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妈妈讲盐说 篇三十一:一盐不合的鸿沟何时能填平

 叶子与豌豆 2022-01-17

前几天出去遛弯儿,几个奶奶讨论到底该不该加盐,奶奶的想法是都一岁了可以少加一点点盐来提味。而职场中的妈妈则认为孩子一定要科学喂养,三岁之前不能吃盐也不能吃糖。昨天因为这件事,我特意从书柜里拿出《美国儿科学育儿百科》那本书,找到了一岁之后的饮食那块,儿科学会认为孩子在一岁之后其实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了,前提是不过敏的情况下。对于儿科会的说法,还是有权威性的,因为每一版的育儿知识都是根据很多专业人士研究好多遍才书写的。当然,豌豆豆的日常护理也是看书学的,一岁之内不加盐,我这个老母亲还是做到的。育儿路上没有过多指点,怎么带娃我说了算,瞬间觉得带娃也是个技术活。那一岁之后到底吃不吃盐,还是按照一岁之前那样一点也不加吗?我并没有那么做,我尝试着偶尔加一点,让孩子逐渐过渡由无盐到有盐这个过程。

既然谈到无盐,对于科学育儿的新手父母都知道,孩子一岁以内就不建议添加额外的盐的。老一辈总是说那吃着多没味了,或是说不吃盐哪有什么力气。诸如此类说法,我相信大部分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讲过,因为盐的问题,隔代育儿的鸿沟也越来越深。那到底为什么不能吃盐,如何给我们的长辈讲清楚呢!

我还是习惯性用导图思维来说一下,一岁以内不吃盐到底有哪些原因。哪些原因父母可以接收,哪些说法又是正确的?到底怎么养育才是科学的,那科学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带着问题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食物中本身有钠,像肉类钠的含量很高,足够应付孩子的身体发育所需。孩子初加辅食,孩子的味蕾比较敏感,让孩子享受食物原本味道本身是一件自然的事。所谓老人看着说菜里不加盐没味,那只是针对成年人的,吃惯了各种重口味的食物,味蕾已经钝化,所以无法感受原生食物的美味。而这些特质孩子有,还很灵敏。就如孩子的观察能力,对周边事物的敏感度,都比成人好。为什么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见的多了吃的多了,对什么都不以为然。而孩子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陌生的世界,对吃的用的玩的周边环境还有不同的人,有极强的好奇力。

养成重口味的习惯,重油重盐会导致孩子的味觉钝化,偏食挑食一系列问题找上门来。所以从小少盐少油,让宝宝爱上食物原味,吃饭香香,胃口棒棒,身体健康不生病。

过度食用盐引起钙质的流失,因为盐的成分是氯化钠,过量的食用盐会导致体内的钙质排出,影响钙质的吸收。小盆友从出生到直立行走,这一段发育过程,离不开钙的帮助。

增加肾脏的负担,因为一岁以内的肾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引入过量的盐,对肾脏的发育是不好的。为了让宝宝健康平安的成长,爱娃的长辈们尽量手下留情,说不加盐就不加盐,不要偷偷得给孩子碗里加噢!

针对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吃盐,看书上说三岁以内都不要摄入,或少量摄入。众说纷云,一个人一个看法,尤其是坚持科学喂养的妈妈们,针对盐的问题绝对不让步。

我是半科学半传统养娃,豌豆豆一岁多点就尝试着吃少量盐,一点点。我娃爱吃淡一点的东西,有味道的反而不爱吃。周末带娃去西贝吃大餐,他光喝小米粥,面条一口也不吃。店里有肉丸子也是加了盐的,我会给他吃一点点。

我感觉我这个妈妈没有其他老母亲定力好,一直等到三岁才让孩子吃盐,我现在给娃做辅食,基本还是无盐无料,有时候懒不想包饺子会买物美的儿童饺子,配料表上是有盐的,他比较爱吃。

对于加盐不加盐,每家人的育儿观念不一样。总之,小孩子大一点,还是会和成人吃同一锅饭,慢慢得由无到有一点点过渡。以后下馆子,宝宝不至于饿着肚子回家。店里的宝宝餐,鸡蛋羹都会放一点点盐,所以少吃一点没事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好量。儿科学会也提到了,小时候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少油少盐对小孩子的成长历程是非常有帮助。

书中所说的是针对大部分人来参考的,每家的情况不太一样。看书的时候不要死命盯着数据来看,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方案。突然想到小区里一个小朋友,九个月26斤,属于偏胖,妈妈说书上说孩子要一天吃八百毫升奶量加两顿辅食,孩子的奶量不够还得加。而孩子奶奶则认为孩子已经属于超胖体质了,吃得越大胃越大,对孩子不好。育儿路上总是会有分歧,择优选择吧!争执半天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对于我本人来说,别人的帮忙反而是育儿路上的阻碍,一个人坚持科学喂养,减少沟通成本,孩子健康聪明可爱,家庭和谐温暖,没有一地鸡毛没有琐碎小事烦扰,过得自由自在。

THE

END

豌豆妈妈随手记

话说今天的北京是真冷,上午带豌豆遛弯儿,把老母亲冻的想哭。小盆友倒是蛮开心的,看见一只大狗在狂奔,一直后面追。天寒地冻呵气成霜,一个娃娃也没有看见。看来还是我豆哥抗冻。

叶子的博客

让记录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我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