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酸咸甘苦各五味, 药材身心实金贵。 不比黄条与股票, 仓储得当保家身。 『组方』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中医学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 同仁堂古方六味地黄丸要求使用出自河南的怀地黄和怀山药(四大怀药)。怀地黄则要求第一要大,第二要熟,只用三等以上的高品质原料,再将生地黄以黄酒泡透蒸熟,遵循古方“九蒸九制”;而山萸肉除采用道地药材“杭萸”,含核量控制在1%以内;丹皮只用安徽地产“凤丹皮”等。名方之所以有名有效就是从源头用好材制成。 『药性分析』 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血生精。 2.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3.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4.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配伍特点』 君药: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臣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 佐药: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发展历史』 东汉: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宋代: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 元代:朱震亨的门人及其私淑者所辑《丹溪心法》一书中,六味地黄丸被用于治疗咳嗽、小便不禁、虚损、淋证以及消渴等多种内科疾病。在杜思敬所辑《济生拔萃》一书中,已经提到肾脏虚损,久病之后身体高弱不堪,虚烦盗汗,骨蒸发热,肢体痿软、诸般血证,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 明代: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 清代:使用六味地黄汤的医家越来越多,高秉钧所著《疡科心得集》中,记载六味地黄汤可以治疗“肝肾不足,真阴亏损,舌燥喉痛,虚火牙痛,牙漏,牙宣等证。”顾松园所撰《顾氏医镜》中,六味地黄丸(汤)被应用于治疗中风、噎、膈、虚劳、健忘等证。 『衍生方剂』 滋补济阴丸: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芍药、龟板、地骨皮、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牛膝、杜仲”,主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液竭而心火独亢,肾水枯而骨蒸劳热,或干咳痰红,或精滑淋漓等阴虚不足之症。 加减八味丸:宋代李迅《集验背疽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白茯苓、泽泻、肉桂、北五味子”,主治痈疽作渴。此方清代吴谦《医宗进鉴.卷二.外科心法要诀》名加味地黄丸。 十补丸: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五脏门》,“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肉桂、鹿茸、五味子”,主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及腰脊疼痛。 加味肾气丸: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水肿门》,“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官桂、车前子、川牛膝”,主治肾脏虚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此方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卷二十七.删补名医方论》名资生肾气丸。 地黄饮子:金代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诸证门》,“熟干地黄、山茱萸、白茯苓、巴戟天、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官桂、麦门冬、菖蒲、远志”,主治瘖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转气汤: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下卷.产后》,“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人参、茯苓、白术、当归、白芍、芡实、故纸、柴胡”,主治产后四肢浮肿,寒热往来,气喘咳嗽,胸膈不利,口吐酸水,两胁疼痛等症。 加减六味丸: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卷四.痔疮》,“大熟地、大生地、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当归、白芍、柏子仁、丹参、龟板、远志”,主治痔疮。 『不宜用药人群』 1.明显肾阳虚者: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四肢发凉、喜热怕冷;肾阳虚者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会加重病情。 2.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者: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不建议这些人用。 3.痰热者:平时因吸烟、饮酒和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导致体态肥胖者,大多体内湿热,常表现为痰多、大便较稀、舌苔白腻,这些人如果擅自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加重病情。 『药品禁忌』 1.忌辛辣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祝好朋友举国江山俱似画,满天秋色最宜人! |
|
来自: 青钱柳i113riea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