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若井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1-22

作者:秋鸿有信

当身边的寻常事物都活成了化石,我们该如何抖落时代遗留的那粒灰

我的身生地是母亲的小镇杨集,按老辈人的说法,除此之处,人还应该有个祖籍,祖籍关乎一个人的人生来处。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是文化传统与人性之间的关照。如此,我的祖籍上溯三代,当属杨集小镇西行约四十公里的陡沟乡,父亲口中的陡沟岭。

小时候随父亲探亲回去过几次,心里一直奇怪父亲对故乡的这个称谓。既未见山,何谓之岭?直至自己少年求学时在那边住了半年,才知道父亲此言实有来处,诚不为虚。

八十年代陡沟岭和千千万万勉强解决温饱的农村小集一样,明亮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刚刚驱散了小煤油灯和蜡烛的千年灰黄。而自来水还没有步入千家万户。身为岭地的陡沟,不可能像杨集平原地带那样,家家户户都拥有自家的水井,或是提桶吊打,或是辘轳车绞,或者活塞手压……偌大一个陡沟乡政府所在地,几口水井屈指可数。为什么呢?因为陡沟地势太高,干旱的季节水平面往往在地下四十至五十米深。寻常老百姓人家打不起井啊。

我就读的陡沟中学,有幸就有这么一口大水井,每天除可供几百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活用水,偶尔也会有周围的住户在别处水井排不上号时,厚着脸皮蹭咱这文化之水来了,路上但凡遇到老师,亦或高大些的学生,也会不停地讪讪地点着头。

大井四周水泥砌靠,井台一尺多高,井台一侧大木架设的粗大井架,井绳端头是小儿手腕般粗的铁链与井架相连,接下去就是甩牛鞭般的粗大尼龙绳,足足有五十多米长,末端连接一只白铁皮的,底部中间有可开合如活塞般的胶皮加白铁皮圆圈的打水桶。因此打井水对于我们这些几岁,在家几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女娇娇们,真是件犯头疼的事。大多时候,往往是两人结对打水,一人放桶,一人守绳。

至今不能忘怀的一件事,便与这千怨万恨,而又一时一刻也离不得的水井有关。

应该是一个周末,星期六,那时单休。我们当时的'国情'是每逢周末必大扫除,那天也不例外。我们是一个寝室一个班,因此我们寝室的十二钗皆是同一个即将毕业的文科班女生。周末嘛,大多老师也是心照不宣,总会安排好课程节奏,提前结束,以便学生们洒扫完毕,各鸟归林。因为当时班车有且只有一班,错过了,这个星期就回不了家了。

而那天最后一节课的小老师是刚毕业分配不久的新手,头脑又比较轴,讲至兴头,忘记了今夕何夕。等我们课结束回宿舍拿上洒扫工具,井边已排上了长长的队,不等我们排到,晚饭时间到了。于是我们只好先送回工具,拿各自的餐具走向食堂。在食堂门口,后勤主任拦住了我们,说学校规定,打扫除任务没完成,一概不许就餐。其后,任我们磨破嘴皮,灭绝师太就是不肯放行。回头看看井边,那队还长着呢,那些或许是走读的学生吧,没有后'饭'(患)之忧的。就这样一直僵持到食堂下班,那个该死的灭绝师太,在十二钗仿佛能吃人喷火的目光中,潇洒地甩甩那常年滴油的二刀毛,走了。

天渐渐黑定下来,井边的走读生也完了任务,陆陆续续都走了。十二钗中的大姐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说:姐妹们,别怕,走!我们去街上吃吧,二毛一碗青菜面。就当省了车费了。今天卫生我们偏不打扫,这星期我们也不回去了,你们看行不行?

大家都说好,就结伴走出校门。那时学校的门禁没有现在的严,进出是很方便的。出得校门,灯火阑珊的陡沟街便如一位慈爱无比的阿姨,笑盈盈地在晚风中等我们多时了。二毛一碗的青菜面下肚,虽没十分饱,那一团温热气也渐渐地化开了心中那一团怒气,姐妹们身上有了力气,脸上也挂了笑容,陡沟岭本乡本土的二姐,还给我们讲了个小时候的趣事。说,我们陡沟,为什么叫陡沟呢?因为沟陡啊,那沟深哪。我小时有回和我弟同家边几个小伙伴到湖(陡沟地方话田里)里玩,就走到大渠边,那渠里几乎没有水了,沟底只剩膏药一般的油泥,沟壁上有一道光滑的半干泥路,直通沟底。看来不知是哪位小伙伴在这玩过滑滑梯。看着别人压过现存的滑道,我们也来了兴趣,排好了队往下滑。谁知第一个刚滑到沟底,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大家齐问怎么了?第二个忙不叠也滑了下去,到了沟底同样哇哇大哭,大家连声问什么事情,没人回答,结果一个接一个全部滑了下去,沟底哭成了一片。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二姐捂着笑疼的肚子问大家?也不知哪家的促寿痨,在滑道上埋下了蚌壳,滑下去的,从屁股到肩膀都被豁开了。我们互相拉扯着爬了上来。回家不敢告诉父母,整整一个星期都趴着睡觉。

我们逛足了街往学校回的时候,店铺与街景已完全融进了夜色苍茫中,晚风徐徐轻拂,不再如来时那般清冷。月儿也悄悄从树梢里探出了头,温温柔柔地目送这十几个女孩,从豆蔻梢头二月初,一直走到岁月不败,流年自芳。

而陡沟的沟还是那么陡,那么深。只是岭上的后人如今再也不用排队打井水了。谁还记得流光深处的那口井呢?

2022.1.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