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祯公后裔四兄弟远徙江西

 新用户5501goal 2022-01-23

家谱逸闻   38

四兄弟远徙江西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黄巢趁势举兵造反,席卷全国各地,安徽等省尤为动荡剧烈。当地百姓一日三惊,大家生活在极度恐惧和无艰担忧之中。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勉公四个儿子徹,衒,衍,徽兄弟为避兵燹,拖家带口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十代的安徽歙县篁墩故里,告别了篁墩程氏统宗祠(世忠庙)。过王村走休宁,往西南方向,沿着祟山峻岭中的徽饶古道背井离乡,跋山涉水一路前行。沿途逃难的百姓络绎不绝,争先恐后往外地逃命。

       兄弟四人带着防身的朴刀哨棒,背着钱粮被褥,女人们照看着孩童,斜挎衣服细软包袱,朝江西方向翻山越岭逃难。从徽饶古道走休宁汪村过桐子岭至连坑,石屋坑再经塘窟到婺源沱川,走理坑,白石坑,过虹关直下大山底下的岭脚村。逃难途中累了困了走不动时,但只要听闻逃难的人们说起黄巢乱兵设巨碓数百,不分男女老幼,无论俘虏百姓,把被抓来的三十多万来不及逃走的人,全部丢入巨舂内,连骨头直接捣磨成肉糜,加盐烘干作为军粮而食的可怕消息。出于求生的本能,妇女小孩也会争先恐后,奋力走上崎岖不平的山道而快速前行,恨不得爹娘多生二条腿,尽早远离徽州兵祸是非之地。

        过了深山峡谷中的小村庄后作稍事停留,又重新开动两双脚板晓行夜宿。过景德镇,瑶里,浮梁,德安,永修,一路逶迤而行。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至武宁吉田后,离徽州老家行程巳是千里路程之外。兄弟们觉得这里安静祥和,山青水秀,已经远离了安徽兵戈是非之地。便决定在此处扎下茅棚,先由老大徹公于此落下脚来。老四徽公也暂居此地,兄弟之间互相有所照应。(徽公后来迁往南昌西山)。

       老二衒公与老三衍公则继续沿着分宁(今修水)结伴逆流而上。过分宁州城后,老三与当地来往的百姓,经过龙潭峡到达地势较为平坦的征村高车落下户来。老二衒公与儿子雲公则逆祟河水上行,到达远溪塘田(今程坊)扎好茅棚暂且安身。开山辟土,垦荒种地,从此扎下根来。

       徹,衒,𧗠,徽兄弟四人就此完成了千里逃难,异地生根,重新创业的远徙征程。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几处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