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基础,祖国医学多以阴虚燥热立论。从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湿热表现也较为多见。笔者认为从湿热致病角度来探讨糖尿病的病机,可能是中医研究糖尿病的方向之一。 湿热致病机理 中医理论重视环境因素和患者的体质在发病中的作用,尤其是脾胃在湿热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湿热的发生为“内外合邪”的结果,在疾病的发展中始终以脾、胃肠为病变中心。薛生白的《湿热病篇》认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素体中阳较旺者,感受湿热后较易从阴化热,病变以阳明胃为主,多表现为热重湿轻或湿易化热;中阳较虚者,感受湿热后较易从阴化寒,病变以太阴脾为主,多表现为湿重热轻或湿易寒化,但无论湿与热孰重孰轻,久蕴必化火,致湿热熏蒸,脾胃升降失司,即“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若久治不愈,胃阳偏旺,如多食辛辣、油腻肥甘,体质肥胖强盛,则湿邪从热而化可进一步化燥化火,伤津耗液,深入营血,由于湿性黏腻难解,故其致病常缠绵难愈。 湿热致糖尿病的病机 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之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记载:“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认为消渴的病因为长期食用肥甘厚腻之品,而致湿热中阻,久而发为消渴,其中脾胃功能失调是其主要病机。《温热论》中对脾瘅病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再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所谓陈气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土有余也”,为湿热之邪所致。《证治汇补·消渴》记载:“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则津液自化。”可见,脾损则其运化功能必然减退,而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出现“脾不散精”的病理状况,则全身内湿必生;湿郁日久,易从热化,从而形成湿热互结内蕴之体。现代医学也认为,过食肥甘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湿热内蕴”实为糖尿病之基本病机,而在此基础之上又可衍生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等其他病机。 2型糖尿病发病涉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作用缺陷两方面,二者均具有遗传学基础,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中医理论强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在湿热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有人通过对消渴病的体质因素研究,发现湿盛之质为本,湿郁化热为标;湿热为本,阴虚燥热为标。现代医学认为胰腺的生理功能可隶属中医“脾”的范畴,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反映了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不足,脾为胃行其津液的物质基础匮乏,津液不运停聚体内而蕴湿生热,热耗津液而出现烦渴、燥热、血糖升高的火热之象。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乃脾失健运,甘浊内潜所致。甘可生湿,湿郁化热,热盛伤津,进而影响其他脏器,变生他证,提示湿热内蕴是糖尿病诸多证型的发病基础。《医贯》中记载:“脾主浇灌四旁,与胃行其津液也。脾胃既虚,则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等阳热之品,致湿从内生,漫困脾胃,运化不及,气机失畅,故表现为湿热内蕴的证候。 湿热证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反映的是胰岛素的糖代谢效应,其敏感的经典靶器官是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现代医学认为也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平滑肌细胞。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不但与细胞外液中的胰岛素有关,而且决定于胰岛素激活靶细胞的能力。每一种对胰岛素有反应的细胞均有胰岛素受体,受体位于细胞膜上,胰岛素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后产生各种生理效应。2型糖尿病早期即IGT(糖耐量受损)前期和IGT期就已存在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脂饮食、肥胖、高血糖的毒性作用等。如前所述,体质肥胖者多有湿热证,且饮食肥甘也会化湿生痰,酿成湿热。故而湿邪痰浊留滞血脉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也和湿热致瘀、久病入络,导致糖尿病后期的神经血管病变机理相符合。 由上所述,笔者认为从湿热致病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可以更好地揭示其发病机理。更重要的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采取调节饮食、运动乃至祛湿清热法等防治方法在2型尿病的早期即IGT前期和ICT期进行干预,对消除或减轻胰岛素抵抗,缓解2型糖康病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