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报评论:别让养老服务机构成监管盲区

 heshingshih 2022-01-14

笔者曾和朋友到一家建在城市远郊的康养医院看望他年迈的母亲。探访过程中发现,康养医院医疗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与其他生活污水混合后,直接排入旁边的一条小溪沟。不仅严重污染了溪沟,还影响了周边农田、池塘和山林等,甚至影响到周边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速,各地养老服务机构也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养老服务机构不仅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服务,而且还有设施完善和人员齐备的附属医院或卫生所,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等服务。但受成本、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多养老服务机构往往建在城市郊区或城乡接合部。这些区域监管薄弱、管网建设滞后。在一些地方,养老服务机构甚至成为污水监管的盲区,需尽快补齐。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在指导辖区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应对养老服务机构有关生态环保事务负责,督促其完善环保工作,加强污染治理。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环境监管工作,依法监督其将产生的污水,尤其是医疗废水进行有效处理,达标排放。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不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附属医院进行抽查,并及时向行业主管单位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通报检查结果,坚持部门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养老服务机构应主动承担起自身的生态环保责任,按照有关法规要求,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建设适宜环保设施或装置,对医疗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鉴于养老服务机构附属医院规模不大、医疗废水产量不多等特点,可购买污水处理一体化机+消毒灭菌装置处理医疗废水。这既可以节省建设费用开支,又能够确保废水处理稳定达标。

总之,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养老服务机构要依法履行责任,共同努力,有效防止养老服务机构污水损害生态环境行为发生,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