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旅游3】大青山景区导游解说词

 夏德明 2022-01-19

 

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太极名山——大青山风景区,希望大家在大青山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大青山风景区位于鲁东南黄海之滨,五莲县城西南七公里处,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207米,综观全山36峰,108洞,6潭,3峡,9峪,4甸,8坪,200余景,2000年以来,大青山以太极文化为主,进行开发建设,目前已形成国内外闻名的太极名山,每年前来学习、观摩太极文化和比赛的外国友人达上千人。

大青山以“秀,幽,奇,旷”四大特色著称华北,更兼古圆柏、祥云寺、万和寺、古城墙等遗迹和汉高祖刘邦走马摔冠,屯兵西征的民间传说,使其更加色调迷离,韵脉神秘。清代山西籍著名文人、礼部员外郎陈豫明途径青山时,赋诗曰:“诘曲洪崖石径长,马蹄登顿怯晨装;野花蔓草都难识,只有青山似故乡。”将大青山与其家乡的五台山相媲美。

大青山顾名思义,以山青水秀为主要特色,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山中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共有乔木、灌木等野生植物三十科,五十五属,三百八十三种。其中比较稀有的树种有银杏、腺柳、化香树、朴树等。山中还有100余种野生药材,其中不乏太子参、灵芝、王不留行等名贵药材。另外山中还有不计其数的野生花卉,每当百花盛开,鲜花点缀着绿草,与山光石色相辉映,景色十分迷人,是一处不多见的天然植物园和中草药库。

现在,大青山风景区已开发完成六大景区:

锁羊宫探险区

现在我们县游览一下由锁羊宫和拥翠峡两大探险区组成的锁羊宫探险区。

在万佛山东部,自仙人洞往上蜿蜒数里有洞窟108个,皆隐藏于丛中野藤与奇峰异石之间,形成洞套洞、洞连洞、洞叠洞的靓丽风景线。

仙人洞: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我们山中就有许多仙人在此修炼,他们修成正果以后,便会从此经过,因而得名。“仙人洞”这三个字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题。当时苏东坡任密州(诸城)太守时,与山中老和尚有缘,所以老和尚求字两幅,这是其中之一。

龙珠洞:从龙宫口进入,便到达龙宫。首先看到的这块圆溜溜的石头,就是龙珠,洞以此命名,叫做龙珠洞,山下的百姓说摸一摸龙珠可以消灾解难,升官发财。

锁羊宫:这是山中的主要景点之一,洞内那块比较平整的巨石,就是仙人榻。这里曾有一个和尚在此修炼,至于他为什么在此修炼,大家可以看对面的山上,那里躺着一尊睡佛,他在那里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道行逐年增长,和尚在此修炼,能够清晰的看到睡佛,有助于他功力的增长。当时刘邦攻打城阳时,曾经在山中驻兵,而和尚不慎将天机泄露给刘邦,遭到上天的捉拿,和尚自知难逃惩罚,便与上天争论道:“刘邦是天子,我把天机泄露给他,又不是泄露给别人,你又何必置我于死地?”上天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免他死罪,将他变为石羊,锁在这里,并废了他八千年的道行,罚他重修八千年才能修成正果。

隐龙洞:顾名思义也就是隐藏一条巨龙的意思。从洞口进入,便进入龙的口腔,首先看到的就是两块垂直而下的巨石,这就是龙的牙齿,在龙齿后面有一块向后延伸十几米的巨石,那就是龙的舌头。只看这龙舌,就可以想象龙的庞大程度了。俗话“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龙舌两旁有水,就是龙涎香,水温一直保持恒温状态,喝了这里的水能够强身健体,去病消灾。

十八蹿:这一路走来,可以看到路边的石头下有很多洞窟,这里大的洞窟有十八个,小的则不计其数。我们叫它十八蹿。相传上天捉拿泄露天机的大和尚时,当时空中乌云浓密,电闪雷鸣。他在上面无法躲闪,于是化作一阵清风躲到石头下,前蹿后蹿,蹿出了十八个大洞和不计其数的小洞,最后逃回锁羊宫,被上天罚为石羊,也可以说和尚是经过十八般劫难才逃到锁羊宫的。

