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孙俪有一次吐槽自己,说现在拍戏,录音师都会表扬她,嗓门变大了,有穿透力了。 为什么进步那么大,是妈妈的应该都懂,还不是这几年带孩子练出来的。 此话一出,很多宝妈闻风赶来,找到组织后就开启了吐槽模式:跟孩子说话,就是很费嗓子! 更糟心的是,说了也不听。 爷爷奶奶说了也没用,他们一急了,就祭出一招:“再不听话,你妈要生气了!” 不听,就只能吼、骂、罚...... 湖南某小学,曾布置暑假作业,让全班44名学生和家长完成“21天不生气”的挑战,结果只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成功。 换爸爸来挑战,辅导作业的画风是这样的,也一样。 为什么跟孩子讲话他不听,讲道理没有用?究竟要怎么办? 今天,我们来探讨两个心理学定律,也许可以帮助到你。 01 欧佛斯托原则 英国心理学家E·S·欧弗斯托提出的欧弗斯托原则: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实在要紧不过的事。 要使人不反对,先令人不反感。 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或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因为他不愿意听,抵触情绪一产生,你说什么也白搭。 如果学习使用“欧弗斯托原则”,当我们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不要站在一个很强势的角度面对他,而是要尽可能地避免孩子有抵触、负面的情绪。 具体做法就是:我们要少说多听,真正深入地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和需求。 如果我们不等孩子说完,动不动就贴标签,得意地“揭穿”他,只能换来自己一时假假的“教育成功”,实际上成了耳边风。 当孩子愿意诉说时,不妨用最简单的语言“哦”、“嗯哼”、“还有吗?”,耐心地听孩子说。 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一点儿也不会让孩子反感,然后,父母就可以好好发挥自己“讲道理”的本事啦。 02 梅拉宾法则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做了一个研究,看看在会话中,在向对方传达情感时,说话的内容、音调和语气、肢体语言分别有多重要。 根据研究结果,梅拉宾在1971年提出: 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 这也被称为55387定律,很多人以此宣称对话时,肢体、表情、语调比说的内容更重要。 为了不片面,有人更仔细地寻找到了梅拉宾教授的研究结论: 当一个人说话的语调、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其说话的内容不一致时,人们倾向相信语调、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而不是他所说的话。 用好这个法则,可以很好地把沟通效果引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举个例子,乘坐过飞机的人,这句话应该都听到过。
飞机航行在高空,当遇到气流颠簸时,空姐第一时间会报告讯息。 最关键的是,她非常平稳缓和的语气来播报,立即让乘客的心安了下来。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空姐面露恐惧,语气急促地播报,你会相信她的话吗? 与言语相比,说话的方式很重要。 这个研究结论,对于家长与孩子沟通,就有很大的启示和使用价值。 ▶第一,碰到孩子有事情时,首先要做到从表情和语气上接纳孩子,语言要放在后面。 即便是“哦”、“嗯哼”,如果你满脸怒气,说出来孩子是不会信的,也没有了作用。 ▶第二,跟孩子说“不”,可以使用严肃的表情,但不要有厌恶、愤怒的表情。 严肃会让孩子有敬畏,但他能明白你只是对行为说不,而不是对他这个人说不。 厌恶、发火的脸色,孩子一看便知,后面的话他早就猜出来了,说了也白说。 03 “我说的是对的,为什么你不听”? 搞懂了欧佛斯托原则,就请先跟孩子搞好关系,不让孩子反感很重要。 “我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你都不懂”? 理解了梅拉宾法则,请好好使用自己的体态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然后才是你说的每一句话。 教育学家尹建莉说:“你对孩子发的3分脾气,会对孩子造成7分伤害。”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拥有好心情,让生命更加美好! 本文首发在公众号:二孩老爸说情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