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风评一番“赵子龙浑身是胆”的典故: 《三国演义》第71回中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黄忠领兵攻打曹军,过时未还。赵云领三千骑接应,中途突然和曹军遭遇。赵云且战且退,曹军又汇合起来,追至赵云营寨。赵云入营之后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有埋伏,不敢进攻,急忙退走。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寨,察看昨天作战的地方,不禁叹道:“子龙一身都是胆啊!”于是刘备封赵云为虎威将军。 从这段故事中逸庐看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黄忠率军1000人,主动进攻20万曹军,被曹军主力围着群殴,一直打到“过时未还”。说明老黄忠果然一身是胆,敢打敢拼。也说明黄忠确有至少一打二百的超强带兵作战能力。必须点赞。更猛的是黄忠的副将,听说黄忠突袭不利,即刻带了留守的300余人,一头杀进接应,这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勇敢了! 第二:我们再来看赵云,按约定黄忠过时未还他须得去接应。军法如山,这货带了3000人马,勉强赴援,中途和部分阻援的曹军相遇了。由于曹军主力正和黄忠部对打,八方阻援军队最多分兵20%吧,所以此一部阻击部队想必最多也就不过二三千人而已,而且也没什么大将带领。在双方军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赵子龙“且战且走”被人直撵回到出发营寨,还直被曹军堵到大门口。 第三:最丢脸的是:此时赵云营寨中幸好还有“部将张翼接着”,前文已表,赵云回到本营,此时整支部队应有上万人马,张翼还算有胆色,望见后面尘起,知是曹兵追来,一看我众敌寡,即谓云曰:“追兵渐近,可令军士闭上寨门,上敌楼防护。”说咱们打吧。赵云说,不,反而让大家“偃旗息鼓”。不敢打了。好在曹军一看双方力量悬殊不利,见好就收也就撤了。 因此后来刘备过来一了解情况,气不打一处来。书中是这样说的:“(刘备)问赵云的部卒曰:“子龙如何厮杀?”军士将子龙救黄忠、拒汉水之事,细述一遍。玄德看了山前山后险峻之路,欣然谓孔明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是气急败坏说的反话。意思就是这么好的地形、兵马明显占优、又是主场作战,赵子龙你TM的就这胆子! 书中还表:于是玄德号子龙为虎威将军。我们来看看这个虎威将军是啥意思。三国时期虎威将军的品级不详,魏吴都设有此职,而蜀汉并没有此号。实际上虎威只是一个称号。三国时有于禁、吕蒙、丁奉在出道之初任此职,算起来与军师将军、牙门将军、讨逆将军平级。 汉末三分之时,军衔的级别是:大将军(国家军委主席、全国三军大元帅)→骠骑将军(军委常委和国防部长级)→车骑将军(元帅级)→卫将军(大将级)→前后左右四将军(上将级和大军区司令)→四征将军(上将级和大军区副司令)→四镇将军(中将级小军区司令)→四安将军(中将正军级)→四平将军(中将副军级)→杂号将军(中将正师级)→偏将军(少将副师正团)。偏将军以上才真正算能独当一面的将军,是高级将领的起点。其他裨将、牙将、门下督、帐下督什么的,其实就是校尉级以下的喽罗了。 其实,这场汉水之战是赵子龙平生第一次独当一面带兵打仗。之前出身警卫部队的赵子龙,一直只是刘备的警卫官,武技出众,却因资历不够、专业不对、能力不全,从未自主带过兵。最多就算个低级战将、头马打手。 赵子龙在建安13年因“长阪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迁牙门将军”,牙门将军就是戏曲里说的“牙将”,不算将军,相当于分管门禁的警备军营长。在刘备占据荆州以后,终于因资历到了,被任命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这个军衔职称差不多是副师长兼县级市市长。总算有带兵的资格了。 该战之后,“于是玄德号子龙为虎威将军”。赵云在军中“号”为虎威将军,意思就是大家叫他为“虎威将军”,但查遍史书并没有实际的任命记录。要是真这么任命了,就是副师长降级成营长了。赵云还不得自挂东南枝。 作为长坂坡立过大功的亲信头马,赵云平生第一仗打得如此窝囊,刘备对此是哭笑不得。当老大的刘备也真不好意思较真处理他。反正是看出了他真不是个带兵打仗的料。从此刘备在世之时,再也没有让赵云带过兵,甚至连倾国伐吴之战也不要他去了。