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前,故乡的老房子终于倒了

 sun918 2022-01-22
  昨日,老家的小伙伴发来几张照片,说:你家房子倒了,赶紧回来收拾一下。
  照片中,倒掉的是我家的那座土坯房。这座房子建于何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我记事时,就和父母、妹妹住在这里。这是正房,旁边还有一座低矮的房子,里面是厨房,还连着一个炕,老家人叫厦子房。
Image
  那时候,正是八十年代,农村大部分人家都是这种土坯房。厨房没有窗户,挺阴暗,炕上倒是有旧式的木格窗,糊着白色的窗纸。每到冬季,隔着窗纸上的破洞,可以望见窗外飘飞的大雪,夜里可以听到北风呼啸着吹过树梢。
  不过,被窝里依然是温暖的,感受不到寒意。
  正房比较高大,里面支着床,还放着衣柜、电视。
Image
  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另两间房子里。那房子和我们这正房是连在一起的,记得很久以前,全家人住在一块。有一次,父母不知为了何事,和爷爷奶奶吵了一架,从那以后,大人们就在屋子里用木板扎了一堵墙,分了家。
  过了几年后,农村流行盖砖房,许多人换成了砖房,也有的人财力不济,盖了半砖房,即前面墙是砖,后墙和山墙依旧用土坯垒成。而我家的土坯房这时就显得有点落后了。
  到了九十年代末,附近村子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又悄悄在盖楼房。
Image
  在农村,谁家的房子盖得越高越好,谁就越有面子,儿子娶媳妇也越容易。
  父亲这时也下决心,要盖两层小楼。他费尽心思,才劝说爷爷从那两间大房子里搬出来,住到了我们原来住的那两间房子里。
  盖房的两年间,因为土坯房已拆掉,我们一家挤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
  新房盖好后,父母一直劝说爷爷也搬进新房,他不同意,还是住在土坯房里,说睡炕比睡床舒服多了,电褥子睡不惯。
Image
  后来,父亲一直努力攒钱,想将爷爷的土坯房也给推倒,换成砖房。但不久之后,他和母亲就因为意外去世。几年后,爷爷也不在了。我彻底沦为孤独,来到了西安,再去了深圳。老家的楼房和土坯房就一起荒废了下来。
  在西安买了房后,我更是很少回家。偶尔回家时,看到屋里屋外的残破,更是伤感。
  家里长时间没住人,早已蛛网密结,桌子上、柜子上、床上都是灰尘。墙上的油画因为图钉的掉落,已卷了下来,摇摇欲坠。床上被褥也潮得没法睡觉。
Image
  院子里的草则疯狂地滋生着。到了夏天,草长得比人还要高。而后山墙外,母亲在世时所种的凤尾竹也悄悄生长起来,将所有的道路都给埋没了。
  爷爷住过的土坯房还在,但一年比一年破旧。有时回去,看到开着的木窗,黑洞洞的烟囱,则会想起父母去世后,和爷爷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
  今年多雨,上次八月份回去,帮亲戚打核桃,曾去院子里转了一圈,只见土坯房屋顶已倒了半边,另一半挂在墙上,顽强地挺立着。
Image
  曾有人劝我,趁房子没倒,把它拆了。但已成了危房,人都不敢靠近,怎么拆呢?既然没什么用,就顺其自然吧。
  但从昨天小伙伴发来的照片看,房子这回是彻底地倒了,椽子、房梁、瓦砾皆掩埋在一堆黄土里。
  小伙伴让我赶紧回去收拾一下,怎么收拾呢?无非是把已腐朽的木材挖出来,当烧。但我在西安生活,显然也用不上这东西。打电话让亲戚们去收拾柴禾,但都说自己家有柴烧,委婉地拒绝了。
Image
  从小生活过的老屋就这样倒掉了,和父母、爷爷一样离我而去,虽是迟早的事,并不意外,但心里仍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村子里至今仍残留着一些土坯房,但和那些砖房、楼房的命运一样,都被人们遗弃了。随着老人们的离世,子女们大都进了城里,平时很少回来。也有些人则是在城里买了房,举家搬走,除了清明祭祖,很少回来。他们家的院子也和我家一样,每到春来,都长满野草。老房子的命运又会怎样,可能迟早也要倒掉吧。
Image
  每看到此情此景,便会想起古人的一句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