佛珠洞:上面那块非常平整的石头,是瞻佛台,在瞻佛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山上的睡佛。白天,和尚就坐在瞻佛台修炼,夜晚到锁羊宫修炼。当上天捉拿他时,他正在瞻佛台修炼,匆忙逃跑时,不小心将佛珠链扯断。佛珠从胸前滚落,撒到山上,变为巨石,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些佛珠,佛珠之间形成许多洞窟,洞叠洞,洞连洞,形成上下四层,左右三排,前后两列的奇特景象。洞中常年流水不断,上下通风透气,四季有寒冰。是夏季乘风纳凉的好去处。“佛珠”两字由苏轼所题。“瞻佛台”为已故中国草书王、北大教授李志敏的衣钵弟子刘玉岭(字佛吟)所题。

罗汉门:相传修行八千年得成正果的人才会从此经过,因为此路能修成阿罗汉正果,所以此门叫罗汉门,“罗汉门”三字是由刘玉岭(佛吟)所题。

拥翠峡探险区

我们现在进入近半个世纪无人涉足的近似原始森林般的风貌的拥翠峡探险区。

拥翠峡取其一谷苍松翠柏被两山拥入怀中之意。它的南沿是数十丈高、千余米长的峭壁悬崖,似利刃劈成,抬头上望,如刀削般险峻,层层叠叠的乔木和野藤顺石壁盘根错节,遮天蔽日,如空中华盖;它的北侧山坡平缓如水泄,但浓密的丛林犹如密排的铁栅,使人无法通过。沿谷底而上,浏览着两侧原始森林般的风貌,听着许许多多的春秋佳话,无疑是人生一大快事。


积水潭、饮马泉、回马崖:在揽岳塔之下,有一泉,名“饮马泉”,泉水一路下流,在我们的正前方汇而成潭,名叫“积水潭”。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攻打城阳时,曾在山中驻兵,并从民间征集了很多马匹,但因为是民间之马,没经过驯服,练兵的战鼓一响。马匹受惊顺山逃跑,士兵一路追去,终于在捉马栏将其擒住。牵马回营时,因为山上森林茂盛,士兵牵马走错路,走到这里,因为路远,人困马渴,正好发现此泉,于是牵马去饮,取名“饮马泉”。休息完后士兵牵马继续往回走,可走到上面时,最终没有发现去路,于是牵马往回走,于是就在他牵马往回走的地方起名“回马崖”。

三叠瀑:沿石阶而上,我们来到的就是高数十米,被山峰折叠成三截,三层罗列直到谷底的瀑布,叫做“三叠瀑”。此瀑在大雨刚过之时,若天河倒流,似白练下界,蔚为壮观。在瀑布的入谷处,如龙口喷水,人称“玉龙吐水”。

步云梯:现在走的是步云梯,适当的光照,充沛的雨量使大青山云雾缭绕,走在登山云梯上,如入仙境,除了飘飘然的感觉,还多了一份诗意和神秘。

成仙台:一面有护栏,狮柱数根,挡板雕有夏荷、玉兰等,站在此处,手扶护栏,触摸狮头,即一生平安。在此俯瞰拥翠峡,可将满山翠色尽收眼底。而在秋季,峭壁上的爬墙虎也争先恐后的换上了红装。在这红与绿的海洋中,让我们倾听大自然的诉说吧。

鳌鱼峰:对面山峰叫鳌鱼峰,相传观音菩萨经常到山中给和尚们讲解经文,而她的坐骑——鳌鱼就经常在这儿等候,时间一长,就化做这一座山峰,我们现在所站的就是鳌鱼的头部。

校经楼:对面的山石排列整齐,似一本本敞开的经书故名校经楼。万和寺中的长老们在观音菩萨为他们讲经时都认真的做笔录,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记录的经文拿到校经楼上去校对,而由此得名。

