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上)

 书虫小记 2022-01-19

戴维·多伊奇说的那句话:All evil are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邪恶源自知识的缺乏)。这是真理。知识源自信息,知识的缺乏,就是信息的缺乏,而信息的缺乏,在16世纪以前似乎可以强制归因为传播手段的缺乏,但在16世纪以后,信息的缺乏,主要来源于人为的垄断和控制。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依然强大,还存在现代国民要“翻墙”这种现象。既然邪恶源自知识缺乏,知识缺乏源自信息控制,那么信息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少读这类演讲和语录集合的商人文集,不过李录算是个特例,当代为数不多的具有世界胸怀和世界眼光的投资人。他个人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人在青年时代能够毫无阻碍地、自由自在、公平公开地获取东西方各种知识,所能造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可以说这是特例,但在存在绝对信息控制的条件下,不要真以为当代国人素质低,需要被管理和约束。当然,你可以装作以为。

至于投资的起点与眼界,自然是环境和位势的差异起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一个人在创业或者发明创造或者出人头地,在一个有限的community(可以说社区,也可以说地市)里,对于个人而言,不论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难度都差不多——可不要以为在深圳光明区里竞争到第一梯队的难度,就一定比陕北某产煤区里混进第一梯队要大,其实都一样难。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社区所处的地域,在全球同业中的位势,决定了处于不同地域,面对差不多的困难,作了同样努力,并取得了成功的人,他们之间的天壤之别

举个例子。去年敝号推荐过的理查德·布兰森的《致所有疯狂的家伙》,作为纵横欧美商界的鬼才,布兰森的维珍帝国始于他的维珍唱片,维珍唱片是他在17岁那年开办《学子》杂志时无意中发现的领域。他的杂志虽然开在地下室,地下室条件环境跟北京四环内任何一个地下室都一样,但人家的却是开在伦敦最重要的音乐街区,而伦敦的流行乐和摇滚乐,以及相关产业,就是世界顶级的。因此,同样是地下室,他就能随便遛弯采访到米克·贾格尔和约翰·列侬这类大牛,也就随之产生了要做低价音乐的想法。建立维珍唱片,也同样在这个街区,他所想到的门店模式和录音棚模式,就是为了能在这个街区众多音乐制作公司中立足,而一旦他达到了这个目标,他也就在全球顶级的音乐制作领域取得了位置——他惊讶地发现,他的模式可以拓展到全世界

同样,二狗出生在陕西某重要煤矿资源区,自小就从众多的资源竞争中成长,获得了一系列“你懂的”那些资源区域的成功秘诀,在经历了甚至是拿命拼的残酷竞争之后,他取得了一系列诸如矿权和官商联盟上的成功。二狗的智商绝不低于布兰森,甚至情商比布兰森还高得多,他可以在官员一眨眼一个眉梢的颤动中捕捉到细微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对应措施,更不用说酒量、后代的数量,二狗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也比布兰森多(奋斗的早期,二狗肯定面临过濒死的境地),但你也一定知道,不论如何努力,二狗的商业模式,绝无可能拓展至全世界。

这就是位势的差异。

之所以说,华尔街和伦敦的资本家或投资人,才是鹰一般的视野,就是这个道理。天才之不可复制,也是这个道理。

李录在这个集子里的前半部,与读书笔记和随笔差不多,主要是对莫里斯和戴蒙德著作的阐释和拓展,所幸的是他提到的书我都看过了,有的还写过随笔(莫里斯的著作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见敝号的往期内容),即运用人类学和进化史论来阐释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从过去上千万年的历史来看,地球进动造成了气候巨变,是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因,地理环境则是人类社会之能产生并发展的主因,也是文化差异产生的主因,进而文化差异会造成政治经济的差异。——仍然就是上面提到的,位置和位势决定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部分的我们受不自信的灌输教育影响,都以为古代中国较之西方更为发达。实际上,把时间拉长到一万年,从当前的考古情况来看,迟至公元500年,也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代,之前一万年间,自中东和西南亚以西到欧洲中部的西方,社会发展总体上是高于中国的。不说埃及的上古时期华丽王朝,仅大流士的叙利亚,色雷斯的波斯,乃至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早在中国统一之前就达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社会的顶峰。他们形成城市文明的时候,大概尧舜禹还在坐土堆上指挥祖先们拿木棒打架呢。

东方赶上西方就是在公元500年后,罗马帝国分崩离析,此后一千年时间,西方实际上一直处于倒退阶段。中国则在后来的唐宋时期达到了自己的顶峰。这一局势又是从公元1500年开始逆转,西方开始文艺复兴,展现出新的生机,直至十七世纪开始超过中国,直到今天。

好容易才淘到的1994年海南摄影出版社出版的74本《七龙珠》

相比一下过去1500年来,东西方的两大最重要制度发明。在中国是源自隋朝的科举制。科举制是一个重要创举,它解决了中国这个以政治为首要治理纲领的国度,如何实现中央集权政治的可持续性问题——即摆脱封建体制下的门阀和血缘承继制度,改用以智力和管理能力为标准来分配权力的方式。这让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得以获取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形成了一个超级稳定的结构,造就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取得了过去一千年的领先地位。

在西方则是源自荷兰,由英国拓展至全世界的基于海权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制度,解决了西方这个以商业贸易为首要纲领的领域,如何分配经济权力,进而分配政治权力的问题。自由市场经济可以为所有人提供机会,积累财富,基于财富积累,进而分配政治权力

两个制度诞生的背景有多大差异,解决的首要问题有多大差异,从而建立起来的体制又有多大差异!