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刘备不是“封”而是“号”赵云为虎威将军,“虎威”是军中哄叫给赵云的绰号——笑话他就是个只会狐假虎威的将军呢! 二、逸庐为什么说“赵子龙浑身是病”? 逸庐专注攻读三国学已垂数十年,为给吃三国饭的易中天们留个空间,一直闭嘴藏拙。开辟《逸庐夜画》后,发现眼下公众号泛滥,再是偏门的鬼角落都被人踩过几脚到此一游,唯独说三国的还算不多,乃填补学术空白对三国学略作一述。——特别是看到一些读者对赵子龙迷得痴颠,更觉不扒一扒赵子龙的真面目不足以平民愤(当然也可能逸庐一说变成天下龙粉颜值控之公敌)。 关于赵子龙,公认的几条优点是:第一:一身是胆,武艺出众;第二:少年英雄,名动江湖;第三:白衣银枪,英俊潇洒;第四:赤胆忠心,战功累累。逸庐也就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从10个方面拆穿赵子龙神话光环,告诉大家,为何说赵子龙浑身是病: 1、“浑身是胆”。假的! 关于浑身是胆的说法,源自两大案例:长坂坡上七进七出、汉水之战偃旗息鼓。后者汉水之战前文已经说过了,其实是个笑柄。我们细说一下长坂坡的真相—— 在长坂坡之战,赵云的七进七出,其实一没坚守二没攻坚,无非是一个下级军官在战场边缘抱头鼠窜、逃进逃出而已。最都只能说立足职守、打的灵活;何况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刘备家小,救出了阿斗却逼死了糜夫人,本职工作都严重渎职了,绝不算成功,就算他杀败了些魏将,也无非些杂碎。从整个战役看,他对战场没有产生什么决定作用。真正的影响战局的独胆英雄是张飞:只带1000军士,坚守长板桥硬扛曹军主力,确保刘备中军不失。 说句不好听的,一开始赵子龙就撇开他该保护的家眷组,自己跑散了,这就已证明是胆小失职了,如果真的勇敢,本该断后顶住让家属先走,别自己先跑掉呀。跑掉了以后,没想到被糜芳抓了现行一口喊住,想到这样回去也是个死罪,没办法才溜回战场找人救人。中途还以太累了为借口又想逃出战场躲起来,又被张飞堵着路一顿喝骂赶回。 插一句题外话:在三国演义中,刘禅出生在三让徐州那年即公元193年。到长坂坡事件发生的公元208年,刘禅已经16岁了,作为军中出生的将门之子,根本不需赵子龙抱着走,给他一匹马自个儿跑路就是了。赵子龙硬是抱着刘禅不放,其实就是为了有个借口脱离战场。所以赵云宣称糜夫人和刘禅只能带走一个,糜夫人看穿了赵云的嘴脸,只好悲愤自杀。赵子龙实为欠了糜夫人一条命。长坂坡真相就是这样。 2、“战功累累”。假的!! 在三国演义了,赵云一辈子打过七仗,没有一仗是叫得响的: 出山第一仗是帮公孙瓒打袁绍,本来他的任务是领后军负责守二线后防阵地的,但是他擅自冲到前沿阵地斗文丑。大战文丑五十合不分胜负,个人上前砍砍杀杀一番,在全局上起到了极其恶劣的反作用:主将离开阵地呈匹夫之勇,结果袁军一冲,后军崩盘,二线阵地形同虚设。这一仗公孙瓒打败,赵子龙要负最主要的责任。打了这仗,公孙瓒算是领教了赵云的傻帽,从此7年里,再也不敢让此君带兵了。 第二仗是在卧牛山,杀了周仓手下的裴元绍。这和李逵杀韩伯龙一样,杀的其实是自家弟兄,不仅算不得本事,其实就是犯错误,我很奇怪特别讲义气的关羽和周仓,后来居然没找他算账。 第三仗就是犯了渎职罪的长坂坡之战了。在战役贡献上没起到什么作用,在职守职责上害刘备死了个老婆。这一战赵子龙挟持16岁的刘禅,当了可耻的逃兵。 第四仗是脑子有病的桂阳之仗。桂阳太守赵范是他真定老乡,一直就想投降,所以也没有怎么真打,直接就开门迎客,还想把倾国倾城的嫂子樊氏嫁给他。面对人家诚心诚意的好事,他却突然发飙,拒婚断交(此事有内幕,后文会展开分析),生生逼反了赵范,战事多一番曲折,被刘备、诸葛亮好一顿痛骂。 第五仗是汉水之仗,三倍于敌却被敌军追着屁股打得屁滚尿流、偃旗息鼓;得到一个“虎威将军”的绰号,成为全军的笑柄,从此失去了带兵资格,被派去鸟不拉屎的江州当地方守备官了。这一干就是无声无息20年。 第六仗一直要等到几十年后的街亭之战,那时看穿他的刘备早已挂了,不长眼的诸葛亮终于启用赵云带兵。蜀国实在没有人才了,只好让赵云这个老朽复出带兵,赵云开始时临老风光了一把:干死了韩德父子五人,也算勉强不失将军威风。但随后打天水时,寸功未立,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又暴露了自己胆小如鼠、带兵无方的短板,不仅中了姜维的调虎离山计,群战输了,连个人打斗也干不过真正的少年英雄姜维,几十合后姜维越战越勇,诸葛亮赶紧鸣金召回老态毕现的赵云。 第七仗就是接下来著名的街亭一仗,前敌主将马谡战略失误,却也一直战斗到底;王平、魏延诸将也是舍生忘死地拼命,浴血战场死战不退。而这时特地安排守箕谷后路的赵云却玩消失,不知溜到哪里去了。逼得诸葛亮摆了空城计差点被曹军活捉了去。