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湘婷作品:悼念外曾祖母 / 诵读:静华(第1890期)

 ljian21 2022-01-23

作者张湘婷和最最亲爱的老婆婆在一起

编者:
著名学者、作家石岗先生的母亲不幸辞世,本文是先生的外孙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张湘婷缅怀外曾祖母的悼文。

文:张湘婷

诵读:林静华


一月二十日,大寒,老婆婆于当日0点15分与世长辞。我悲痛欲绝,于是,写下这些苍白而无力的文字来缅怀她。

(一)

老婆婆生于民国。

听奶奶说,老婆婆与唐朝窦太后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淌着窦氏宗族高贵的血脉。
我那时还小,从同学口中得知大家族都有族谱,便急切地问奶奶窦氏家族的族谱。奶奶一声苦笑:“那时为躲避战乱,四处逃窜,活命都成问题,哪里顾得上族谱?”

虽然没看到窦氏家族的族谱,但我一直对老婆婆是旧皇族后裔这件事深信不疑。因为老婆婆身上从容、高贵的气质,绝非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所能有的。

“你在世的日子,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二)
在我的记忆当中,老婆婆总是安静地坐在床头,静静地看着她的后代们来来往往,嬉戏打闹,脸上的微笑温和而慈祥。

明明相隔数代,我却总觉得她是可以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和包容我在众人眼中不羁、叛逆的行为。因此,我总是喜欢拉起她的手,和她讲述那些或是糟心,或是愉悦的事。而她呢,总是微笑地看着我,眼里充满温暖的光。

有时,我担心老婆婆年龄大了,不能劳累,不敢和她聊太久,生怕扰到了她,她却似乎总是能看穿我的担忧,紧紧拉住我的手说:“还是俺湉湉和我亲。”

有些人,单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便静止了时间的长河。

(三)

老婆婆虽过耄耋之年,但是,思维敏捷,记忆力不错。她悠闲地时候,喜欢打花花牌,经常和奶奶、姨婆几人对决,也往往是她赢。面对后辈的诧异,老婆婆总是温和而神秘一笑。

我怀疑,她的时常取胜一定有什么秘密。

(四)

我也经常淘气,坐上老婆婆的轮椅,在房间里到处乱窜。欢声雀跃地划进卧室,划进客厅,看到母亲眉头紧锁瞪着我,我心中大呼不妙,便赶忙加速向老婆婆所在的房间逃离。由于慌乱中背对前行方向,不慎撞到了门框,母亲正要发威,只听见老婆婆从屋内轻声道:“湉湉小心一点。”母亲便不好多言,只是瞪着我,我便在母亲的怒火中悻悻地还回了轮椅。

每次淘气要不是老婆婆出面,我就惨了。

(五)

老婆婆是有耳洞的,并且始终戴着一对金耳环。我问过奶奶它的来源,可答案现在记不太清了,只是记得它陪伴了老婆婆大半辈子。

我曾问过老婆婆,打耳洞疼不疼。她笑着告诉我,不疼,说要用豆子在耳朵上磨呀磨,把耳朵磨得很薄了,再用针扎一个洞,罢了,还在我的耳朵上比划了一下,吓得我龇牙咧嘴,仿佛耳朵上已经被磨出了个洞。

我又问她,戴着耳环疼不疼呀。她笑眯眯地回答,不疼。说着还拽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又示意我拽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抬起手,轻轻地捏了捏老婆婆的耳垂,便缩回了手,不敢再动,生怕把她弄疼了。见我这副模样,她像孩子一样嘿嘿一笑,白里透红的脸上泛着光。
我想,老婆婆一定是童心未泯的,有趣的,可爱的。
(六)
我清楚的记得上一次老婆婆在咸阳短住时,我去探望的情景。
我依旧淘气,依旧坐了老婆婆的轮椅,捏了老婆婆又厚又大的耳垂。临别时,我如往常一样拉住老婆婆的手,开心地和老婆婆说了再见,她也如往常一样目送我走出那间房门。
可谁知道,那一别竟成了诀别。

疫情期间,得知老婆婆突发恶疾,我心慌意乱地在心里默默祈祷,告诉自己老婆婆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可当凌晨的讣告发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我恍恍惚惚看着老婆婆的遗像,不愿意相信,我似乎还能感受到我拉着老婆婆的手时,她手上的皱纹和温暖。可是眼前讣告上的这位温和而慈祥的老人明明就是我的老婆婆…明明就是…
我多么希望我还能抱抱她瘦小而温暖的身躯,握住她的手,再拉拉她的耳朵,像往常一样和她唠唠我最近的日常…再听她说一句:还是俺湉湉跟我亲…
恍惚中我在脑海里不断地寻找着记忆中的老婆婆…泪如雨下…

任正非在祭母一文中写道,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前行。

我爱您, 我想您。
高贵而慈爱老婆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