难后才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余华史铁生等优秀作家的作品里都饱含着从苦难中凝结出的精神。

这段话给我的提示:必须去尽可能多而广的阅读,才有理解一个作家的可能。比如,你如果没有去阅读余华和史铁生的作品,如果仅仅读过他们著作的一两本,你很难真切体会作者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所以我认同作者的观点——那些最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是诱发人们思考和创作的来源。从这个角度来说,看那些过度娱乐化、鸡汤化的文字,几乎就等同于浪费自己的生命。因为你不可能从这些快餐类、垃圾类的文字中获得真正的启发和思考。

很多人追求钱、权、影响力、别人的认可,其实那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良好感受。如果你具备了自我觉察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那么无论外在怎么变化,你早就已经在终点了。

这样的认知本身就是有门槛和台阶的。值得庆幸的是,我非常笃定的认识到自己已经具备了迈过这条门槛,开始踏上第一层台阶的能力。有同样感触的人,可以私信或加zoudu1314探讨一下各自的体会。

精进的五个要素: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三是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四是全力投入;五是及时的反馈。

这里说的是“精进”,不是普通的努力。个人以为很有参考价值。我自己对照了一下,2021年全年阅读150本书的计划,就是按照类似的逻辑完成的。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你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刻,你生命中每一段经历会连点成线。

这段引文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阅读,越早开始越好,读得越多越好。当然,前提是一定要阅读那些真正能够带给你启发和思考的书,而不是那些娱乐、快餐类的水文。

前几天刚刚读完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对乔布斯有了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所以在这里看到作者引用乔布斯说的这句话,就会很自然的把这句话跟读完这本传记之后对乔布斯的认知关联起来,从而既明白了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用意,也格外加深了对乔布斯这句话以及乔布斯本身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对待生活,从小事中也能有所体悟,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

这一点至关重要!通俗的说,就是做一个生活有心人,从鸡毛蒜皮中感受寻常生活中的小确幸。

2022年1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