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之二十八:风陵渡

 晨曦深处 2022-01-16


      一个渡口,一座陵墓,渡因陵而名,陵因渡而传。风陵渡,一个唯一以陵墓命名的渡口,是中原四大古渡之一,位于晋陕豫三角地带的黄河大拐弯处。据说黄帝的宰相风后葬于此。风陵就是风后的陵墓,渡口也被人们叫成了风陵渡。

风陵渡地理位置重要。黄河自壶口而下一直向南流,到此后,突然掉头向东。南岸是灵宝市,西岸是潼关,东岸是芮城的风陵渡镇。北控山西大门,南望中原,西锁秦川。从秦晋河曲之战,到三国时曹操与马超之战,一直到到抗战时期的中条山保卫战,风陵渡留下了无数刀光剑影,见证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烈战争。

     曾为清朝官员、任民国山西省临时议会议长的王用宾在他的《满江红·忆风陵渡》中写道“突兀雄关天半挂,苍茫古道斜阳窄。任胡骑、封豕卷长蛇,漩流隔”、“弦拓处,抛霹雳。烟缕里,攒锋镝。尽山头火力,风声清激。”

当然,战争残酷的,也是短暂的。硝烟散尽,平和时期的风陵渡,帆樯林立,风景秀丽,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颂。

清代唐博的《阌乡十二景》中的《风陵波浪》:

烟水苍茫里,风陵点浪浮。

补天成五色,涌地出孤洲。

浪触笙还奏,波洄瑟未收。

中皇何处是,宛向一方求。

风陵渡在秦汉时就很受重视。秦汉皆定都长安,风陵渡是入晋的重要门户,自当重视。西汉时,刘邦设立了船司空衙门,管理渡口,使其成为很重要的官渡之一。唐王朝对风陵渡仍十分重视,圣历元年,武则天在风陵渡南置关,称风陵关,又称风陵津。唐为盛世,渡口的漕运自然异常繁忙,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点,可以从元代赵子贞的《风陵渡》一诗中看出。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

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鸟眠。

挽输今正急,忙杀渡头船。

明洪武八年,设置风陵渡巡检司船政,隶属潼关卫,统管两岸渡口,稽查往来商贾征收税金。据《潼关县志》,至清代,风陵渡有“官船十一只,水夫八十四人”。乾隆年间,风陵古渡达到鼎盛时期。《同州府志》载:“每逢晴日,大小舟船往来于河上,有客船、货船、游舟,星罗棋布,飘忽无定,煞是繁华壮观”。

直到黄河风陵渡大桥修成,铁路、高速皆通,风陵渡失去了渡口的作用。现在,芮城风陵渡镇已将这里开发成景区,成为人们休闲旅游、吟诗怀古的好去处。

今年七月份,我又一次站在潼关新修的城楼上,俯视风陵渡,看大桥上车来人往,昔日的古渡,今天的飞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叹时光之快,感叹发展之快!

水调歌头·风陵渡怀古

三省汇交处,一水掉头东。白帆曾接云影,兰棹起波风。晋陕行朝归暮,雨雪飞鸥过鹭,商贾坐听钟。月洒翠青苇,篙点夜空蒙。        阁高耸,陵默卧,水无穷。浪翻石壁,犹见刀印滴殷红。征战由来人诟,好合堪持多久,古渡已新容。欲证波澜事,河上问渔翁。

悠雲作于汝州龙府

2021/1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