万佛山古文化区

出了拥翠峡,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大青山万佛山古文化区。

揽岳塔:在揽岳峰之上的揽岳塔高约17米,共5层,这里山峰地势险要,难于攀登,站在峰顶极目远眺,附近的情景就可以尽收眼底了。传说,刘邦当年驻兵大青山,他的军队就在百亩草坪上演练,为了防止敌军偷袭,在军营与练兵场之间设有三个信号岗,分别是鼓山、鸽子崖、揽岳塔。这三点呈三角对峙之势,可以纵观全山四面八方。一旦发现敌人就会让军队整装待发。刘邦成就王事以后,后人为纪念他,建筑此塔,但因年代久远又无人修护,塔已荡然无存。我们于2000年,将塔重修在此,并以峰命名。揽即揽住的揽,意为将群峰揽人怀中,可以生动的体现刘邦夺取天下的宏伟气势。另一方面,在峰上建筑此塔,可以使游人远眺山中美景以及五莲中部诸山的美景,体验一下杜甫“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诵经坛:这里是山的中心地带,站在这里环顾回周就可以将山中美景尽收眼底。相传万和寺中的长老经文渊博,每逢初一、十五,便坐在这里诵经说法,听者甚多。

海豚听经:这只海豚从此经过时,正适逢长老讲经,被长老的法语经文点化,驻足聆听变化而成,“海豚听经”四个字由青岛书协理事宗寿题。

媳妇洞:这块巨石,从西面看似一只支起腿的青蛙。青蛙前面就是山中有名的“媳妇洞”。传说吕洞宾成仙之前曾经在山中修炼,并搭救过一个女子,这女子为报恩上山找到他并以身相许。于是二人就在媳妇洞内成亲,就在他们成亲的当晚,山中有一只巨蛙好奇,跑来听房,被吕洞宾发现,他大喝一声:“大胆青蛙,在洞后支起棚来,于是青蛙就乖乖地在洞后支起蛙棚,为他们遮风蔽雨。虽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却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分石:这里以前叫“晒星台”,相传当年刘邦兵驻大青山时,一天刘邦信步走向“晒星台”,刚坐定,忽见一和尚不知什么时候已坐在北边的高石上,刘邦觉得此人面熟,沉思良久,才想起当年他在江苏做亭长时,曾有一和尚为他妻儿相了一面,说“母子皆贵人,将来必享荣华富贵”。刘邦听后央他也为自己相一面,那人却说:“此相贵不可言。”好象充满玄机。今日又见和尚,决定上前把天机问个明白。和尚便说:“现在大局已定,秦的气数已尽,你的帝王之相已显,不久便会一统天下”。刘邦又问:“刘氏基业能有多少年,最后结局又会怎样呢?”和尚便让刘邦写个字,于是刘邦就在所坐的晒星台随手写了个“八”字。和尚从仙人桥走过去看了片刻便说:“刘氏基业本应800余载,但因你写字的石头是天神晒星星的,你的行为已触怒了天神,便被折去400年,最后会一分为三。刘邦低头一看,“八”字把完整的石头分为三份,气得他把脚一跺,石头顺着“八”字裂成两道斜缝,直到现在裂缝仍清晰如故。刘邦一跺脚时,帽子也随风滚到东山的山坡上化作一块巨石,这就是刘邦的金龙冠。“三分天下’’四个字由已故中国著名书法家、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胡显光题。

过三关:为倡导体育健身活动,增加休闲娱乐设施,山中建了很多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设施,除过三关外,还有高低秋千、梅花桩、鸳鸯椅。有人把这三关称:权利关、金钱关、美女关。

观音殿:殿内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她又称作“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佛教所说的西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他在成佛以前,曾发下四十八个大愿,其中有一个就是凡信奉他的人,死后都会被他接往西方极乐世界。在北魏时,各种阿弥陀佛的造像就已经出现,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胁侍,被称为“西方三圣”。