所以说,中国传统体制的惯性在于,一切都是围绕政治权力的更迭、稳定来进行的,除此之外,个人权利也好,财富也好,集体主义也好,都是手段,进而也就不会在乎什么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生命成本。西方的传统体制惯性则是,一切围绕财产来运作,财产与个人权利和个人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一切都是从有钱的个人开始

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康熙和乾隆当年说,西方技术不过是奇技淫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认为是皇帝们放弃了让中国进步和现代化的机会。你应当站到上面说的传统体制的惯性力场中去看——那确实就是细枝末节奇技淫巧,对于统治一个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而言,有什么比理念、治理、体制更重要呢?——如果不是受到外力巨大冲击的话。

西方能发展出蒸汽机、枪炮、轮船、电报这类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建立了基于财产保护体制的商人政府——有财产者公选的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机制。而迟至今日,改革开放了四十多年的今天,党中央都在提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给资本以更大的作用空间,我们很多人依然会冷笑着崩出一句——哼,商人!

这个的集子的后半部才是李录身为投资人,基金管理人的本职思考。当然,他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拥趸。所谓价值投资,就是投资标的是公司的实际价值,或者说,公司在未来创造价值的贴现值。在股票价格低于这个价值时买进,不论股价本身短期波动有多大,一旦股价达到或超过了公司价值,则卖出赚钱。所以,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识别出标的的实际价值——也就是所谓的研究分析,炼就火眼金睛。

进一步细分,价值投资是四句话:

其一是证券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看好公司,而不是其它,不要把股价波动与公司经营割裂来看。

其二是市场或交易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它们只展现价格,为你提供机会买卖证券,不是市场牵着你走,而是你利用市场。

其三是投资就是预测未来,回忆之前我们介绍过的费雪的利息理论,利息本质就是时间的性质嘛,因为预测有偏差,所以要留足安全边际(在工程上就叫容差)——买入价格一定大大低于实际价值。如何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价值投资的关键能力。

其四是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和实践积累自己识别内在价值的能力圈。大部分人都是从正向上理解能力圈,即我有多强的能力,能覆盖多少范围,实际上,能力圈概念的关键,是要从负向上理解——即我的能力边界在哪,哪里是我的限度。这与科学上的可证伪性是相对应的,一个观点之能成为观点,在于观点有它不成立的时候或者条件;如果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观点,那要么就是没用,要么就是迷信。

投资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界限,因此,能力圈一定不能太大,而是要足够小,小到投资人能清楚边界的每一个细节形状,各方面定义得清清楚楚,才能立足于这个能力圈来做出准确的长期预测。

李录说,巴菲特还指出过,赚钱要走正道。什么是正道,判断也很简单,你能够把自己赚钱的方法公之于众,大家都能认可而不觉得你是个骗子,那就是赚钱的正道正道一般没多少人在走,所以安全也赚钱,旁门左道上倒是挤满了人。

这其实就是价值投资理念并不符合大多数人投资理念的关键——没几个人能轻易拥有这种能力。更多的投资者实际上采用的,是完美市场理论观点——市场是充分的,信息是对称的,一切价值和变化,都从股价的波动上得到了展现,因此,价格的任何波动就是风险,需要密切地关注价格波动,并通过一切手段来管理波动——对冲,高频度交易等等。

从过去200年的价格变动历史来看,对比了现金、黄金、债券和股票的表现,发现,现金作为最没有风险的交易物,过去200多年来是贬值的,贬值了95%;黄金则忠实地保值了,既没有跌,也没有怎么涨,涨了3倍;短期债券涨了275倍,长期债券涨了1600倍;股票则涨了100万倍。

这是个有意思的发现——越是贴近自然非人为的东西,增值越慢,越是与人的能力挂钩紧密的东西,增值越快。股票之所以增值最大,就是因为它与公司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紧密相连,而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就是因为成本支出总是相对固定的,销售额可以不断扩大,净利润也就可以持续增长。过去两百年股票平均市盈率在15倍,倒过来每股收益就是1/15,也就是差不多6.7%,价格按照6.7%的速度增长,200年之后就增长了103万倍。当然,价值创造的增值,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和自由市场的拓展和分工的加深。

当然,核心还是时间。把时间从五十年细分为十年,甚至到五年,就会发现,股票收益率的波动还是非常之大的,相对于个人投资生涯而言,确实存在技术好不如生得好这种情况——生在好年头里,什么也不做就可以维持14%的收益率,生在不好的年头里,千方百计折腾也就保值而已。不过李录对于利率的理解有点偏颇,看样子对费雪的理论没有深入了解。

价值投资的两个关键点就是能力圈和投资人个人品性temperament。能力圈概念上面已经说了,说到底也就是一份知识一份收获,千万不要做出任何一点超越所掌握清楚的知识之外的预测和决策,只要你对信息和知识的掌握稍微有偏差,那么市场一定会发现并作出惩罚。投资人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点点积累知识,掌握透彻了,开始下一个,始终明确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这跟做学问是一个道理,只要稍微有一点晦暗不明,立刻就会被同行验证给检验出来。

品性方面主要是人在个性上要对商业有强烈的兴趣,判断上有独立性,比较注重客观而不易受情感影响,再就是耐心。这样的人当然是少数。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永远喊形势一片大好或者遇到任何事都喊投资机会来了的分析师,以及追涨杀跌的广大投机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