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使下肢残疾者正常行走,这几种高科技你都知道吗?---柯南供稿

 智能制造资讯网 2022-01-17

如何使下肢残疾者正常行走,这几种高科技你都知道吗?

导读:你身边是否有因为疾病不得不选择截肢的人、因为脑部疾病终身瘫痪的人,笔者的一位亲人因为糖尿病的原因不得不选择截肢,对于这些人站起来出去走走或许是奢望。据全国残疾人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2400万的肢体残疾者,这类人群因为身体因素不得不长时间的做在轮椅上或躺在病床上。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或许这些人并不是残缺的,残缺的是技术。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可以使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呢?下面就让小编跟你分享一下,看看目前有哪些科技可以让他们站起来正常行走吧。

一、智能仿生腿

与市面上普通的假肢产品不同,智能仿生腿具有自学习功能。通过正常人体各种行走场景(平地、上坡、爬楼梯、跑步等)训练智能仿生腿,将训练所得数据存入内置芯片中,该芯片相当于仿生腿的大脑。截肢者在髋关节处有肢体残端,残端处依然会有微弱的肌电信号。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残端肌电信号,将该信号发送给仿生腿,仿生腿通过数据库对比去判断患者意图,这样就可以实现残疾人的正常行走了笔者在某网站上看到,国外的智能仿生腿已经可以实现让失去一条腿的舞蹈家继续登上舞台跳舞,更别说让残疾人行走了。

二、机械外骨骼

外骨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然界中虾、蟹、蚂蚁等节肢动物体表坚韧的几丁质骨骼结构,最开始外骨骼的应用场景是增强人体负重能力以及军事中增强士兵单兵作战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外骨骼逐渐应用于残疾人康复辅具领域,可以帮助瘫痪病人实现正常行走。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大脑无法支配下肢运动,这时主动型的外骨骼就可以发挥作用。残疾人穿戴好外骨骼之后,它会带着你运动,可以实现正常的行走等功能。在这种外骨骼的作用下,只要我们给它发送指令,按下按钮,它就按照指令执行动作。但是这种外骨骼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并不是真正的听你指挥,它没有像智能仿生腿那种测量人体肌电信号、判断残疾人意图的功能。残疾人穿戴好外骨骼以后,它仅仅按照出厂设定的轨迹运行,人在外骨骼面前仿佛傀儡一般。这时候就要提到另一种技术了,也就是脑机接口技术。

2

三、脑机接口技术

外骨骼要真正与人体更好的融合需要脑机接口技术的参与,脑机接口技术就是建立人体大脑信号与机械装置的通道,让脑电信号控制机械装置----外骨骼,该技术目前依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是各个高校很热门的研究方向。这项技术的推广还有机械伦理上的障碍,在人体大脑中植入芯片以后,是否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活有待研究。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可以凭残疾人大脑意识支配外骨骼的运动,让残疾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行走。

86427db1b1e9f542dcdbe361d6e52bb3_1

从事电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喜欢记录生活的一名机械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