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谌德斌|山那边,有块我思念着的土地

 120035948@qq.com 2022-01-15
山那边,有块我思念着的土地
文/谌德斌
在家乡的山那边,有块我耕作多年的土地,我心里边对它总有种挥之不去的思念情节……

一个晴朗的冬日,拾得闲暇,我骑电动车去察看这块土地。穿过一片茂密的山林,沿着弯曲的山路,我来到这块地跟前,已没有了绿意的点缀,呈现在眼前的是空旷,寂寥,荒凉的景像。

以往到了这个季节,这里的每块土地都会长出绿油油的油菜苗来,人们会在地里头有说有笑地忙碌着,或是匀苗,或是中耕除草……在当时,若是有一块土地荒芜了,会被看作一件不光彩的事,让人瞧不起。

而如今,这样一片熟悉的,曾经被绿色覆盖过的土地,人们却心安理得地大面积抛荒。时代在变迁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嬗变,不再满足土里刨食也饱人的生存之道,有些村民选择了远走他乡发展,留守家乡的则就近打工,大都在陶瓷基地上班。他们只是利用边角时间,耕种着村子近边的一些土地,虽然辛苦些,可增加了经济收入,人又觉得充实,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半工半农的生活方式。

我徘徊在地头,就像面对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一样。这些年来,我冷落疏远了它,变得愈来愈陌生。我和它对视着,无语着……但它又仿佛又在诉说着这么多年的寂寞、荒凉,指责我是寡情薄义之人,今天心血来潮记得来看望它……

我耕作过的这块土地位于山脚下,因地势较低,若遇上干旱天气,这块地里的庄稼反而长势良好,显露出绿意盎然的样子来。耕地,除草,施肥,放水,喷农药,收割……在我的记忆中,这块土地我轮作过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红薯几种农作物。

越冬作物油菜是照例要种上的,因来年开春所赊化肥,农药,种子的钱,要到收获了油菜籽卖了钱,才能还上的。那时候,村里人都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没想过外出打工挣钱,家庭收入全靠卖农产品所获,兼带着养几头肥猪年底卖,算是副业收入。

和父母分家后,我也养了一只母牛及两头肥猪。因这块地有耐旱的优势,我特意拦了一截栽上了红薯秧。到了红薯收获季节,每天趁着天未黑下来之前,我沿着熟悉的山路,来到山脚下的红薯地,割上几把薯藤,挖好一筐红薯,又急匆匆地沿着山路赶回去。一个人行走在寂静的山林中,虽说是经常走的山路,但听说以前有村民在山中看见有大蛇出入。因此,我一听到风吹草动,或是悉悉窣窣的声响,我浑身会起鸡皮疙瘩,急忙忙加快脚步,走出了这片山林,心里才会敞亮起来……

离红薯地不远处,有股山泉汩汩流出,清澈,冰凉,甘甜,大热天人们在地里干活时,每当水壶里的水喝干,嗓子渴得冒烟时,都会来这眼泉边取水喝。可这眼泉水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丛生的杂草、野树。

我依稀记得,这块地头有丛荆棘,里面藏了个野蜂洞,不时有野蜂在此处盘旋飞舞,让人不敢靠近,生怕被蛰着。我赶着母牛犁地时,一犁到地头,母牛就会不听使唤,惊狂着纵跳起来,让我犁地的工效大打折扣。得想个法子消灭它们,在一个傍晚,我找了只瓷碗,盛了些稀释成糊状的白糖,倒了点敌敌畏农药在里面,竟有股芳香味逸出来,我将拌好的诱饵撒落在洞穴边,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次日,我来到洞穴边,果不出所料,野蜂经不起诱惑,吸食了这甜蜜芳香的糖汁,一只只横尸在洞穴边。

端除了野蜂窝,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母牛犁地时,也变得温驯听话多了。

当时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怪它们选错了地方,妨碍了我的农事活动。

伫立地头,回忆着曾经的往事,目睹着这一大片土地沉寂单调的荒凉状,我心里莫名地凭添了几许惆怅……

这块曾经耕作了多年的土地,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我劳作时的无数足印。如今,岁月的风霜已将我的印迹抚平,我还能找到那一行行沉重的足印么?若能,我愿将那些印迹,化作缕缕情思,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行走!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