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侠】解读《倭寇的踪迹》

 FTiger 2022-01-14

【散讲作前锋】

 

我看皓峰兄的东西很有阅读快感,能让我有类似快感的还有王小波,冯唐的文字。但都未及皓峰兄带给我的更多,究其原因是我和他知识面和兴趣点几乎就是重叠的,有时候我甚至知道他是引用了哪里的素材。他的藏货大致有:电影,美术,武侠,话剧和儒道释医武。他的文字干货极多,涉猎之广称之为文化人当之无愧。除了话剧我是外行其余都是我的菜。看他的东西,我会兴奋,因为他把我想说的都说了。看他的东西,我会失落,因为他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好在我们中间有代沟,我描绘出的必然是和他不一样的画面。在此斗我胆解读一下皓峰老师《倭寇的踪迹》的点点滴滴。

 

——写在得知《道士下山》电影版主角系王宝强后的震惊得猛抓头发之余

 




 

【故事】

 

武林规矩,在乌衣巷打过四个堂口就能开宗立派。为了让戚家刀在民间留个影子,梁痕录和左偏使来到了霜叶城。但一来便被人当成了倭寇。左偏使被抓,梁痕录潜藏到彩船。四大门的陈旧观念不允许倭刀进入中原武学,于是为了断掉梁痕录的念头,四大门决定将错就错把他当倭寇抓一次。四大门的高手们包围了彩船,梁痕录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他教了赛兰“打人一打一个准”的随响后,只身巡查霜叶城,刚巧遇上了巡逻的刘恺,按照朝廷规定刘恺这种级别只能穿纸甲,而他要的是铁甲。抓倭寇立功是获得铁甲的唯一途径。上天让他遇到了倭寇,然后他被倭寇抓住。赛兰用最简单的办法居然抵挡住了众高手,惊动了隐居的原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他不忍看到四大门的弟子被倭寇打得落花流水决定下山亲自出手。当年裘冬月的年轻妻子与侍卫偷情被他发现,年老力衰的他放过了他俩,被攻于心计的老二郄佬夺权赶出了霜叶城。但他的归来破坏了自他走后形成的社会平衡,霜叶城更乱了。猎户家的女儿焕发了裘冬月多年来沉寂的激情,他想起了当年勇。于是他放弃了必杀的技巧,选择了像个热血青年般和对手直接比反应。但老了就是老了,反应慢了。输了。梁痕录用极端的手段测试了霜叶城的防备力量,测试结果为:失望。于是他趁乱就出了左偏使,但备受折磨的左偏使虚了,心生退念。梁痕录与他分道扬镳决定独自背负起让戚家刀流传的使命。他来到郄佬的府上准备放火,却撞见了裘夫人,他对她吐露了真相。她爱上了他,并决定帮助他。于是梁痕录教了她“专门低手打高手”的如影。她凭借如影打败了众高手,引来了前来找她的侍卫赣岗。在误伤即将发生之际,裘冬月出手化解了危机。梁痕录回到彩船,郄佬已经准备亲自出手。结果是双拳难敌四手。四大门无奈只得彻底撕破脸皮,拿出底线谈判,梁痕录获得了挑战的机会。梁痕录打过了三个巷口,但功力始终未及裘冬月,败了的他绝望得想要逃离却被叫住,裘冬月和四大门给了他机会——戚家刀可以开宗立派。最后,裘冬月离开了霜叶城,梁痕录和赛兰一起远赴杭州开宗立派。

 

【文字里的关键因子:Chaos】

 

小说《倭寇的踪迹》和电影是两个故事:戚继光将军去世之后被重文轻武的朝廷故意淡忘,此举触怒了同代天骄俞大猷将军,俞将军派人假装倭寇大闹南京城试图引起朝廷的注意,以此令朝廷反思他们的行为。小说有一股浓重的命运意味,大势至,无力挽的凄凉。这种味道来自徐大侠的个人经历,他在对失落武术的整理的时候却见的却是全面崩塌的中国文化。其实我认为小说故事本是可以拍出《黑暗骑士》那种高度的,因为二者甚至有着一个根本的相同因子:Chaos。倭寇用一把刀搅乱了南京城就如同小丑用几段视频搅乱了哥潭市。“你知道混沌有什么好处么?——公平。”小丑如是说,俞大猷将军何尝不是如是想的?通过混乱改变陈旧格局,通过混沌展现人性深处。但电影却大刀阔斧得做了修改,乱的部分几乎被删减殆尽。这是无奈的,且不说皓峰兄有没有诺兰大神那种几乎玩转整部电影所有秋毫细节的超级掌控能力,光是成本问题就让英雄折了腰。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不拍拍电影是体会不到的。所以电影成了另外一个故事。当然不得不提的就是,基于我国光荣伟大正确的电影特色审查制度,原小说中对抗朝廷扰乱社会治安和谐的情节不可能出现。而描写普罗大众被几个跳舞的妖女煽动,军队挥刀砍杀看热闹的百姓等等的情节也是绝不会为眼睛雪亮品味高雅的中国观众所接受。所以到最后,甚至连南京城都改成了霜叶城。