战后评议,这场生死大战,各军大将带伤、战士死难;唯有赵云的部队不损一兵一卒,施施然退了回来。诸葛亮对此也是无语醉了——此仗之后军事法庭开庭,赵云被罚了一年俸禄、连贬三级降为镇军将军,并被从主战部队调回后方,干脆令他退伍了事。一年后常败将军赵子龙就默默老死在家里的床上,结束了他从未一胜的军人一生。 3、“武艺出众”。假的!!! 在《三国演义》中,赵子龙白马银枪,威风凛凛,杀过不少人。他的武功到底多强,让我们认真考据分析一下: 首先他是个欺软怕硬的主。三国中公认的名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典韦、许褚、文鸯……几乎都是在和最强的高手对战中,体现出强大的战力的。就是赵子龙这个浪得虚名的所谓勇将,全书几乎就没有和什么有名的战将正面作战过。长坂坡他躲着许褚、战赤壁他避开张辽、打长沙他刘备问谁可敌黄忠他一声不吭、天荡山对恃一年多没见他挑战过夏侯渊、马超兵犯葭萌关他当缩头乌龟让张飞去恶战……全书中勉强拿得出手的经历,还是刚出道时战过文丑。 我们且拿“合”作为武力值折算一下:赵子龙和文丑大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可以折算出:1赵云=1文丑;而后来关羽乱军中只一合就斩了文丑,俩战之间一折算:1关羽=50文丑=50赵云;关羽和黄忠战100合不分胜负,但关羽略占上风,折合1黄忠=0.8关羽=40个赵云; 关羽和廖化战50合已占赢面,折合1廖化=0.4关羽=20个赵云。廖化曾100合战退邓忠,则1邓忠=0.5廖化=10个赵云。 其他考据细节不多展开,逸庐直接公布结果吧:1吕布=2王双=3许褚=90赵云、1甘宁=1文鸯=1典韦=75赵云、1姜维=1张飞=1马超=50赵云、1张辽=1徐晃=1庞德=25赵云、1凌统=1张苞=1关兴=20个赵云、1关平=1李典=1周瑜=1太史慈=15个赵云、1周仓=10个赵云、1陈式=5个赵云……整部三国这么一折算,一目了然,赵云就是个战五渣,他的武功除了欺负名不见经传的小喽罗,还能战得过谁呀?
4、“少年英雄”。假的!!!! 历史上赵云的生卒年是(?-229年)。死的时间是史有明载的,逸庐考证一下他的出生年份,就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个“少年英雄”了:从《三国》书中第91回,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上出师表北伐,“老迈年高”的赵云请命出征。那时的赵云已是“年登七十”、“登”的意思就是早已爬过了70这个岁数,比年过70至少要大那么两三岁吧。再保守点算也得不小于72岁。诸葛亮上《前出师表》的年份是226年,那么赵云229年去世是就是75岁。以此回算,少年英雄常山赵子龙出生于公元154年,东汉汉桓帝永兴二年、农历甲午年、龙年。这和他名云字子龙也合上了。 生卒年都有了。好吧,让逸庐推算一下,看看这个所谓“少年英雄”一生的大事年表: 公元192年,赵云出道投军公孙瓒后,大战文丑。38岁。(请问38岁的英雄是否能算“少年英雄”呢?) 公元200年(建安5年),赵云投刘备。46岁。 公元208年(建安13年),长坂坡成名之战。54岁。(嗨嗨,54岁的白衣银枪、少年英雄,是不是很有即视感呀?) 公元219年(建安24年),刘备称汉中王。赵云位列五虎将。65岁。 公元221年(建安26年),刘备称帝,赵云内退都督江州。67岁。 公元226年(建兴4年),蜀国南征结束。赵云复出到汉中准备北伐。72岁。 公元228年(建兴6年),蜀国第一次北伐,赵云参战,74岁。 公元229年(建兴7年),赵云去世,享年75岁。 我这还是按照《三国演义》尽量客气把赵云往小了算的,按照正史《辞源》记载,说赵云是80多岁去世,那他192年出道时就快50岁了!那还要恐怖。 5、“英俊潇洒”。假的!!!!! 《三国》书中多美男。作者罗贯中也是外貌协会的常务会员,对好看的英雄绝不吝惜笔墨:崔琰“眉目疏朗,须长八尺,朝士瞻望”、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陆逊“身长八尺,面如美玉”、何宴“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吕布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绝对的MAN一号;马超是“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人称锦马超”也可说是帅爆特级;周瑜是“仪态风流,姿容秀丽”至少也该是个绝色伪娘;全书写得最美的是孙策:“美姿颜,好笑语,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策时年少,人乐呼为孙郎,闻孙郎至,皆若失魂魄” 可是三国中对赵云闪亮出场时的外貌是怎样描写的呢?