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的本源

 新用户8785tsO9 2022-01-20

在喧嚣的时代,愿您与思者同行



艺术的本源
文/王斌

艺术的本源或曰本质乃是至真至纯,以致当它呱呱坠地时,还携带着一抹稚嫩的天真。

它的本性是拒绝矫揉造作的,亦由此,那个充满投机、市侩与刻奇(媚俗)的大众世界是与它无涉的。

艺术起源于一种原始性的甚而不无粗野的情感表达,那是因为人类开始有了对自然之物之审视下的审美意识。此意识,在其诞生之初,并不仅是唯美,因为在对象之物的原始性中尚未渗入一种足以悦人的情感因素。

也是基于此,人类先祖们开始以己之心力改造(也曰塑造)在他们之凝视下的静态之物(石、木与岩壁),让它们因了人的参与,按照私己之情感欲求而获得属人的元素,而此元素,以本雅明之谓也曰“灵韵”。

沿着此一逻辑,艺术才渐次延伸及发展了起来,但其本质之至真至纯乃天经地义,从未改变。

但艺术与文学行至今日,仿佛迷失了方向,远离甚至背离了真与纯的伪艺术/文学却在大行其道。

媚俗仅为其表象,其根上是物质主义时代正在恶化或毒化人的情感表达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首先死亡的乃是诗歌。因为这就是一个泯灭扼杀诗意的时代,而任何一种好的艺术,其属性中诗意乃是其耀眼的魂灵。

艺术必须抵制媚俗,反抗堕落,就像现代主义绘画崛起之始与学院派的分庭抗礼。今天的艺术乃至文学正在被体制侵蚀和腐化,充满了或弥漫着各种恶臭的体制气息,这里所指的体制也包括以“民间”之名其实乃欺世盗名的艺术/文学之活动。

或许我们无力反抗时代的堕落,但我们可以抗拒我们自己的堕落。

至真至纯,请记住这个最朴素的关于何为艺术/文学的表达,远离浮躁及矫揉造作,还艺术/文学以清誉,它应该也应当是纯洁无瑕的。当我们辨识一部艺术/文学作品之真伪时,请注意它是否从作品细部的肌里中闪烁着一缕迷人的情感之灵韵与诗性,由此真伪自见了。

2019年4月24日手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