 

 

【情节&情劫】

 

*裘冬月*

 

相对小说里的酱油王,裘冬月在演员表上排到了第一位,他才是本片的第一男主角。裘冬月作为霜叶城第一高手是个如假包换的武痴,按照郄佬的说法,他只练武功,不动心机。练武的人越练越耿直,这点我也略有体会,心机是相当消耗精力的,所以心机损害武功。光用脑部意识会压抑脊椎意识,有时候甚至不能去想下一个该做什么动作,一想就乱了。极不舒服,所以是真不想动,里面并没有太多思想的约束。同理的事:不能拿肉食爱好者的欲望揣摩素食者的食道,我天生爱吃肉,曾经因为一些事情要素食一段时间。肉生痰,那段时间因为杜绝油腥食道变得清爽,食道清爽了,人也清爽了,所以看到肉就恶心,不是忍着,是真不想吃。明白了这个就明白了为什么武林是快意恩仇的(虽然好汉爱吃肉),武人脑子里没什么利益权衡,凭的是最基础最原始的道德教育标准,好人该帮,坏人该杀,别无他法。这点和美国选陪审团的标准是一样的,要的就是那种既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只懂些最基础东西的人,譬如这样一个人在审判一个做假账者时只会想到我儿子要是改成绩单我就揍死他,既然我儿子不能改成绩单,他也不能改税单,有罪。

 

练武的人精力旺盛,性欲也容易旺盛。两种人的性欲很旺盛,一种是身体不好的,另一种是身体太好的。性欲只是表象,本质上是生命力旺盛的一种结果。把生命力说洋气点就是“力比多”。领导人们的标志是力比多极其旺盛的,性欲旺盛不是。精力不济的人成不了事,单单的性欲旺盛的人只能是个色狼。能把生命力练回身体里的方能成高手,这是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艰难过程。做不到的,许多都去当了采花的淫贼。我以前趟泥推磨的时候也为这个问题所苦恼过一阵子,于是我只能去请教我师父,他老人沉思再三之后给了我一个祖传秘诀:找个姑娘。

小说中裘冬月因为因为和猎户的女儿睡过之后逆向焕发了他的生命力,导致他稀里糊涂得跑去比反应结果被击毙。而电影里的裘冬月就高明得多,更像一位宗师。怀师说过儒释道三家里,儒家是粮食店天天要吃,释家是百货店什么都有,道家是药店,天下大乱必用黄老之术。裘冬月就是个道家式的人物,他与世无争,但一旦天下大乱他就出现,功成之后身退,顺天之道。裘冬月把胡子染黑是对老产生了自卑,但他不和改娥睡觉不是因为性功能衰退,而是因为他把持住了。这一点从片尾那场“追逐戏”能得到答案。改娥焕发了他的青春记忆,他最后念念不忘要给她钱不是爱她而是回忆自己的青春。而裘冬月放过那对偷情男女则不同的情况。当年他遭到崇拜自己的小弟的夺权排挤,失掉了第一高手的交椅。而练武人最看重的就是脸面,郄佬就通过养着那对偷情人让裘冬月脸上难看而无颜归来。熟悉香港黑帮电影的人都知道,黑社会大佬的老婆跟人跑了顶多带兄弟去砍,但如果兄弟反了那就是变了天。当小弟得了权势,出走多年的老大再回来就必有伤亡。(《野兽刑警》《泥醉天使》)。所以失去了地位的裘冬月更像《野兽刑警》里的义气大佬,他心灰意冷再无意去管他们,索性直接抛弃。故此佘么尼要杀他时,他宽恕了他们(这时候才是宽恕,出走的时候不是)。佘么尼反唇相讥,他才后悔当年没有杀了他们俩。至于郄佬问他为什么放过那对狗男女,他却说是因为老了,这不是在说因为自己老了干不动了,他们还年轻就随他们吧。而是说我老了镇不住你郄佬了。这是裘冬月在哀怨。

 

片尾的追逐戏镜头解析如下:

 

