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文共赏】王振存,张清宇 || 未来课程变革的内涵、样态及实施路径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1-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曾于2017年召开主题为“未来能力和未来课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课程改革”的全球会议,旨在汇集专门知识并提出综合解决方法,为会员国提供关于指向并基于未来能力的课程过渡的技术建议。在未来智慧化社会的环境中,未来课程的内涵、样态、发展走向如何,都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未来课程变革的内涵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被认可的文化符号。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类知识经验的学习,知识、教材以及学科都是课程变革所需研讨的内容。传统课程利用显性教育的方式,将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难以发挥想象力,无法依靠头脑中的创造性思维来理解知识。但未来课程将逐渐脱离纸质化的存在方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电子化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将人与知识相互脱离,而是通过人与情境的融合,通过知识的生动展现,将未来课程与未来学习相互联结、互相打通,实现学生学业成长与跨越式发展。

未来课程是在未来社会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旨在回归学生真实学习需要,将人与知识进行情境化融合,开展未来学科智慧化教学的全新学习体系范式,是未来学校开展教育与教学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学界对于未来课程有如下共识:一是课程的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当前针对课程研究重要性愈发突出,课程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内容选择、经验设计,注重在知识、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选择、加工、整理;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学习系统的、严肃的、艰深的知识,不可使学生将工具的能力视作自己的能力,保障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权利与机会。二是课程的内容范围不断拓展深化。一方面,每门课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融合不同领域知识在内的更加宏观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将更加深入细致,注重微观构成,探索不同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发展关系。三是课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成为课堂教学颠覆式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对教学变革助推的实质是使课堂智慧化。”



未来课程变革的特征与类型

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智能时代,科技变革引发教育变革,人工智能与教育关系更加紧密,科技对于课程的影响也更加广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传统课程只有不断改进才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课程本身在特征和类型方面彰显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拓建。

(一)未来课程的特征

1. 丰富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各地大中小学利用政府支持、学校主导、企业合作的多方合力,采取线上授课的模式,将现代化网络学习课程呈现在大众面前,尝试替代线下教学,这种替代关系正是依靠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供给来实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发布《2020年未来学校教育图景》,强调学校的功能扩大和教育外包。当前仅仅靠学校开发教育资源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众筹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未来学习资源,使其更加体系化。资源丰富后,资源所凝聚的课程知识或课程内容也将丰富起来。未来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低价甚至是免费获取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源,但未来课程不仅要增加新的知识内容,而且会将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使学生认清事物的整体样貌,探究复杂的本质。毋庸置疑,未来课程将拥有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资源的丰富和便捷将影响每个学生,同样也在影响课程本身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2. 多样化

未来课程将与网络融为一体,实现内容种类多样化。在发达国家,多样化的课程供给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澳大利亚的课程由八个学习领域、七个基本能力和三个跨课程优先项等维度共同构成。其中重点包含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能力。未来课程将与数字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形式多样化。美国Quartz新闻网站曾发布连载文章,其中以“消失的教材”为切入点,结合全球各国案例,分析教材电子化的产生、遇到的问题和未来趋势。教材存在的目的是将课程知识实体化,但网络却能将知识虚拟化。未来课程将在很大程度上以电子教材的方式呈现,学生借助于设备支持即可学习。未来课程将注重多学科融合培养,实现培养方式多样化。从STEM到STEAM,越来越强调跨学科学习,未来课程改革也渐趋“去学科化”。未来课程实施不再是单一教学,而是综合体验和学习,教师可以多样化地收集学生认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并在与学生的相互探讨中不断地深化其自我认识,增强其综合素质的锻炼。

3. 校本化

学校课程的价值在于育人。传统课程遵循统一标准、依托固定环境和教师传授开展教学,但在未来其所依存的“土壤环境”会发生质变。智能化的科技将拓宽学生的视野,课程学习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为实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校本化是凸显特色和优势、推进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某高级中学自2013年启动未来课程校本化实践,依托本校课程基地开发的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课程,紧扣核心素养培育构建了健康生活系列、责任担当系列、实践创新系列、学会学习系列等校本课程。在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影响下,学生成绩优势凸显,屡次创下新高。未来课程校本化,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长和资源优势,又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服务社会所需、学生所求,是课程变革和特色发展的必然走向。这将打破资源界限,实现优势融通,彰显学校特色,取得教育教学的理想效果。

