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鲁彬是黄骅的女儿,今年80岁。曾经和家人在湖北、青海、杭州等地生活。黄骅烈士牺牲后,烈士的后代成为黄骅百姓最大的牵挂。经过16年的苦苦寻觅,黄骅人民终于找到了黄鲁彬,并于2012年将她一家接到黄骅市居住。如

 xianfengdui111 2022-01-14

晚报记者追寻红色足迹⑪】黄骅,英雄留下的不仅是名字

掌控沧州

衣不解怀,鞋不解带,黄骅带领部队转战南北。他牺牲后,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

一片热土,以烈士的名字命名。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骅市羊二庄镇大赵村的大赵村惨案遗址纪念馆,循着英雄的足迹,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传奇。

走进大赵村惨案遗址

大赵村惨案遗址是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1943年冀鲁边区司令员、革命烈士黄骅牺牲于此,黄骅市也由此得名。

纪念馆对面有一个广场,英雄黄骅的雕像矗立眼前,气势凛然。纪念碑和与黄骅烈士同时牺牲的7位烈士雕像分列两旁,苍松翠柏,肃穆庄严。

一位老人在门口迎接,他是大赵村惨案遗址的讲解员孙津生。老人今年78岁,个头不高,头发花白。虽然耳背,但老人精神矍铄,讲解声音洪亮,侃侃而谈。

孙津生是大赵村人,惨案发生时他只有两岁。他是听着黄骅等革命烈士的故事长大的,对革命烈士有着特殊的情怀。

“黄骅,原名黄金山,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9月,年仅15岁的他组织了儿童团,任团长。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前,26岁的黄金山改名为黄骅。'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这个由儿童团长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年轻革命者,立志要在民族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做一匹'革命的骏马’”……老人徐徐述说起那段风雨如晦的历史。

1941年7月,30岁的黄骅由山东鲁西军区调任冀鲁边区。当时,斗争环境特别险恶。在电影《英雄黄骅》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抓起一把生的小鱼虾,直接放进嘴里。刚刚到任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的黄骅,一边亲身示范一边告诫警卫员,“吃不惯这个就要饿肚子,饿肚子怎么打鬼子?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

为提防敌人偷袭,黄骅带领游击队几乎天天“衣不解怀、鞋不解带”,甚至一个晚上就要换几个地方睡觉,战士们管这叫“白天开展游击战斗,晚上开展游击睡觉”。

“别看年纪不大,黄骅称得上久经沙场,井冈山头、长征路上、陕西延安、晋南大地,处处留下他的革命足迹。”黄骅烈士的事迹,孙津生牢记在心。

血洒热土

当年村上好多人都见过黄骅,黄骅,是曾经真切地站在老百姓面前的英雄。孙津生一边说着,一边引导记者在遗址纪念馆各个展室参观。

这是一处当年大户人家的宅子,院内绿植葱茏,地面干净。北屋是原户主当时的住处,现已被改建成黄骅等烈士革命事迹展览室,墙上贴着英雄事迹介绍。墙边有跟随黄骅多年的铁皮书箱等遗物,屋子正中立着一尊擦得闪亮的黄骅烈士雕像。东屋门口贴着“黄骅等烈士牺牲现场”,进门右手边有桌椅、油灯,里面是火炕。就在这里,黄骅和战友们惨遭毒手。

那是1943年6月30日,黄骅在大赵村组织召开冀鲁边军区侦察通讯工作会议。上午会议紧张有序,下午风云突变。

“土匪出身、后被我军收编的冀鲁边军区手枪队队长冯冠奎,以汇报工作为名,带人连续骗过布设在村外的岗哨和会场外的警卫,突然闯入会场,连开数枪,将围坐在八仙桌前、毫无防备的黄骅以及军区参谋主任陆成道、军区司令部作战股副股长崔光华等5人杀害,池田、齐耀庭等4人身受重伤,闻讯赶来的3名警卫员也当场中枪牺牲。行凶后,冯冠奎趁乱逃出大赵村。”孙津生的话语间带着激愤。

“黄骅人”

黄鲁彬是黄骅的女儿,今年80岁。曾经和家人在湖北、青海、杭州等地生活。黄骅烈士牺牲后,烈士的后代成为黄骅百姓最大的牵挂。经过16年的苦苦寻觅,黄骅人民终于找到了黄鲁彬,并于2012年将她一家接到黄骅市居住。如今,黄鲁彬一家是地道的“黄骅人”。

记者在黄鲁彬家里进行了采访。“父亲去世时,我还在襁褓之中。但我经常听母亲、父亲的战友说起,父亲做事果断、作战英勇,是令我敬重的大英雄。他的高大形象始终在我心里!”翻看着手机里存着的关于父亲的资料,黄鲁彬的眼圈红了。

令黄鲁彬感动的,是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对她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发自肺腑的敬重,“有时候坐出租、买菜,甚至去看病被人家认出来,非要不收钱。”黄鲁彬说,钱当然要给,可她还是会心头一热。

黄鲁彬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反馈着爱与温暖,除了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外,还积极支持社区活动,经常组织文化活动。如今,她已经与这片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土地不可分割。

更令黄鲁彬欣喜的是,她有个哥哥曾在父亲参加战斗途中被寄养在邢台一户老乡家里,从此杳无音讯。就在今年,她得到了亲人的信息。虽然哥哥已于6年前去世,但侄儿们都生活得很好。今年8月,她还带着他们认祖归宗、全家团聚。

“我的外孙去年还当兵了。他去年临走前说,要从先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这是最令我欣慰的事!”黄鲁彬笑着说。

英雄的土地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英勇牺牲而将名字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不能分割。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对这个人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意,给予英雄最淳朴、最隆重、最真诚的怀念。

记者看到,遗址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满了众多参观者的留言,无不表达着对英雄的敬意,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感悟与思考。缅怀先烈、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黄骅市立足地域特色,用“英雄文化”激励人,把弘扬英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柱来抓,用英雄文化打造城市魅力和活力,用英雄精神凝聚人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搭载体、筑阵地。

先后投资数百万元,修复建设了烈士陵园、黄骅烈士牺牲地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拍摄了电影《英雄黄骅》,组织编写了《黄骅英烈系列丛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雄文化品牌。

英雄留下的不仅仅是名字,更有不灭的精神……

英雄足迹·黄骅

黄骅,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

1929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中央苏区第一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到达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红大工作,任干部团二团政委。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调任晋西南游击支队支队长。

1940年,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

1941年,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

1943年6月30日,黄骅遭叛徒行刺遇难,时年32岁。

策 划:殷毓平

执行策划:李金焱 彭 玲

版 式:陈 静 吴 磊

记 者:李圣哲 刘相和

鸣 谢:“祖国之歌”电影港团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