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地缘环境是好是坏?又是如何扭转不利局面?

 炫叶楓雪 2022-01-19

纵观人类历史的演化,国际政治环境的变迁历史,有两点万变不离其宗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是人的欲望,所谓欲壑难填,很多国际格局的变动最初只是因为某一个人的欲望,另外一个是山川地势,所谓天时地利,多少国家凭借地理环境抵住大国入侵,意外引发国际格局的大变革。

所谓人性,演化为权谋政治,所谓地利,则演化成地缘政治,两者构成了当今政治环境的基本要素,共同演绎出一幅大国兴衰的画卷。

亚洲东部地球3D图

这让人不禁想问,中国所在的地缘环境到底是好还是坏?若是坏,又该如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大家好,这是由

青衫弹史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阅读,若您喜欢,烦请点个关注支持一下,鞠躬感谢!

首先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谈起,中国的地缘环境是好还是坏?

古代中国万国来朝的盛况

01中国的地缘环境

所谓地缘环境,其实没有好坏的标准评价,地缘政治环境随着周边地域以及自身实力的变化随时都会发生着改变,所谓的好坏也就随之发生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地缘环境虽然会随着周边地域国家及自身实力的改变而发生变动,但是却有一点基本的原则短时间内不会改变,那就是地区的地理环境。

沧海桑田,千百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灭亡他国吞并疆域的大事件在现代社会已然失去其生存的政治土壤,二战后的国际社会秩序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缠绕的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任何国家试图破坏这种地缘环境,必将遭到周边地区所有国家

的反噬

乃至域外大国的强力干涉,这也是为何二战后甚少国家实现真正崛起,列强依旧在,只是时间改。

二战

中国的地缘环境是所有大国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中国是世界各国陆上接壤国家和海上相邻国家最多的大国,陆上边界争端、海上疆域纷争始终困扰着该地区的国家,领土危机始终笼罩在亚洲东部的上空。

网络上对东亚有着怪物房的称呼,东亚及相连的东南亚地区有着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活动、同时储备着当今世界最为恐怖的军事力量、最多的现役军人数量。在中国周边,不管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已有俄罗斯、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宣布拥有核武器,另外还要加上日本这个准核国家。

在中国周边,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纷争,这里有领土争端如中日、日韩、日俄等国的海上争端,有着宗教纠纷,如印巴冲突,也有着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如朝韩两国,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中美俄三大五常国家势力在此交汇并且激烈碰撞,这里虽不是世界的火药桶,却是一座沉睡的火山,其爆发的威力足以摧毁世界!

现代战争

这是中国地缘环境复杂的一面,另外再说说地缘环境中有利的一面。

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边陲恶劣的高山险林为中国内陆提供的天然的战略保障,从而使得中国的战略防御方向在古代只需要关注北方草原,在近现代更多关注东南方面的海面即可。四处防御处处漏风,一面重兵固若金汤,另外庞大而广阔的疆域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必需资源,保证了国家的自给自足,不受外界控制,任何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都能自主研发。这种半封闭式的地理环境也是为何中华文明能够不受外界干扰,长久延续的原因之一,并且由于是半封闭,中国对外的交流并没有中断,文明在交流碰撞中汲取对方的营养而不断壮大。

世界各大文明区

与此同时,虽然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邻国,但是这些邻国都是相互有着数千年的交往历史,彼此知根知底,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长期处于汉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文化同源,只要身为中心的中国能够稳定统一,地区的稳定也能得到保障。另外这种同源性造就了这一地区数千年来始终处于世界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顶端,大量的财富涌入,人民富足,国家强盛,这也是为何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为何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的背后原因所在。

汉文化圈的姑娘们

02逆转局势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以及中原王朝的衰落,中国的地缘环境上劣势被无限放大,崇山峻岭挡不住来自海上的敌人,经济上的落后只能无奈忍受列强的掠夺与倾销,财富外流,国家动荡,人民困苦,这一切内部环境上的不利得以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后得以改善,但是此时的外部环境依旧恶劣。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依旧抵在了中国的家门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建立起了各式各样的新月包围带,意图从地缘环境上困死中国,锁死中国。

如今距离新中国的成立已然过去了72年的时间,中国的地缘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对比建国之初的恶劣,好了太多,那么这种地缘环境上的不利,中国又是怎么逆转的呢?

