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约翰·施特劳斯《嘀嗒》快速波尔卡 杜达梅尔 1682

 周原樵翁 2022-01-16

杜达梅尔指挥 维也纳爱乐乐团

图片

图片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有四百多首乐曲,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等圆舞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由于与父亲同名,两人还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便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或“小”二字。而在外文名字后则以罗马数字1和2加以区别。

小约翰·施特劳斯全名为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由于出生于有着“音乐之都”美誉的维也纳,他自幼便酷爱音乐,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与父亲一样的职业音乐家。但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却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银行家而不是音乐家。尽管父亲极力反对小施特劳斯学习音乐,他还是偷偷地学习小提琴,而他的小提琴老师竟然还是父亲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弗朗茨·阿蒙。一天,父亲发现小施特劳斯竟然违背了自己的期望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随后便发生了可怕的家庭暴力。这也不能全怪老施特劳斯狠心,因为他是靠音乐谋生,因此深知音乐家的生活太严酷,所以他不希望儿子以后也与他一样过这样的生活。

在小施特劳斯17岁那年,父亲抛家舍业与他的情妇离家出走。因祸得福,小施特劳斯由此得以专心从事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了。之后,小施特劳斯向约阿希姆·霍夫曼教授学习作曲技法。向指挥家德雷施勒学习和声,向维也纳宫廷剧院的科尔曼学习小提琴。之后在名师指导下逐渐显现出他音乐的才华,最终成为与父亲齐名的音乐家。

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英文名为polka,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

波尔卡本来是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尽管它应该是由捷克民间舞发展过来的,但波希米亚的史学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在星期日为了自娱而发明的。1833年,波尔卡首次进入布拉格舞厅。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师在巴黎表演波尔卡一举成功,从而使波尔卡一下子闯进了巴黎的沙龙和舞厅。

今日分享,在201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由杜达梅尔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约翰·施特劳斯德《嘀嗒》快速波尔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