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神秘的微生物群落!原来它与养虾,唇齿相依!

 一号水产 2022-01-22


健康的微生物群落,是养虾成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影响微生物群落的因素是什么呢?

随着全球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在养殖过程中对动物健康关注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经过许多研究表明,虾体内的微生物群与虾的生产力、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也越来越被认为是成功养虾的重要因素。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当中,通过益生菌、益生菌或合生菌的方式添加有益微生物,也证明对虾的生长和生存有积极的影响。

健康的菌群有助于养虾的健康。

一、微生物菌群是保持养虾健康的关键

几乎90%的海洋生物都是微生物。这表明了海洋微生物的丰富程度与海洋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密切的,这种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生物体内的肠道是一个重要的器官,里面含有多种微生物组合,负责机体的免疫反应、营养吸收、体内平衡和宿主整体健康等功能。同时,肠道细菌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可以统称为“代谢活性器官”。

微生物群落可以保护宿主不受压力因素或者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细菌与病原体竞争,以获得空间和营养,从而达到阻止病原体入侵的目的。当虾饲料中补充有益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时,有助于增强其对溶血弧菌的抗性;添加细菌(丁酸梭菌,乳酸菌)作为饲料的添加剂可增强有益细菌的丰度,以及增强几种免疫相关基因(如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

由于肠道微生物群落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因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常常被认为是虾发病的原因。有研究表明,被WSSV感染的虾肠道内的变形杆菌和梭菌有明显增加,其中还包括一些可能引起弧菌类疾病的细菌。 

二、影响微生物群的因素:

宿主的微生物群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宿主生长阶段,生理条件和饥饿,而外源性因素主要是:环境压力和饲料组成。

影响虾肠道微生物群的因素。

内源性因素:

随着白对虾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其肠道当中微生物群落也发生变化,最终,宿主在一个特定生长的阶段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微生物群落。一项研究观察了虾4个生长阶段的肠道微生物群落:14天后(L14)和养殖3个月的虾(J1, J2, J3)中发现,随着虾的不断生长,微生物群落逐渐变化。在L14和J1阶段,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 比较丰富,而在J2和J3阶段,黄杆菌(Flavobacteriaceae)和弧菌科(Vibrionaceae)比较丰富。 

微生物群落受宿主的生理状况,健康状况和饥饿影响。饥饿的虾表现出明显的压力反应,并产生参与免疫反应和代谢活动的酶。饥饿还破坏了许多门微生物,如:红杆菌(Rhodobacteraceae sp)和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tamadayense),导致许多重要微生物的不稳定和功能丧失,最终被病原体的攻击。 

外源性因素:

一项研究研究了虾的抗压力能力,以及它与中国东南部两种主要白对虾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关系,ZT(亲虾来自泰国)和PM(亲虾来自美国)的结果表明,低温度的压力会导致了沙门氏菌和弧菌科占据优势群体,特别是这两种菌株的机会病原体。另外,由于盐碱化的压力,虾肠道中拟杆菌的丰度下降,这表明盐碱化压力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可能会阻碍宿主的生长。

1、饲料当中的成分也会极大地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一项研究表明,使用玉米淀粉饲喂虾时,可以减少健康微生物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群落,同时增加病原体的含量。如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2、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成分,取决于池塘当中的水质。一些池塘中大量的沉积物增加了有机物质,以及底栖物质的磷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水体富营养化之后可以引起水体微生物的变化。虾被“迫接受富营养的水体”会对虾的生长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诱发氧化应激,刺激免疫反应,并通过破坏虾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来破坏肠道组织。

综上所述,微生物群落对虾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虾肠道的微生物群落。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善虾体内和水体当中微生物群落,才能成功的、可持续的养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