开国大典

我认为这70多年的时间内,为了改变地缘环境上的逆势,从大方向来说,中国主要完成了如下三点基本要素。

第一点要素,固本强基。

从中国周边的国家来看,无论是国土面积来说,还是人口质量与数量来论,或是从文化底蕴上来比较,中国都无疑是周边地区的中心所在

(注:俄罗斯的重心在欧洲,相隔太远不计入其内)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中心位置,但凡周边国家有任何的野心,其战略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便是要占领中心地带,古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近有日本的入侵,还有印度、越南的侵犯,其背后的地缘政治考量皆源于此。或是拿中国古代做一个对比,为何每逢乱世各大诸侯都要逐鹿中原?逐鹿其他地方不行吗?还真不行!无它,中心耳!无论是哪一方诸侯,不占领中原,皇位都坐不安稳,史书也会记上偏安一隅的一笔。

所以改变中国地缘环境的不足,第一步在于固本强基,强化自身的实力,从经济上推进国家进入工业化,掌握先进技术,对周边地域形成领跑优势。从政治上保持稳定治理,国民安居乐业,国强而民富,文化上的自信逐步得到恢复。唯有自身的强大,才是震慑周边最强有力的武器。

大国崛起

第二点要素,睦邻友好。

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不行的,为何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就能打击到欧元?无它,地区不稳定,投资便有风险,世上嗅觉最灵敏的人群便是这群商人,任何不稳定的风吹草动都能引发资金的大规模流动。所以我认为新中国在改变自身地缘环境的第二步在于维持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首先在于周边环境的稳定,这需要中国能有足够强大的实力镇压周边的野心,并且得到周边国家的认同,而恰好中国结束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动乱,国家走上富强之路,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王朝的朝贡体系下,周边国家早已对中国的强大形成共识,这种潜移默化的认可,使得中国在崛起道路上受到来自地区阻力可谓微乎其微,比之英国、德国等西方列强崛起过程中的数次大战,中国这种和平崛起是数千年古代王朝苦心经营的朝贡体系带来的影响之一,强大是理所当然,衰落才是不可思议!

万里长城

第三点要素,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固本强基是根本性内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是关键性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两场世界大战多少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地缘政治灾难直接打断国家发展进程,国运受阻,有些国家自此一蹶不振,或是从此消亡。

两场惨烈的世界大战过后,即使是和平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在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仍旧无可奈何的被迫卷入到这种地缘政治灾难之中,比如朝鲜战争的爆发,等待国家重建的新中国被迫参战,死伤万千,才赢得了周边环境的安宁。自朝鲜战争后,中国赢得了威望与尊重后,主张和平共处,极力避免卷入地缘政治矛盾之中,努力构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心声,所以中国的这种努力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友好的双边关系自此开花结果。

中非友好

03向东?向西?

中国既不是纯粹的海洋国家、几乎没有陆上冲突,如同美国那样,又不是干脆的内陆国家,如同蒙古、哈萨克斯坦那般,更不是一个海岛国家,如同日本、英国。中国最大的地缘环境在于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西处世界最大的陆地,海陆并有,这使得中国在地缘政治选择上面临着向东还是向西的抉择。

早在晚清时期,李鸿章和左宗棠便有关于海防还是塞防的政争,其本质就是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方向之争,向东走还是向西去,是面朝大海,走向深蓝,还是面朝黄土,进军欧亚?

我认为,小孩子才做选择,我都要!

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两者取其一,是对中国地缘环境上最大的浪费,最大的海洋就在眼前,不走出去看一看,怎么会知道大海的波澜壮阔!最大的陆地就在脚下,不走出去瞧一瞧,怎么会知道大地的壮丽秀美!

走向深蓝

04终章

地理环境,是上天赐予的最大财富,也是祖宗数千年奋斗的结果,这里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血。人民在土地上辛勤劳作,收获粮食,创造文化,土地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双方相互依存,中华民族因中华大地而生,因中华大地而壮大,也为中华大地带来了多姿多彩的颜色。

地缘环境无可选择,却可以凭借我们的努力改变这种地缘,好的地缘环境将会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添砖加瓦、助力腾飞,我们努力着、改善着,誓将也终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生无悔入华夏,壮哉,吾国!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