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昉

 风云际会2009 2022-01-18
这个系列为偶读《青琐高议》的随感,缘起与后续留待慢慢道来。
前集卷之一题为《李相》,副题为“李丞相善人君子”;李丞相为五代时期后汉乾祐年间的进士李昉,历仕后汉、后周。归宋后,宋太祖赵匡胤爱惜其才德,任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一职为唐高宗永淳元年(682)所置,实为宰相,武周时期改名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唐玄宗时又改为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唐代宗之后成为宰相的专称,五代时亦沿用此名。李昉并参与编撰《旧五代史》,并主编了一千卷的《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与五百卷的《太平广记》等三部类书,可见其文采亦是过人一等。

这一则短文讲述李昉曾经对族中子弟讲述自己与天子的一段对话,被天子称为“善人君子”的经历。

故事发生在“建隆元年元夜”, 建隆元年是公元960年,亦可称为后周显德七年,在此之前,后周世宗柴荣在北上伐辽时突发重病旋即身故,继位的恭帝只有七岁。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北部边境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进犯的消息,主政的恭帝之母符太后向宰相范质问计,于是才有时任最高军职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带兵出征,才有陈桥驿军士哗变、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情景。正月初四,周恭帝禅位,赵匡胤成为赵宋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太祖。
“建隆”是赵匡胤使用的第一个年号,共用了四年。而“元夜”是上元之夜的简称,“上元”是道家的称谓,即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燃灯一俗据传始于东汉明帝佛法东传之时,汉明帝派遣使者从大月氏国迎来了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来到中土,并翻译了《四十二章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