古圆柏:800多年的历史,高约10米,底部周长192米,树冠直径约6米,树干虽然看来有些苍老,生机却茁壮得很,是沧桑历史的活见证。


恐龙回首:相传有一只恐龙从海上一路奔波而来,因为走得累了,所以趴在这儿休息,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巨响,回首望去变化而成。“恐龙回首”四个字是由青岛书协理事宗寿题。

戴月听涛亭:刘邦驻兵山中时,经常在山中散步,每当刘邦行至此地,放眼向山下望去,看到密林层层,听到松涛阵阵,如列列士兵,雄壮威武;风和日丽的时候,会感觉到春风拂面,花香袭人;而夜晚月光如水,明亮皎洁,却又呈现出披星戴月、恬静温和的景色,于是非常喜欢这里。我们根据这个传说在此修筑此亭,供游客观赏休息。

寨门:这条用石头垒成的古城墙,高约一丈,宽有两米。东面数十米与峭壁相接,往西蜿蜒上千米,直至岭顶。相传此墙早建于秦朝末年,正值刘邦反秦攻打城阳,他发现此地山势陡峭,海拔较高,水源充足,易守难攻,正适于安营扎寨,于是就在此修筑城墙以防敌军。至清朝末年,山下大户人家为躲捻军,藏到山中,并重修此墙,以防不测,但由于这里陡峭隐蔽,捻军并没有到达这里,使他们徒受了一场虚惊。由此可见刘邦选择此地驻扎军队,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

太极广场:现在已到达太极广场,四周塑像分别是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象神像,中间是太极八卦图,每年五月,这里将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省内20余个太极协会的近3000名太极高手云集于此,进行国际太极大赛和太极文化交流,届时,这里将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会。

千鹤峰自然观光区

共工峰、祝融峰:在滴翠峡的南边,有两座山峰,一峰山势平缓如水泻,一峰山势凸兀如火焰。两峰虽相连,却又是呈现出势不两立之状,一峰名共工,一峰名祝融(相传共工和祝融为水神和火神)

尚家顶:相传北山是一名富有乡绅尚家的私家林场,因此山以其姓命名。

结义峰:此山由三个山头组成,三山蹭肩倚背,使人禁不住想起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因而得名。

千鹤峰:远远地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峰好似千鹤展翅,气势雄伟,又不失妩媚秀丽。

鸽子崖:紧挨千鹤峰,险峻挺拔。当初刘邦驻兵山中时,为防敌军突袭,曾在山中设有“哨卡”,哨兵站在山上放哨,发现敌情立即发出信号。因当时通讯技术不发达,没有信号弹、信号枪,而且山上树层丰富,用信号树看不见,所以采用“放鸽报信”的方式,因此后来就被称为“鸽子崖”,同时也说明此峰地势险要,难于攀登,只有鸽子才能飞上去。

回车崖:是山中黑风口的屏障,每逢雨过天晴,雾气迷漫,自谷底上冲,层层波波,翻卷而上,而至此,山峰遮住,扭滚而返,如玉龙回车,所以称为“回车崖”。

龙湫峡水悦旅游区

龙湫峡:与鼓山北面的凤鸣谷相对应,皆出自“引风若凤鸣,出水如龙湫”的诗句。泉水自飞龙口喷涌而出,一路而下,纵长5华里。这里的水清爽凉快,泉水顺流而下,形成一个个谷中潭,其中著名的有漱玉潭、落玉潭、盛玉潭。

石岛峰草坪生态保护区

百亩草坪:这片草坪如毡铺地,足有百亩。相传刘邦起事之初,兵屯大青山,曾在这附近驻扎,由于这里草丛浓密茂盛,军中的士兵都愿意在此喂马,在马吃草的同时,亦能为草传播种子。刘邦走后,百姓们也在此放牛、放羊,于是这片草场越来越广阔,越来越茂盛,由于保护措施得力,在原始森林破坏严重的今天,这里仍保留着“天苍苍,野茫茫,水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草原美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