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海曲上人 2022-01-20
混乱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出场收拾残局。郑玄前后十几次拒绝朝廷征召为官,潜心向学。他摒弃门户之见,先钻研今文经学,后又熟谙古文经学,打通了今、古文经的人为壁垒,且精算术、历法、天文、地理、法律等等,游学天下,博学多师。当郑玄从陕西经学大师马融处告辞时,后者明白郑玄已经超越了自己,感叹道:“郑生今去,吾道东矣!”。学成归来的郑玄兼收并蓄,择善而从,遍注群经,“著书满家,从学盈万”,使以后的经学进入了一个“统一时代”,世称“郑学”,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建安元年,(玄)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再拜,相约不入县境”。绝大多数目不识丁的数万起义农民,齐刷刷地跪倒在旷野里,对郑玄一拜再拜,并保证不到高密境内攻城掠地,给后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行为艺术课。郑玄被后世尊为训诂学家、文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天文学家、术数学家等,入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清代大儒皮锡瑞赞曰:伊、洛以东,淮、汉以北,康成一人而已。“括囊大典网罗众家春秋以来独步,集解群经敷教百世孔孟而后一人”。“郑玄注”,也就成了中国近两千年来学习古代儒家经典的标准答案。有了文化的统一才有思想的统一,有了思想的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可以说,郑玄为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统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亦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