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脂异常问答 老年人服用降脂药物要注意啥?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特需医疗科 主任医师 黄高忠 问 只有血脂高的患者才需要服用“降脂药”吗? 由于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胆固醇外,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抗血栓、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心脏事件发生的作用,对于冠心病,特别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即使治疗前LDC-C低于上述范围,也能从中获益。 由此可知,血脂的“正常值”是因人而异且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变化的,仅凭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来判断LDL-C是否正常和是否需要治疗是不够的,应该向心血管专科医生咨询。 问 调脂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所以不能长期应用,对吗? 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又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改变,易于因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不良反应。 然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却未发现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在老年患者中不良反应增加的证据,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没有高于一般人群。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有他汀类、贝特类和烟酸类,他汀类主要降低HDL-C,贝特类和烟酸类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另外,它们都有轻度升高HDL-C的作用。 调脂药物的主要潜在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转氨酶(GPT)升高,通常升高程度较轻、不产生明显症状,发生率仅约2%,多数在停药后即可自行恢复正常。 另外,约有0.5%的服用他汀类患者出现一过性肌酸激酶(CK)轻度升高,有的可伴有肌肉(主要是小腿部肌肉)酸痛,个别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临床上通常在用药前、最初服药的4~8周,以及以后每3个月到半年复查血脂时测定肝功能及CK,避免用于有明显肝功能损害及肌病患者,注意有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即可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他可能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一般较为轻微。 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服用降脂药物的患者来说,并不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血脂异常的病程有些类似于高血压,一旦停药,多数会在数周内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一般情况下降脂药物可以、而且应该长期服用。 问 他汀类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吗? 目前尚无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引起肾损害的临床证据,由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多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可能更需要他汀治疗。有一个大型临床研究显示,辛伐他汀对肾功能有中度保护作用,可明显延缓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但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容易发生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应根据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调整他汀剂量并监测肝功能、肌酶的变化。由于老年人的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老年人肌酐合成减少可能使部分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血肌酐水平正常,而误导临床医生认为患者肾功能正常。因此,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应同时认真评估肾功能情况、关注肾功能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问 老年人应用调脂药物如何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1)起始剂量不宜过大,在监测肝功能和CK条件下逐渐增加剂量。如GPT超过正常上限3倍,应暂停给药。由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一般出现在用药3个月内,多为轻度的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 定期监测CK,如CK超过正常上限5倍应暂停用药。及时发现并停药,绝大多数肌病症状自行缓解消失。横纹肌溶解进一步发展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种并发症极为罕见。用药期间如有其他可能引起肌溶解的急性或严重情况,如败血症、创伤、大手术、低血压和抽搐等,应暂停给药。 (3)治疗严重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需他汀类与贝特类或烟酸类联合使用时,宜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药物,并从各自的小剂量开始,两者早晚分开服用;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监测肝功能和CK。 问 转氨酶(GPT)升高可以服用降脂药物吗? 对于在服用降脂药物前已出现GPT明显升高者(>正常上限2倍),应先行必要的诊断和治疗,停用肝损药物,戒酒、休息和保肝治疗,待GPT恢复正常后再开始降脂治疗。而对于血GPT升高在正常的2倍以下者,如伴有甘油三酯升高,GPT可能存在测定误差,或者是由于脂肪肝导致了肝功能损害,可考虑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同时进行降脂治疗。 问 可以应用鱼油和中药代替降脂药物吗? 深海鱼油中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国产制剂常用的有多烯康等,国外进口的有各种深海鱼油等,其疗效和安全性均缺乏足够的证据。其它可能具有降脂作用的药品或食品有燕麦片、山楂制剂、月见草油、藻酸双酯钠和绞股兰片等,均不能轻易用来代替降脂药物,以免延误治疗。 问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需要治疗吗? 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人称其为“长寿因子”。因此,HDL-C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有时候,总胆固醇升高是由于HDL-C较高引起,这种情况反而是好事。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的治疗目标是首先降低LDL-C,然后再考虑升高HDL-C。主要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治疗、坚持运动和戒酒。对于已有冠心病伴HDL-C低下者,可考虑药物治疗,烟酸类、贝特类有一定效果,他汀类也可选用。 总之,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人群,应鼓励有适应症的老年人积极使用他汀类药物。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极高危患者应尽早使用他汀类药物使血脂尽快达标。鉴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应根据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及个体特点、患者的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充分考虑降脂治疗的利弊,积极稳妥地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相信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和对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总体获益和安全性的认同,广大医生将更加积极、规范地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从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达到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目的。 专家介绍 黄高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从事心血管专科和老年病临床和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内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血管临床药理及老年病诊治。 特需门诊: 心内科 周一下午 专家门诊: 心内科 周三上午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
来自: 我来看书滴 > 《健康生活百科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