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印度电影突然开窍,成为全球电影新风尚,在美国、欧洲和亚洲都非常走俏;在中国,则常常给人一种奇怪的错觉:印度电影,怎么会讲中国故事?确切地说,印度故事之于中国父母有非常大的警醒。稍微可指摘的,估计就是印度电影取名字的水平,比如3 idiots,中文释义:三个傻瓜。平心而论,如此标题几乎没有任何推动观众掏钱买票的能力,但正如你所见,《3 idiots》是人类电影史上最有深度的电影之一。或许,这也正是印度电影制作人的底线:不靠标题卖票,不过度营销,只靠“走心”取胜。 显然,目前于中国上映的《最初的梦想》,也是这个套路,名字非常俗套,就好像一位小学生的作文标题,但内容深刻、触及心灵,同样能用印度故事来警醒中国父母:输掉考试,并不等于输掉人生,社会需要多元的价值观。 《最初的梦想》故事梗概:男主人公帕塔克对儿子拉加夫寄予厚望,但拉加夫饱受考试压力,在一次糟糕的考试之后,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标签,跳楼轻生。面对病床上毫无“求生意志”的儿子,帕塔克向其讲述自己年轻时,作为“失败者联盟”成员,逆袭球赛的经历。电影围绕帕塔克的回忆展开叙述,花了很大篇幅展现印度人在校园里的丰富生活和多元化的价值观。 输掉的考试和比赛,才是人生 莫泊桑曾经说过:世界不会是你想象得那么好,也不会是你想象得那么糟,成功只是一时,而失败则是永恒。《最初的梦想》开篇恰似一部家庭剧,乖儿子拉加夫饱受考试压力,一次糟糕的考试,让其失去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机会,因此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事实上,拉加夫之所以会如此迅捷地给自己贴上标签,正在于父母都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隶属精英群体。太过于沉重的压力,让他选择跳楼轻生,殊不知,父亲竟也是失败者联盟的成员。 为了鼓励儿子找回生活的勇气,帮其卸掉莫须有的压力,帕塔克决定向其讲述“失败者联盟”的故事,这一举动还遭到妻子的调侃,嗔怪道:你确定要讲那些糗事吗?当然,这只是调侃,后来不仅帕塔克自己讲,还邀请“失败者联盟”的其他成员,轮流来医院讲述当年的损招和糗事。这些“当年情”桥段,构成了电影的主体,散发出大量印度幽默,让观众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思考。 由众人拼凑起来的故事,具有非常浓重的印度味道,难怪有人说,《最初的梦想》就好像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和《起跑线》的结合体。 父亲帕塔克虽然有幸考入印度理工,却被分配到非常差劲的H4宿舍,之所以说这个宿舍差劲,是因为学校的大哥大把所有的体育天赋都汇集到H3宿舍,以至于,H4宿舍每年都会输掉体育竞技比赛。为了让帕塔克这一届的H4宿舍更差,编剧安排鱼龙混杂的人物住进这里,包括刻薄男、妈宝男、酒鬼男...充斥着一股“颓废”的味道。熟悉印度的人估计都清楚,H3和H4宿舍的设定其实是在讽刺印度的种姓制度:头部种姓占据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所谓的“公平”规则中,同尾部种姓竞技比赛,然后,“名正言顺”地声称自己战胜了对方。 由帕塔克领衔的失败者联盟要想战胜H3宿舍,简直天方夜谭,自己痛下决心之外,还要派女朋友电话侵扰H3队员。显然,这都是一些损招,不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搞笑但不走心。而点题的镜头则是:历尽波折之后,帕塔克没能投中关键球,输掉比赛,但他们的努力赢得了全校师生,包括H3宿舍的掌声。或许,投进是偶然,输掉比赛才是人生。 多元价值观,生命在于体验 相比于中国擅长的大团圆结局,印度电影更喜欢留下遗憾,他们更加懂得:生命在于过程体验,而非结果。正如帕塔克投失关键球,其实是普通人生的缩影。或许,篮球集锦充斥着乔丹、科比、韦德的绝杀,但常规的球赛应该是:他们投丢的关键球数不胜数;而麦蒂、艾弗森、姚明、王治郅,他们稍显悲情的职业生涯,同样精彩,或者说:有遗憾的人生才真实。 毫无疑问,拉加夫之所以跳楼轻生,是因为他把自己看作是父母的续集,觉得父母毕业于印度理工,自己却考试失利,没有达到人生的预期结果,所以,认定失败。这首先就是一种狭隘认知,孩子本来就是自我存在的个体,DNA虽然遗传,但早已被重新编辑,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专属剧本,而非他人的前传或续集。况且,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个体的生长。平心而论,《最初的梦想》里的情况还算是比较正向的,毕竟,帕塔克和妻子都是高等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他们较少向拉加夫贩卖焦虑。中国现实的情况往往是:父母庸碌一生,却要求孩子能光宗耀祖。说白了,就是奢望孩子替自己完成梦想。 因缺乏对育儿的理解,很多父母常常把孩子放到一个无菌的环境中。所谓无菌,就是隔离了一切同钱财、罪恶、性有关的东西,而且只提供单一的成功标准和价值偶像。父母常常会带着孩子幻想成功之后的喜悦和惬意,却疏于告诉他们如何面对失败。结果就是:面对考试失利这样的小挫折,孩子就感觉天昏地暗、摧枯拉朽,严重者跳楼轻生,毫不皮实。(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