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孩子学习,做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

 阳的阳 2022-01-23

有天晚上我带孩子出去买东西,忘了给添件衣服,结果他着凉感冒了,发烧39度多。我自疚之外,又为孩子担心,我自己是低温体质,略一发烧就感觉十分难受,因此每次患感冒总是如临大敌。我紧张地观察孩子,可他却若无其事,除了比平时略有点慧外,该玩还玩,该乐还是乐。我真佩服他。小家伙没有畏忌之心,任其自然,所以病愈也快。我想有许多成人也许同我一样,在身体染恙的同时,心理上又多了一层惧怕和忧虑,一病双害,病上加病,显得比孩子还脆弱。

由此,我从孩子身上发现了许许多多强于成人的优点。例如,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全力以赴,别无他顾,把所有的劲儿都使出来,从来不藏着掖着。做完了呢?完了就完了,放下就忘了,不像成人那样翻来覆去惦记着。我觉着,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做法,这种随处着意而又无处粘留的态度,真是高明得很。

所以,我把孩子的降生也看成是我的一次新生,因为我在他身上认识到“人之初”的秉性,并且似乎能想像出自己也曾经历过的那种无忧无虑、无恐无忌的童真年华。于是,一种力量,一种超脱,一种生命的自在与惬意的感觉,便在我身上产生。古人讲,“教子婴孩”,这是讲有了孩子的父母获得了一次做教育者的天赋权利。而我要说,“学子婴孩”,有了新生儿的父母,天然得到了一个榜样,可以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重新获得生命原初的力量。

我这个想法不是故作姿态。人为万物之首,是大自然的宠儿。人类的生命构造和能力、人类生命的谐调性和适应性,集中体现了大自然大智大德的机巧和生生不息的品性。但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个体成员,在经历了多年片面的教育影响,之后,人们的天然禀赋与和谐个性已经难以再现。人类的钟灵毓秀倒是更多地体现在未受“文化”侵蚀的初生儿身上。他们没有什么功利心,随心所欲,天真活泼,无所掩饰,不计得失。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完全都由自然的机枢所触发。

对于饱经炎凉、老于世故的人们来说,如果他们还曾记得并留恋自己过去的蓬勃朝气,最好去观察一下孩子,向孩子学习。家中若有新生儿,居家便可观“日出”,观察人类的“日出”,可以唤醒童心,让人回复健康,回复和谐。能老老实实、悬恳切切、恭恭敬敬地向孩子学习的人,才是有资格教育孩子的人,才是能使社会文化变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良营养的人。否则,连人类最根本的东西都遗忘了,哪能真正理解人类文化的本质,哪有权利奢谈什么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