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视频用户的4种心理,你要知道!

 诡道赢销闫铁狼 2022-01-19

短视频“内容输出”表层研究的是内容的结构形式,底层研究却是“用户心理”,只有戳到了用户心理的感受,才能称得上是优质的内容。小编总结了4种用户心理,帮助你沿着“心理习惯”来生产内容,想不火都难!

一、短视频用户的4种心理

1、稀缺感

你刷短视频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你关注什么,算法平台就越会推荐相关的内容给你。比如:你想学习化妆,通过算法你一定可以接收到化妆教学视频;你在减肥,通过算法你一定可以接收到减肥教程。

而短视频平台帮你捕捉到了这一信息,不停地根据你的需求,为你推荐视频,所以就出现了越刷抖音越上瘾的情况。对于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来说,如何利用“稀缺感”这一心理来吸粉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短视频之前,对自己的目标粉丝做一个分析,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稀缺感是哪些?

2、共鸣感

想要自己的短视频成为爆款就一定要和用户粉丝产生共鸣,共鸣分为正向共鸣和反向共鸣:

正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认同,让用户一看就觉得「说得特别对」,让用户感觉特别「爽」,让用户觉得你讲出了他们的「心声」;反向共鸣是别人对你的不认同,觉得你说的没有道理,让用户感觉和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

认同会带来身份价值的体现,是“共鸣点”;不认同会带来争论,引起吐槽,是“槽点”。两者都容易引发粉丝们的热议,从而带动话题,产生爆款的几率更大。

比如:吐槽大会、陈翔六点半等等。这些视频内容在轻松中,就让人get到“槽点”在哪,忍不住也跟着吐槽几句。

有时候,“冲突”会带来槽点,比如:角色身份冲突、常识认知冲突、剧情反转冲突、价值观念冲突等。对于受众来说,只要这个视频挑战了他的认知与想法,就可能会有留言的冲动。

3、获得感

短视频平台虽然以娱乐放松为主,但也有很多用户是来学习的,希望通过观看视频来获得“新知”和“资讯”。所以短视频的内容需要给用户营造一种“获得感”,让他们觉得看完视频之后,会有收获。

可以在视频中,提供信息(有用的资讯、有价值的知识、有用的技巧)、讲述观点(观点评论、人生哲理、科学真知、生活感悟),很多人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还可以在视频中展现用户可以得到的【利益点】,只要对用户有好处,他们就愿意关注你。很多垂直类的账号,都因为契合了用户的“获得感”心理,而收获了众多的精准粉丝。

4、好奇心

对于单条视频而言,也可以利用“好奇心”引导用户看完整条视频,提升“完播率”,“留下悬念”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可以激发好奇心的方法。

下面介绍一种短视频结构,能在用户心中埋下好奇心的种子。

开头抛出问题(设置悬念) 中间讲故事(结合案例 论点认证) 结尾表达个人观点或引导互动,这个公式尤其适合做vlog、个人分享类的视频。

中间讲故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陈述事实。同时在文案里面多用数字加强记忆力,比如“平均每天要打100~200个电话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一直讲话8个小时”、“处理率要达到90%”。

结尾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共鸣。“你要知道不管你在哪儿、是什么职业,都不要小看自己,时刻都要怀揣着和这个世界死磕的勇气。”

而且这种短视频文案公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开头的悬念,提出问题“你知道……”,一句话就帮你精准筛选了目标粉丝,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留住了感兴趣的粉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