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河秋韵 ▏五峰采风诗联作品专辑

 何宏江 2022-01-17


编者按

后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10340公顷。保护区于1985年经五峰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省级,是一个以珙桐等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本区地处武陵山脉东段,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最高峰独岭海拔2252.2米,为武陵山脉东段的最高峰。由于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南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和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生物区系具有十分明显的过渡性和代表性,加之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古老孑遗物种相当丰富,成为生物的避难所和中国特有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之一。

       冰川野史呈仙境;

       土著民风隐乐园。

      正值金秋时节,我们宜昌市楹联筹备组一行,接受宜昌兴发集团邀请,专程到后河风景区进行采风活动。各位联家游赏都很尽兴,联作不断。随行还有国家一级画家李元德先生、宜昌市女子作协副主席刘抗美女士、三峡晚报记者柯黎女士。

..

后河》/ 李元德
近日有幸与宜昌市作家协会暨楹联协会众老师赴五峰后河采风,只见诸君意气风发,快意江山,激扬文字,那楹联佳句信手拈来;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吾谨一画一联贺之!  
   


神秘后河

诗词楹联

孙宜培、吴绪久、冯汉斌、李再权、杨玲玲

何   力、杜心宁、王作栋、程建学、李元德


后河采风诗联作品专辑



撰后河联


程建学

山何青,水何冽,境何清凉,顿使尘心都歇了;

云可捉,梯可攀,秘可探访,忽教活力倍增来。

李元德


后河隐水隐山秀四季;

仙境悠长悠远逸八荒。

后河秋境 


孙宜培

后土有情,莽莽千峰留秘境;

河岳多景,生生万籁夸好秋。

后河采风行吟(诗联)


吴绪久

一  赋题苏家河

苏家河水韵流长,正见秋来包谷黄。

故事大家耕植地,风情无限沐金阳。

二 千丈岩感赋

岩惊千丈再凭临,一抹阳光照凿痕。

遥说当年开劈事,无情秃鹫舞寒云。

三 后河夜即笔

后河有景一梯盘,流水悠悠绕岭峦。

月亮湾中篝火起,游兴跳动通天燃。

梯登百步揽云上;

河趟九迴入画中。


明月一湾浮玉露;

后河九曲潋秋波。


峡中谁布景,层层叠翠层层画;

河下我娇情,步步风流步步诗。

                    2018.9.9.夜

后河对联三副


冯汉斌

眼中有景更瞻前路;

心下无尘长仰后河。

百步天梯,登望深知斯地迥;

一方云岭,俯临顿觉寸心宽。

屈子诗骚导夫先路;

向王号角遗以后河。

后河行


李再权

冰川野史呈仙境;

土著民风隐乐园。

后河游四联 


杨玲玲撰联

一、苏家河村

苏家河腊味,敢信无人能忘;

乐坪镇秋光,常教有客不归。

二、民间故事家刘德培资料馆

本土风情,乐承传统基因,欣展乡村特色;

民间故事,妙解人文趣味,巧编野史笑林。

三、遇虎亭

遇者未伤,雄风就此无踪影;

虎非为害,峻岭从兹有义亭。

四、铁索桥

跃上峰巅,飞索连天堑;

铺开画卷,扶摇看后河。

 

后河诗联


文/何力

题后河

峰如笔指天,嵯峨山色岂居后;

波似云携翠,柔美风情尽系河。

行香子·游五峰后河

黛绿描眉,碧玉流霞。步幽林叠翠横斜。独藏春色,尽享氧吧。有竹枝调、巴山舞,珙桐花。   清凉世界,桃源仙境,远红尘乐不思家。举杯吟句,趁兴涂鸦。对一溪烟、一轮月、一杯茶。

后河采风联作


文/杜心宁

     (一)

索隐探幽,邀来秘境凌云气;

拈花惹草,醉去时人揽月心。

      (二)

百步梯,分清逶迤前山路;

天门峡,望透苍茫后景楼。

      (三)

云烟渺渺随风近;

植被苍苍入景深。

踏莎行·访后河自然保护区


文/杜心宁

碧水飞花,丹枫凝露。天梯隔断红尘路。后河灵峡隐幽微,勾来无数人钦慕。    

雨打苔痕,雾缠竹树。云山看许烟收处。算中华物产门科,此区可入原生簿。

 (2018年9月10日)

后河吟

—— 忆1970年代关门峡内风景


王作栋

入峡叹幽深,亿年未染尘。

潭碧溪泉亮,山峻草木森。

鬼斧刻岩画,神笛引瀑声。

林海藏虎豹,云空飞鹞鹰。

枯荣自有序,轮回应天生。

人迹罕至地,偶闻鸡犬鸣。

一点炊烟起,难觅棚舍形。

谷底清风凉,村夫入画屏。

散文

迟到的早秋

冬如(刘抗美)

正值秋风送爽的季节,我应宜昌市屈原学会副会长杨玲玲之邀,随宜昌市文化界后河采风团来到名胜风景区后河,这一路过吊桥,爬山岭,观千丈悬岩,看不够的层峦叠嶂;爱不尽的清波碧流;望不断的鹰穿云空,深山里的自然风景,令我们的呼吸吞吐着薄荷和叶汁的馨香,身心清爽。祖国山川大地,各有绝妙美景,唯地方的人文内涵独具一格。当我们走进中国民间故事家 “国宝”刘德培展览馆时,一个久远的记忆再现,《新笑府》——曾几何时,它像钻石一样闪烁在我心中。我的双眼被一些字眼再次深深地吸引,它们不是刘德培走出大山后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辍学、帮人割草、推磨,打短工、长工。遭人白眼,受人盘剥,当背脚佬、帮人酿酒、制豆筋、捡瓦补漏、唱皮影戏谋生。几十年前,刘德培这些扎根于大地土壤的人生经历,都曾铭刻在我心里,令我敬仰且神往,有心拜访亲睹其人,不料有时事如浮云,扑朔迷离。今日站在于88岁高龄仙逝的老人故居一隅,自然联想起刚刚走吊桥的感觉,此岸至彼岸,彼岸至此岸,行经“千家屋场万口水井”,人生艰险岂止十遭百遭,已故老人只把人生苦难当笙笛,吹奏出笑话、歌谣、俗谚、谜语、皮影戏。老人是幸运的,当年在五峰县文化馆工作的王作栋先生,请他走进馆内补漏的那个夜晚,就注定他将进入金色年华,王先生成就了他的传世之作 《新笑府》。

人心可映衬,文化可繁衍。只要有用心仰慕者,一种文化,会接枝繁衍出另一种同类型的文化,散文、随笔、小说……憾叹幸运之星并不是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

返程中,路过千丈悬崖,昂头望,山高巅接云峰;低眼见,峡谷难见其底,一条公路盘山而过,此路是1985年劈山开凿,据说当年开山死了许多人。秋风飒飒,野草凄凄,永伴悬崖峭壁的它们,正是那些普通劳动者的英魂吧,我把山之高,谷之深,小草野花一并拍摄在一幅图片里,自然是有些难度的,不禁一种情绪涌上心头。瞬间退出,尤如我当时当事的心境,退一步海阔天宽!


宜昌文学艺术诗词联家

孙宜培、吴绪久、冯汉斌、李再权、杨玲玲

何   力、杜心宁、王作栋、程建学、李元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