4. 定制化

未来课程变革能够完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走向个人定制,以更加适合的样式呈现给学生。“未来课程从单一线性探析课程内容的有效映射,发展为网状联结式”。网状联结的状态,一方面会使每个学习参与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计划,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进行精细的网格化管理。定制化课程实现的具体路径就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学习诊断和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从低阶思维的识记、理解、运用,到高阶思维的分析、评价、创建;可以利用智能数据分析,精准对接学生的学习,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完成个性教育。未来课程与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将逐步走向适应每个学生的“精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

5. 智慧化

随着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课程在其影响下开始趋向智慧化。慕课、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学生学会主动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并利用大数据作为智慧分析工具,研究自我学习内容与效果,渐渐学会如何去学习,实现真实性学习,探索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智慧课程与智慧学习从设想变为现实,智慧化课程将更加注重激发未成年创造力的培养,利用技术检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开展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引领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逐渐发展学生学习的理性思维。

(二)未来课程的类型

1. 基础课程

未来课程要将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原点和依据。基础课程旨在正确引导学生迈好成长成才的第一步,注重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而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基础课程的资源支持力相对稳固,并可以借助于网络等途径多终端、全覆盖地进行有效资源分发,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学。基础课程是托底性的课程资源,学生只有用基础课程丰富自己和完善自己,打好基本功,才能在发展课程、兴趣课程等方面学得更深、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基础课程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样重要,是进步的基础,是发展的前提。

2. 发展课程

未来课程将突破一成不变的桎梏,依据学生需要建立具有定制化与特色化特征的发展课程。未来学校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在没有匹配合适课程的状态下,以学生为中心,支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自身设置专属课程,并服务生涯规划。发展课程允许学生根据已有课程设计大纲和自己的兴趣方向制定适合的定制化课程。定制课程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按进度开展学习,可以定制学程、定制课程。体验定制化学习过程,形成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养成不一样的思维范式,使学习因自主选择而变得更有意义。

3. 综合课程

当前需要设立通识性的综合课程来更好地补充完善未来课程体系,因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是人类知识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客观趋势。需要借鉴问题教学、STEM教学、创客教育、项目教学等,结合学校本有的校本课程体系搭建跨学科领域的综合课程体系。而综合课程的实现需要准备相对完善的路径。首先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其次构建交叉学科,最后在跨学科课程的探索过程中,将各种知识通过主题学习的方式,针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促成知识的融合,构建形成大脑中全新的知识网络,并在现实中有计划地整合教育资源,逐渐形成别具特色的综合课程。

4. 生命课程

生命课程是关于生命、为了生命、在生命中的课程,也是面向未来的重要学习课程。生命课程是未来生命教育的载体,通过生命课程使学生正确面对生存与死亡,并更加关注、尊重、热爱自己、他人之生命与自然万物之生命。生命课程更是未来课程着重关注的要点,是未来课程体系中强化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思维的主要途径。未来教师要把关于生命的知识和能力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温度,引导学生学习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养成与人交往、互相帮助的社会习惯,并逐渐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真、善、美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5. 数字课程

在未来社会,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学开始智慧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相比于基础课程,数字课程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信息技能,除此之外更强调学科思想、学习活动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字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大数据算法检测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方便学生自查自学,更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数字课程的容量更大,但依托网盘、硬盘的技术支持,携带和学习将更加方便。



未来课程变革的实施路径

课程实施是落实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教学开展的主要过程。未来课程由于特点突出、形式多样,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师生培养未来意识,注重导向作用;需要将目标聚集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任务;需要在未来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营造课程学习的实践氛围,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一)强化师生未来意识导向