郄佬从背后靠近裘冬月,给了他穿过枪头的镜头,表现了二人的敌对关系,郄佬在追赶自己所崇拜的裘冬月。

郄佬走到了裘冬月前面,这是他的第一次超车。

二人前行,裘冬月欲动而郄佬先动,此时裘冬月的好胜心被勾起,他在到达第一根柱子前反超了郄佬。

郄佬不甘落后,到达第二根支柱时再度反超。

裘冬月忽然站住,好胜心被压制,恢复了心态。预示着他要结束争斗。

郄佬忽然发现只剩自己一人。我忽然联想到了迈克尔柯里昂在当上教父二代后的那种凄凉。

郄佬回头,此时的竹帽隔在了他和枪头之间形成了安全屏障,表示争斗已经结束。

“我的夫人,不要难为她。”眼神有一丝黯然,已无斗志。

郄佬听到这个内心稍稍安定,又满湖狐疑

脑海中想起改娥的模样,女人对男人的先天功能再度启动,心中有了欲。背后的郄佬藏在墙后如伏草的狮子,裘冬月高手的本能起了杀。内心波澜的裘冬月把所有的胡子全都遮住。

怀师曾言:人生在世,爱与欲也。爱的背面便是杀。劫者,结也。打结的功夫,他却解了杀和欲。不再掩盖老态,眼神坦然得离开。

裘冬月从阴影中走向了光明,这象征了他内心的解脱。

重重的大门有重重的门坎,郄佬站在三重门里迈不出来,将永远无法走向光明

 

*梁痕录*

 

梁痕录是个很美的名字,每一道伤痕都记录了一个故事。加长了一掌的戚家刀正是梁痕录在身体之外的一道长疤,也是他最深刻的故事。作为本是戚继光大将军的贴身护卫,在左偏使的建议下,他们决定把戚家军的刀法流传民间,给戚家军留给影子。很多人都已经指出,这是徐皓峰的一个暗示,想把他所继承的民国国术馆的脉通过电影留个影子。对于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徐皓峰是研究玄学的人,他的东西深,怎么解读都不过分。

 

梁痕录这个人本是小说里的主角,但由于他背负的使命已经从唤醒一个社会的宏大目标变成了传播武艺,他自然不再足以成为第一主角,相反裘冬月由一个欲望刺激激情的人变成了一个在末法时代的衰落象征。其实梁痕录和裘冬月的本质悲剧都是衰落,但梁痕录代表的是衰落的实战武学(对比那些同样衰落的世家武学),而裘冬月衰老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而是一种文明的大衰落。在他的身上隐藏了传统文化日薄西山且后继无人的意味。大小有序,所以梁痕录再潇洒也不能是第一主角。不过,就算撇开这些分析,直接从电影甚至剧作上看,也很容易看出谁的戏份多,谁的心理描写丰富。

 

梁痕录冷酷,毅力,足智多谋且武艺高强。他是一个有背负的男人,这样的男人魅力无穷。君不见007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才迷人么?片中他遇到了两个女人,赛兰和佘么尼。你看到裘夫人这个雷人的名字有没有蒙了一下?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但还是先说梁痕录的这个名字的由来吧。梁痕录的名字并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到最后都是裘夫人内心的一个结。梁痕录在教授裘夫人如影的时候说这是低手打高手的,惹到了她,她可是将门虎女啊,光练不说那是真把式,一刀就在梁痕录的领口留了痕(想起《一代宗师》那颗纽扣没)。书是知识的载体,这个男人是这个痕的载体,这个痕是那段情的载体。如是,梁痕录的名字就出来了。那裘夫人的名字是什么呢。其实我已经告诉你了,你就别在愿乐欲闻了,那是什么呢?什,么,呢。佘么尼。

位置就是关系。从他们俩的位置,你能看出什么关系呢~

木拐坠地便是调情的铃响。其实这是一场床戏

男人是刀,女人是刀鞘。裘夫人握住的刀把儿象征什么再明显不过。

男人成了痕的录

镜头里交错相望的两人注定要错过。“你打到几个,我就见你几面。”

女人在找倭寇的踪迹。某鹿一直觉得痕的存在就是为了不去忘记。伤痕让人学会保护自我,即使好了伤疤忘了疼,疤的痕还会在那里提醒。女人会爱上伤她的人,因为痕不让她忘记。伤害不是暴力,身体上的伤害只限于初夜一抹红的刺痛,之后能做的便是让女人付出。赛兰爱上梁痕录是她付出了接近生命的代价之后,在她的心里有梁痕录的痕,她没有去思考她到底爱的是梁痕录还是为梁痕录付出的那些东西,难得糊涂,单纯的人容哟幸福。为一个男人冒险,为一个男人付出,为一个男人受伤,那这个男人就不会被她忘记,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命吧。同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喜欢做好好先生的男人通常都是光棍。

不见,他们的爱情便成了永恒。电影给了梁痕录一个Good End,不仅功成名就,更是美女爱情双丰收。

 

