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课例】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视频 PPT展示)

 张福涛lu70kpm9 2022-01-17
执教者:乔艳冰    单位: 青岛市教科院

图片
图片

课例视频

图片
图片

课件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备课思路


一、选题思考
1.无实验不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化学人交流的内容和载体,体现了化学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证据为准则,追求本质解释的模型建构。  
2.课标要求:新课标必修部分,规定了九个学生必做实验,集中体现了五大核心素养中的“科学创新与创新意识”,分析每个必做实验,发现在学业水平的四个等级上都有所要求,发掘实验教学承载的核心素养提升路径是非常有价值的。  
3.评价要求:实验原理、操作、设计、评价等能力的考查一直是合格考(会考)和等级的重点核心内容。本实验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必做实验,也是第一个定量实验,对于学生关于高中实验学习的观念形成、能力发展、品格提升都有启动性价值。  
4.新教材要求:鲁科版新教材对于必做实验给出了足够的重视,而且更加注重实验思维的培养。用好新教材,是新课改应有之义。
二、备课中的几点思考
努力实现从(实验)操作,到(实验)思维再到认识角度的进阶过程,形成一节推动学生认识进阶的新授课。   
1.以前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老师们可能比较注重步骤要点的强调,规范性的强调,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施实验,在过程体验中,形成对操作的评价和完善,从而将操作记忆上升到实验思维的建立。
2.核心概念(物质的量浓度)的构建,是在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自然生成。使学生对于浓度的认识角度更加丰富,从定性到定量更加深入。初步建立定量实验的思维方法,完善物质的量知识体系。
3.上课所有的素材包括实验情境、图片、习题、交流活动均采用教材内容,不另外找题找素材,用好教材支架,回归课本。
4.因为借班上课,对学情不好把握,提前进行了网上问卷,两个班回收80份学生问卷,基本掌握了学生对于浓度概念的理解层次和本节课的学习需求。
图片

“化学好教师”汇聚国内一线初高中化学教师,每天提供化学知识总结、学习技巧、中高考资讯、学科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