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为什么无需全民检测?甚至在出现病例后,也无需进行封城

 皇家书库319 2022-01-19

随着全球疫情的再次爆发,我国内部一些城市也开始反复出现感染病例,有一部分是“境外输入”,也有一些是内部传播。但是在诸多城市中,上海却表现得“特立独行”,甚至在出现病例之后,没有进行全民核酸检测,也没有出现封城防疫这种防疫措施。为什么上海表现得如此“淡漠”,但是从效果上来看,又显得很出色呢?

之前在网络上有一些海上的朋友表示:你看我们有疫情,但是不需要“全民检疫”。对此其他地区的一些网友表示:凭什么?可能大家觉得上海是经济“大佬”,所以在防疫上“搞特殊化”。因为其一旦进行全面封城,1000多万人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对经济的影响很大。这种说法存在片面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对上海的防疫措施并不了解,所以会出现误解。确实上海的防疫方式和我国众多地区的措施不同。

我们熟悉的防疫方式是“封锁”,一旦出现病例或者感染者达到一定的数量界限后,就会对某一个地区进行封锁,甚至像武汉那样直接封城。但是上海采取的防疫方式类似于“微创手术”,针对某一个片区进行隔离处置,一旦发现病例快速对密接人员进行隔离。这种手段不同于全面隔离,所以在感官上让大家觉得,好像上海出现了病例,但是好像有没有。一定程度上,上海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置,才是“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

其实不管是全面隔离还是上海的“微创手术”,本质上都是管控疫情,方法不分好坏,能够起效果就是好办法不是吗?而上海的逻辑也很简单,红码和黄码全部隔离起来,大街上的绿码还有必要进行全面检测吗?其他地区采取的“全部检测”,两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对错之分,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法。从客观上来说,同样的办法对于不同的情况,效果不同。可能换一个科技普及率低的城市,这种依靠大数据进行管控的方式就不好用了。在农村地区,根本无法通过健康码进行排查,所以采取全面检测更合适。

因此归根结底是要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对统一标准做出同一反应。上海为什么不用全民检疫,因为携带者和可能感染的人已经隔离,其他人都是“安全”的为什么要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进行检测?出现病例之后,大数据很快就能将所有“接触者”控制起来,这就就是上海“微创”的精髓。

(文/小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