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窦成祖们”在上海努力学习技术,而桂林棉纺厂已完成了在瓦窑的选址,正式开工建设。筹备处全体职工参与了建设。尽管没有现代机械,但青年们硬是靠手挖肩挑,在工地上你追我赶的谱写出一曲曲激情四射的“战歌”。那时的“桂棉人”,人人手上带血泡,个个肩上有肿块。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那热火朝天的场面,正如工地黑板上的这首小诗:
“哪怕太阳红似火,哪怕汗水流成河。
国家落后民受苦,社会主义建成幸福多。
快快挖呀快快装,一肩挑它千万筐。
为了桂棉早建成,愿洒热血筑厂房……”
1960年底,桂林棉纺厂基本建成并生产棉纱503.82件,完成国家下达的第一次任务,结束了广西解放后十年仍不能生产棉纱的历史。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当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之时,却又不得不踩下“急刹车”。
从196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随着困难程度的加重,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棉纺厂被列入缓建之列。精简机构、设备清理、材料调出、人员遣散……桂林棉纺厂的全面投产计划被迫搁置。
从这一年开始,厂里下放人员从600多人压缩到300多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每人每天只有7两粮,副食品不足,油水不足,许多职工由于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工人们要护厂、要整机、要纺织、要修路(当时车间到瓦窑都是山坡,要自己开辟小路),人人都十分劳累。那时还没有公交车,带小孩的女工天不亮就起床,每天背着小孩来回走几十里路上下班……”在欧阳逵的记忆里,即使这么困难,也没有人迟到旷工。理想和信念支撑着厂里的每一个人,大家与棉纺厂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始终相信国家、相信厂:“总有一天会兴旺发达起来!”
等窦成祖从上海学成归来,他曾在的车间已由原来的30多人减至4人。除了他,其余3个都是从上海来“支边”的老师傅。他跟着师傅们“充电”,车工、钳工、锻工、电焊、木工、油漆什么能学都学。忙忙碌碌中,大家度过了难熬的“三年困难时期”。
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桂林棉纺厂重新上马,续建方案实施。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桂林棉纺厂的生产规模达到4万锭,一跃成为广西首家现代化棉纺厂,职工也由最初的几百人猛增至近2000人。
生产面貌的焕然一新,再次点燃了全厂职工的生产热情。
1965年,全厂开展了学习操作技术的“比学赶帮”运动。工人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技术标兵。1964年进厂的李秀英,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练就了细纱挡车的过硬技术,创造了全厂最高纪录,成为全厂学习的榜样。1965年,她被评为广西技术标兵,并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这次经历,不仅是李秀英的终身荣誉,也成为“桂棉人”的骄傲。
“技术标兵”李秀英
(记者梁亮 翻拍)
全厂开展了学习操作技术的“比学赶帮”运动
在榜样的带动下,努力提升技术成为桂林棉纺厂职工的自觉。得益于生产管理的加强、工人操作技术提升,桂林棉纺厂全面投产后的产量、产值、利润均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文革”期间,桂林棉纺厂的生产情况也始终保持一定水平,相较其他单位受损失程度算较轻的。
走过荆棘,桂林棉纺厂终于迎来了全面发展的80年代。
1980年,桂林棉纺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产品一等一级以上品率均在99.6%以上,生产规模发展到5.5万锭。
1983年新建的棉纺厂大门
1984年,桂林棉纺厂产量首破9000吨大关,品种增至50多个,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值达6522万元,实现利润426万元。
1988年,桂林棉纺厂步入“而立”之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曾经无比繁忙的车间
(记者梁亮 翻拍)
职工们查看生产评比黑板报
新职工有三年到一年半不等的“学徒期”,技术磨练到位才能上岗
女工们苦练技术
此后连续4年,桂林棉纺厂产值年年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