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达门丁字街'居然是条全国闻名的商业街!?︱这条大街居然被改过六次名!

 明日大雪飘 2022-01-14

图片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强,人们工作在外,离开家乡,地名往往成了故乡的象征。地名凝聚了故乡的山水、人物、风景等众多内容,往往激发人对于故乡的向往和思念,因而成为一个人的情感寄托。

人们常说,背井离乡,您听,这水井在古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北京人来说,了解王府井的历史传说,可以说,多少代表了北京人最原始的乡愁。

图片


王府井大街到底被改过几次名?

说起这王府井大街啊,就是这名字,就更改过多次,元代至元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285年,元大都的都城竣工,今王府井大街便是大都城南部中央稍东的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当时这条街的名称叫'哈达门丁字街'。

明代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在今王府井大街以东,帅府园胡同以北,金鱼胡同以南,校尉胡同以西建成'十王邸(府)'。由此,衍生出今王府井大街被称为'十王府'或'十王府街'。

图片

民国元年,也就是公元1912年,在澳大利亚出生的英国人莫里逊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住在当时的王府井大街100号。莫里逊积极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袁世凯称帝后将'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里逊大街'。

图片

民国四年,也就是公元1915年,《北京四郊详图》将今王府井大街分为三段:东安门大街以南称'王府井大街',东安门大街至灯市口称'八面槽',灯市口以北称'王府大街'。

图片

1965年,整顿地名。今王府井大街由三段改为两段,王府井大街依旧,八面槽并入王府大街。

图片

听友慕易提供的八面槽说明牌

图片

1966年8月21日,将'王府井大街'和'王府大街'合并,取名为'人民路'。

1975年,恢复'王府井大街'名称。此时的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东四西大街。

图片

王府井到底有没有井吗?

说了这么半天这王府井大街名称的变迁,很多朋友大概了解了,既然这个地方叫做王府井,那这口井当然是非常的著名,但这口井当年曾经被很多人说并不存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民国时期,老百姓打不起井,一般的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做洗衣服、蒸饭,而饮用水都是去买,在电视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推着水车卖水的人,其实卖的水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苦涩味道淡一些而已,而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名为甜水,其实就是无色无味,相对来说,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图片


但是,这这王府井的'井'也曾经是个谜呢?

王府井大街既然以'井'命名,就足以说明那口井在当时的知名度甚高。然而,那口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们发现,便引出了诸如井在何处,建于何时,有何特点等话题。

当时,有一位历史学者姜纬堂先生曾根据考证,于1993年撰文指出:'在今王府井大街南段路西,具体说就是东安市场靠北的西门对面便道边稍北,约当今益民食品店门前。'

1998年,在王府井大街市政改造施工中发现了这口井,井壁与污水管道相通,井深八米,井内有两米厚的杂砖。井壁下部由小青砖砌成,据此可知为明代所砌。

王府井被发现后,对其做象征性修复,并将井盖设计成圆形青铜围龙浮雕,辅以文字说明。其具体位置在今王府井大街西侧,恒富盛珠宝店与碧春茶庄之间的便道上。现在您都可以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

图片

大家在围看王府井井盖铭牌

图片

图片

以上两幅由听友柳吟提供

王府井命名的传说

那说到王府井的命名,还有另一个版本,传说呢,这可以说到隋唐时期的北平王罗艺那时候。

如果您听过评书《隋唐演义》,您就知道了,罗艺,就是罗成的爸爸,那在真实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
据说啊,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是《隋唐演义》小说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至明代,随着紫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

图片

按理说,当时的诸侯分封应该各就所封之地,就是古人所说的“就土”,各位所封之王应该到自己所封的属国居住,而不应该居住京城。这也许是当时永乐皇帝的缓兵之计,先让这些人得点儿好处,免得给迁都带来麻烦。

当时的王府是什么样子呢?明代官书《明成祖实录》上说:“永乐十五年六月,于东安门下东南,建十王邸,通屋为八千三百五十楹。”好家伙,十座王府竟建有8350间房子,平均一座王府有835间房子,可见其规模是相当大的了。
按照书上所说,当时所建王府的位置在“东安门下东南”。东安门,如今已经见不到了,它的位置在东华门的东边。过去的老北京都知道,北京有三道城墙: 一是紫禁城,以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为标志,形成东、西、南、北四门的长方形格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北京故宫,二是皇城,以东安门、天安门、西安门、地安门为标志,也形成了东、西、南、北的长方形格局;三是北京城,就从明代以来的内、外城的格局。

如今儿东安门没有了,只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很短的东安门大街。还有的就是坐落在今天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安市场。使人们还能够想起,北京当年还有个东安门的存在。据老北京们说,明代的十王府,就在烤鸭店的帅府胡同到长安街一袋,与史书上所说的在“东安门下东南”的位置相差不远。

图片

到了清朝,废了明朝的十王,这十王府自然也就是改名换姓了。从清朝,特别是从晚清时期留下的资料来看,今王府井街区王公大臣的府邸相当密集,仅就一般能见到的《顺天府志》、一些街巷志及地名志等资料粗略统计:王公、贝子、贝勒府邸就有13家,其中,两家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大臣宅邸仅晚清时期的军机大臣就有11家,如果把各部尚书、侍郎等从一品、正二品以上高官算上就远不止此数了。
府井大街上,东安市场非常知名。现在重建的新东安市场当然不复旧时面貌,但是在老一辈文人的随笔杂忆中,依然可见老东安汇聚着吉祥戏院、书店、餐馆、小贩的热闹景象。当年在东安市场的商铺现时多半不在,只有位于五楼的东来顺,地下一楼的老北京一条街、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与安放在新东安门前唱戏、剃头、拉黄包车的塑像,留下几许过往的线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府井的东安市场全国闻名,有上百年历史的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熟悉的商业区了。它始建于1903年,因邻近东安门而得名,百年中几经风雨,历尽沧桑。这里是北京最早的一座综合性购物商场,经营品种齐全,五行八作,干什么的都有,可称集天下休闲美味于一市。

图片


提起老东安市场,许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

图片

图片

文末点“在看”,给您道声早安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