1. 加强教师未来意识培养

在未来教育结构与目标的引领下,课程将更具导向性与灵活性,即在确定面向未来的课程目标时,首先要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预测未来,并借助于想象力勾勒未来社会图景,明晰人类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需的核心能力,以此作为未来课程目标建设的主要导向。学校培育创新型人才,必须贯彻未来意识的发展思想,提高教师群体对课程开发和应用的重视程度,锻炼教师的协同性及自律性,深化教师对于未来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教师首先要改变固有认识,深入了解课程的概念和发展规律,并根据实际情况、现实问题将课程教学进一步完善;其次要利用课程对学生的认识建构进行调整,掌握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协助,进而指导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逻辑思考与思维加工,通过创新课程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前瞻性、逻辑性和精准性。

2. 深化学生未来意识培育

师生既是未来课程变革的实践主体,又是未来课程变革的受益主体。对于学生,深化未来意识的实质在于需要提高对学习力的重视,端正对学习本身的态度。要让学生在科技广泛应用的生活中认识到系统知识的价值,从繁杂冗余的信息中突出学习的意义,避免“娱乐至死”。学生要认识到未来课程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利用课程激发兴趣,培养终身爱好,在未来不确定的社会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硬实力。学生要主动树立未来意识,强化未来思维,关注未来课程,主动摆脱固守的心态,面向未来,利用课程学习协助自身学会改变、学会随机应变、学会适时而变。

(二)聚焦核心素养价值目标

1. 课程校本化

“核心素养”是当代课程价值的重要关切。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理论与实证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研究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当代课程发展中,可迁移的知识最有价值。发展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可迁移的知识。可迁移的知识本身也是最基本的知识,是基础课程的组成内容。未来课程将与未来学校打造校本化的基础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构。内容重构过程包括引进先进课程,并将先进课程整合到学校课程之中,最后与学校融合。具体来说,就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国际课程为参照,将中西方课程融会贯通,创建学校自主课程。

2. 课程生本化构建

为更好地落实素养教育,西班牙于2006年开始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组织学习经验时符合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大标准,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从多元出发,不单一考虑某个素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梦想,贴近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问题,兼顾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西班牙的素养课程,就是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课程。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国内对于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为此,未来课程目标要聚焦核心素养,聚焦学生本身,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深入一线,重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建言献策,从以生为本的实际出发构建课程、完善课程。

3. 课程个性化建设

核心素养业已成为未来教育对学生培育的重要参照标准,是学生立足未来社会、提高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必备素养。在如今的教育体制机制加快变革的环境下,传统课程实施缺少活力,培育目标单一化,无法应对未来社会带给学生的多重挑战。因此,未来课程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学,建设个性化的素养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知识、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个人素养,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营造未来课程实践氛围

1. 创设未来课程实施环境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了GIGA学校,为所有学生提供一台平板电脑,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疫情防控中继续学业。江苏无锡市某实验小学积极利用现代智慧技术,通过架构智慧环境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方便师生在校内随意接入互联设备,开展“智慧融合课程”的实践探究。对于未来课程,其所实施的环境更为广泛,也更加智能。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未来课程变革必须建设有利于其实施的适宜环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应对突发状况下的教学困境;完善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推动智慧技术与课程内容的融合;主动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倡导多元评价人才和多元选拔人才的理念。

2. 优化未来课程教育管理

未来课程管理,建议渗透教育公平和共生的课程理念,以社会和经济正义、平等和环境责任原则为指导,减少地区间、学校间和校长教师之间的竞争性评价,给予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地方和学校更多地开展课程革新。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先进智能技术为学生研发、开设私人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辅修兴趣课程,突出自身优势,增强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应当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将未来课程融入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生活中进行课程预习、学习和复习,布置操作性作业,锻炼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催生教学流程再造,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研究性学习形态更加丰富,教师可以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将会得到缓解,教育管理将更加顺畅便捷。

3. 凝聚未来课程变革合力

未来课程变革是立足当下课程改革而不断深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力量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效实践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的结合,既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又为课程变革的未来发展予以指引。从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全面、全民、全局性系统工程,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未来课程的变革所影响的不只是学生个体,更是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也离不开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保证未来课程变革取得成功,应当全面发动与课改利益休戚相关者参与课改,只有社会参与、上下结合,才能形成课改合力,推动课改的顺利进行,凝聚成全新动力,引发新的变革,促进新的发展。

作者王振存系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院研究员;张清宇系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刘启迪

微信编辑:严匡正

监  制:周国华

本文选自《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1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