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能市场有多大?

 blackhappy 2022-01-16

一、风电划分:陆风和海风

根据工作环境可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风电设备包括风电机组、风电支撑基础以及输电控制系统三大部分。

1)风电机组包括机舱罩、齿轮箱、发电机、叶片、轴承等组件,

2)风电支撑基础包括风电塔筒、基础环等,

3)输电控件包括输电电缆、控制系统、升压站等。

其中,海上风电支撑基础还包括桩基、导管架等零部件。

图表1 中广核海上风电升压站

文章图片1

资料来源:风电之家,海通国际

二、风力开发的潜在空间

首先,指出两个概念:

1)有效风速:3-25米/秒,每年出现有效风速的时数总和是年有效风速时数。

按照蒲福风级定义:3级风速属于微风,时速3.4-5.4米/秒,而超过25米/秒时速叫做暴风(Storm),属于10级风。再之后有11级的狂风和12级的飓风(最高等级)。

2)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简称EEZ):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对应约370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根据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显示,我国的风能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按照风能密度看,风能区域的平均风能密度在200W/平方米。

图表2 我国风能资源区域划分

文章图片2

资料来源: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海通国际

关于市场空间,目前市场上普遍的预期是:陆上3级及以上风能技术开发量在26亿千瓦以上,即2600GW以上。关于这个数字的理解:类比内蒙古,全区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照全区平均200W/平米的风能密度计算,假设0.5%的面积用来风电装机,则风能潜力在118*10^4*10^6*200*5/1000W=1200GW。

截止2020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约280GW,我国陆上风机的装机潜在空间大。

图表3 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

文章图片3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海通国际

至于海上风电,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合计可利用海域面积400多万平方千米,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细化来看,近海是海岸线以外20海里的海域,深海则是剩余的管辖海域。按照专属经济区200海里计算,近海:深海的海域面积大约为1:9。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有效风能密度为200或300W/平米以上,水深5-50米海域,100米高度的海上风能资源开放量为5亿千瓦,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基本等同于近海海域;而深海的海风资源约10亿千瓦。

从空间潜力上看,我国陆风和海风的累计装机仅占潜力空间约10%和5%。

三、目标:全球每年新增装机180GW

GWEC的预测,2021-23年全球风机新增装机预计为87.5、81.1和90.5GW。但如果要达到2030年全球气候要求,根据IRENA的模型计算,如果2030年全球气候较前工业化水平升温2摄氏度,2030年累计装机必须达到2526GW,即年均新增装机达到180GW。

这个目标和目前装机水平相差很大:越是滞后新增装机,其后需要更多新增装机弥补。

图表5 全球风机的新增装机预测

文章图片4

资料来源:GWEC,海通国际

四、平价上网是装机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根据海力风电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主流发电形式度电成本分别为:煤电0.23-0.45元,水电0.33元,陆风0.39元,海风0.64元和太阳能0.39元。陆风和太阳能已经平价。而海风距离平价仍有距离。

图表6主要新能源的发电成本

文章图片5

资料来源:海力风电招股说明书,海通国际

从降本的趋势看,可以从四个纬度进行降本:

1)风机大型化:风电叶片长度及轻量化升级,可增大风能获取能力,提升单机风机发电效率,据金风科技披露的数据,在 6.5 米/秒的平均风速下,其 GW130/2.5MW 机型(叶轮直径130m)相比GW121/2.5MW 机型(叶轮直径121m),发电量可提高7%~8%。

2)电缆优化:根据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算,通过优化集电线路布置、海缆截面和长度的方式,可以降低 2%~5%的造价;采用绝缘及相关辅材国产化,亦可降低电缆造价成本约 2%~4%;采用铝芯替代铜芯技术,对于海缆成品造价成本有约 10%~15%的影响。整体而言,随着海上风电电缆造价的下降,以未来主流 3x1000或1200典型截面海缆(单位是平方毫米)为例,海上风电投资将下降400~500元/kW。

3)叶片大型化:逻辑参考风机大型化。

4)增发消纳:当风机大型化后,可以建在深海区域,因此增加运转时长,从而增加发电利用小时数。

最终,根据海力风电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未来海风度电成本可以降至0.366元。

图表7 未来风电发电成本下降的空间计算

文章图片6

资料来源:海力风电招股说明书,海通国际

五、资本开支是市场聚焦点

海上风电项目在硬件方面主要包括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支撑基础、海底电缆等。目前海上风电平均开发投资造价1.4万/KW。

1)风电机组方面,海上风电机组大多是在陆上风电机组的基础上,通过升容、加强防腐等手段升级设计而来,其关键设备的组成与陆上机组总体一致。在目前技术水平下,单机容量 4MW以上的风电机组整机造价与单机容量呈正相关,单位造价区间多在 5051-7300元/kW范围。6MW以上的风电机组由于没有大批量应用,研发成本较高,相对来讲单位造价较高。

2)风电支撑基础方面,海上风电支撑基础包括风电塔筒、桩基等,受风电场地质情况、水深、离岸距离等因素影响,单台套海上风电支撑基础的造价(含施工)约为1000-3000万元,占海上风电投资成本的24%-33%。以4MW风电设备为例,其单桩基础造价(含施工)约为950-1350万元,导管架基础造价(含施工)约为1000-1400万元,高桩承台基础造价(含施工)约为1200-1500万元。此外,由于广东和福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单台基础的造价(含施工)在 2000万元左右。

1GW对应的是250个4MW,意味着1GW的支撑基础的资本开支约250*0.2=50亿元。

3)海底电缆及升压站方面,35kV 的海底电缆造价在60万元每公里到150万元每公里范围内,220kV海缆造价在每公里450万元到600万元范围内;海上升压站的造价成本主要与建设规模大小呈正相关修改性,施工安装、电气设备等成本在 20000-30000万元之间;当然,单位造价随着规模提升显著下降。

图表8 海风和陆风的资本开支大致测算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