“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六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一个字没说有什么好看的。“浓眉大眼”那是对蠢牛郭靖的客观描写、“威风凛凛”那是对李逵式糙汉的文雅表述。这两条也罢了,总还算是个正常男人吧。 关键是赵云竟然“阔面重颐”,这才是吓死人了:“阔面”——要么是一张徐志摩式的长马脸,要么是一张赵本山式的腰子脸。“重颐”——脸颊上还重重涂了几层胭脂水粉。天哪,赵子龙还有化烟熏浓妆的爱好,我仿佛看见一个古典版的如花姑娘鲜艳出场了。 再看身高,书上写赵云“身长七尺”:好吧,男人一高遮百丑。身高六尺唉,就是身高两米啦。哇塞,我眼睛不由冒出小星星。 但是且慢!东汉末年的六尺可不是现在的尺码。据可靠考证,汉朝1尺=现在23厘米。我们先看书中提到的别人的身高:诸葛亮身长八尺(约184cm)、刘备身长七尺五寸(172cm) 张飞身长八尺(184cm)、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207cm)、曹操身长七尺五(172.5cm)。此外,还有徐晃身高九尺、华雄身高九尺、王双身高九尺、马超身高九尺…… 吕布的身高没有具体说,只是借貂蝉眼睛观察“忽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极长大”,而他的赤兔马“从蹄至鞍高八尺”,他还能平伸手臂将身高八尺的纪灵“一把扯回,如提童稚”,折算吕布起码身高215左右,甚至更高!当然,吕布还远远不是三国里最高的。三国第一高佬的是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兀突骨身高2.88米,看这个描写绝对是阿凡达穿越异次元。 现在,你对赵云的身材有点感觉了吧?我们英俊潇洒的、身高七尺的赵子龙,相当于现在的1.61米! 6、“赤胆忠心”。假的!!!!!! 让读者觉得赵云赤胆忠心不肯背主的,是刘备和他一见如故,几次邀请他加入刘氏企业,他都以不能弃旧主为理由推辞。好像很忠心似的。但是逸庐把赵云几次调换门头的时间节点一一列出,一对比就看出了,赵云就是个恩将仇报、丧尽天良、没有节操的三姓家奴嘛: 赵云出场时是这样对公孙瓒自我介绍的:“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好家伙!原来是袁绍部下,公然跳槽回头就下狠手去打旧主。何其恶毒之至。 第一次见到刘备时,赵云已是公孙瓒重要将领,一见刘备是皇叔,“便有不舍之心。”看他是怎么说的:“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是个老江湖,洒泪而别,却不接招:“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赵云公然背后非议老板,要知道这时他才到公孙瓒部队不到一个月呢!何其无情之至。 接下来在解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兵要了赵云,曹操退兵后,刘备真心邀请赵云留下来。但是这时赵云一看刘备得罪的是枭雄曹操,就滑头地说不忍背主,以后再说吧。此话放下之后没多久,公孙瓒被袁绍击败自焚,尸骨未寒,赵云立即华丽转身背主,他竟然地又投回了公孙瓒的仇人、老领导袁绍的军中。如此没有底线,何其无耻之至。 袁绍对这个当初背叛现在又回头、反复无常的赵云也算好了,毫不追究,继续重用。哪知赵云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半年后,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悄悄至邺城求见刘备,甚至不要脸到和刘备同床眠卧。于是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又第二次背叛袁绍追随了刘备。赵云不仅背叛旧主,还狠狠挖人墙角,何其卑鄙之至。
三、关于赵子龙生活作风问题的专题研究 赵云为何拒绝一往情深的樊氏美女? 赵云的两个儿子赵统赵广是谁生的? 赵云在刘备弥留之际搞了什么阴谋? 赵云的身世有什么令人不齿的秘密? 不好意思哈,本篇至此,实在业已太长了,且听下篇分解。 锁定《逸庐夜画》公众号。逸庐说三国系列,大幕已然展开,更多不可思议的精彩,如雷贯耳,滚滚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