《倭寇的踪迹》英文译名,The Swod Identity,刀的身份。一种身份就是一种品相,一种品相就是一种活法。活着不单单是生存。徐皓峰一直致力于告诉并提醒我们,武林人是怎么活的,我们的先辈是如何活的。梁痕录在电影里的活法其实是国术馆时代的武师的活法。

 

*佘么尼&赣岗*

 

我说过皓峰兄的藏货不外乎:电影,美术,武侠,话剧和儒道释医武。实际上还有别的,那就是高品质的女人。也可说是女人中的高手,情爱里的大师。但通过佘么尼的角色我们可以看出,那种“美丽动人略带忧伤,善解人意不失大方,聪明智慧以致果敢”的方为上等。

 

赣岗凭借俊俏的脸博得了小姐的身子,但小姐的心不在他那儿,他只是佘么尼离经叛道的一个方法,佘么尼不是真的爱他,但深闺大院里长大的佘么尼的世界里除了他就只剩下年迈的裘冬月,她没有选择只能假装爱他。而这种假象在梁痕录出现后立刻灰飞烟灭。

貌合神离的拥抱。虽然位置很近,但眼神拉开了他们的距离。

 

赣岗是个二流货色,他在比武场对舞女说教是他沉不住气没度量的表现。跑去彩船边闹事是蠢的表现,如果不是郄佬为了用他俩来羞辱裘冬月,他不能站着出来。裘冬月给他出谋划策,这好人都做到底了他不但不领情还出言相讥,这种不知好歹的表现说明他是个蠢货。当然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裘冬月说的,为什么人在左斧子就会往左,人在右斧子就会往右呢?我们先说下如影。如影的原理是通过灯笼投射影子来判断敌人位置,单纯考影子判断位置的好处是“快准狠”。因为光线的投射角度是定的,当影子投射到预先设好的位置(耳坠)时,人头刚好处于攻击范围,这是准。因为敌明我暗,对方毫无防备,而我方全神贯注,节奏就会比别人快半拍,这是快。狠字怎么讲?因为两人对视时总会被对方的气势所影响,举个明显的例子,人和狗。很多人怕狗,不是打不过狗,人的战斗力是绝对高于狗(此处指中小型犬,非大型猛犬)的,但狗的气势就把你吓到了,丧失了战斗力。只看影子就消除一切影响,如李小龙所说不要被对方的块头吓到,不要被那些凶狠的表情影响。不存在这些之后人就会放松,放松的时候人的速度最快,打击力度最大,所以最狠。当裘冬月让赣岗把灯笼往前(往外)挪一寸的时候,投射点就远了。就像夕阳下的人影会比较长,人还没到影子先到了,会让对方产生错误判断,对方的一击必杀就会失败,而一击必杀是没有第二下的,失败会让对方的反应变慢,这一慢就尽是我方出手的时机,这个时候不用思考只用人最原始的反应就可以,斧子自然会找到对方(这也与李小龙截拳道精神暗合)。裘冬月早知道里面的是佘么尼,他受了赣岗的嘲讽本想让他们同归于尽,却又在事到关头软了心。

佘么尼和赣岗的间隔明显,一明一暗,他们不会再在一起

 

*刘恺*

 

刘恺作为海道防的官兵,最大愿望就是有一身铁甲。但按照朝廷规定他只配用纸浆铠甲。于是抓住一个倭寇立功受赏是唯一的办法。上天让刘恺如愿以偿得遇到了倭寇,然后他也顺利被倭寇抓住。梁痕录逼着他们在霜叶城的河道里游了一夜测试了他们的体力,结果令人失望,这样的身体素质映射了虚弱的国防,多年后满人果然入关。这世上的最大的悲哀在于明知道却又无能为力。刘恺是个单纯的人,他的追求简单明了就是一套铁甲,铁甲是物质,同样也是身份,倭寇的刀是The Swod Identity,刘恺的铁甲就是The Armour Identity。这样的追求看上去古怪,实际是很普遍的,把铁甲换成功名,换成金钱,就成了我们大部分的活法。我们拼命工作就是为了满足高于生存的物质需求,我们拼命往上怕,博取眼球都是为了一个认同,认同就是身份。当今的中国人是文化的难民,价值观沦丧的一代。往上我们自己革命了文化的血脉,往下我们和西方世界依旧遥远,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定位自己,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权衡利弊,所以我们活的很累。我们和刘凯一样迫切需要一个身份,因为有了身份就知道怎么活着。刘恺的形象是一个缩影,他并不是一个人在追求。

 

 

 

 

 

 

 

解读《倭寇的踪迹》——戏剧 篇

http://i.mtime.com/lenglu/blog/7740861/

 

 

解读《倭寇的踪迹》——演员,武技篇

http://i.mtime.com/lenglu/blog/7693733/index-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