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14. 高平陵事变与曹魏“浮华案”(上)

 衣赐履读通鉴 2022-01-23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前面,我们用了五回篇幅,把高平陵事变的来龙去脉捋了一遍,应该说讲得比较清楚了。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没有触碰,即,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为什么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特别是,很多魏朝元老级别的人物,比如,太尉蒋济,司徒高柔等人,全都支持司马懿。讲真,如果没有这些人的支持,或者默许,我认为司马懿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毕竟,一旦失败,司马家势必被诛族。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如果弄清了哪些人反对司马懿,以及反对的原因,我们约略也就能够了解,蒋济们为什么会支持司马懿了。好,我们从被司马懿诛了族的曹爽集团成员入手。



公元249年,正月六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七日,大将军曹爽交出权力,向司马懿投降;十日,太监张当供认,曹爽等人打算在三月份谋反;随后,司马懿快刀斩乱麻,夷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十人三族。
这个判决,让太尉蒋济大吃一惊,他对司马懿说,曹真立有大功,不能让他绝后啊(曹爽、曹羲、曹训都是曹真的儿子)!司马懿冷笑了一下,没有搭理蒋济。史称蒋济对自己给曹爽写信保证其人身安全十分愧疚,不久之后,就病故了。显然,蒋济只是想让曹爽下台,并不想要曹爽的命。跟蒋济想法一致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这些人是反曹爽而不反魏的。
被诛族的这些人里,也有人一头雾水,到死都没弄清为什么会这样。比如,何晏。

【史称何晏喜欢穿女人衣服,我个人感觉是在诬蔑】


要说何晏,还是有点来头儿的,他的祖父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就是打算诛杀太监反而被太监诛杀的那位。何晏的父亲何咸死的时候,何晏还小,母亲尹氏,被“寡妇收纳者”曹操收编了,于是,何晏成了曹操的养子。何晏在曹操身边长大,后来又娶了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据说,何晏从小就聪明异常,巨有才,特别喜欢老子、庄子的作品,作道德论及各种文赋数十篇,他对儒家经典也很精通,为《孝经》作过注,与郑冲、孙邕、曹羲、荀顗(读如椅)等人,一道编写过《论语集解》。据《魏略》载,何晏和秦朗都被曹操收养(秦朗的老娘也是寡妇,也被曹操收编了),曹操像对亲儿子一样对待他俩。秦朗比较乖巧听话,但何晏就比较没有顾忌,穿衣戴帽的档次,都跟曹丕差不多,搞得曹丕特烦他,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假子”——曹家的冒牌儿子。曹丕称帝之后,就把何晏挂起来,不给他官做。明帝曹叡比他爹强一点,继位之后,虽然对这个“假叔叔”也不怎么待见,但还是安排何晏做了一些个冗官,就是那种非实职、没权力、时不时参加个临时任务、临时活动凑个数儿的那种职位。直到曹叡死后,曹爽辅政,何晏才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曹爽任命何晏为散骑侍郎,不久,又升任侍中尚书。
《三国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曹爽向司马懿投降之后,司马懿特意让何晏审理曹爽谋反案。何晏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审案相当卖力,对曹爽的党羽猛下狠手。司马懿对何晏说,曹爽谋反案,一共要诛八家的族。何晏算来算去,只算出七家。
司马懿说,还差一家。
何晏汗都下来了,说,第八家是我?
司马懿说,然。
于是,何晏也被诛族(上面我们列了被司马懿诛族的十个人,此处的八家,应该不包括太监张当和大司农桓范)。
《太平御览》卷六○五引《魏末传》载,司马懿打算诛杀曹爽,让何晏写奏书,说,把你的名字也写上。何晏闻言,手中的笔掉落地上。
衣赐履说:这两条记录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其资料来源可能是同源的。我个人认为,司马懿应该没有这种幽默感,诛人族之前还要戏弄一番。不过,这两则故事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即,何晏被诛族是冤枉的。实际上,被诛的这些人,哪个不冤枉呢?
被诛族的十个人,曹爽兄弟,他们不死司马懿睡不着;太监张当,算你倒霉,你存在的意义就是检举曹爽等人谋反,任务完成,可以放心去死了;大司农桓范,上回我们讲了,此人是自己一个猛子扎进这趟浑水来的,和其他人本来没什么瓜葛。我们主要考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
从史书记录来看,这五位爷,除了受到曹爽的重用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魏明帝曹叡时期的“浮华案”涉及的人物。
那么,浮华案与高平陵事变是不是有某种内在联系呢?我们试着掰饬掰饬。
一般认为,曹叡浮华案始自曹魏老臣、司徒董昭的一份奏书。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董昭代理司徒;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正式任司徒。董昭上了一份儿奏书,说:
凡天下之主,全都看重敦朴忠信之士,痛恨虚伪不真之人,因为,那帮货毁教乱治,败坏风俗,伤害教化。近世以来,魏讽伏诛于建安之末(公元219年),曹伟则斩戮于黄初之始(黄初年号为公元220年—公元226年)。老臣我回想陛下这些年所下的诏书,深以“浮伪”为患,经常加以严厉批评(注意,曹叡对所谓“浮伪”现象,曾多次下诏批评)。执法的干部都畏惧这些人的权势,不敢检举揭发,导致风气败坏,愈演愈烈。老臣发现,如今的年轻人,不再以学问为本,而是热衷于互相拉关系;士大夫们不以孝悌修身为主,一窝蜂地趋炎附势谋求私利。他们凑到一起,相互吹拍,和他们一伙儿的,就大加赞美,不同意他们意见的,就群起而攻之。他们说,当今之世什么忧虑不能消除,只怕人事关系没到位,交结的朋友不够多而已;何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呢,只要说点好听的,他们就会像磕了药一般对你刮目相看。臣又听说,有的让自家的奴仆、宾客冒充自己,出入宫禁,互通书信,打探消息。凡此种种,都为法令所不容,为刑律所不赦,即使魏讽、曹伟的罪刑,也不过如此啊。

【董昭揭开了浮华案的盖子】


明帝曹叡看了董昭的上书,颁发诏令,痛斥诸葛诞、邓飏等人,并罢免了他们的官职。
这就是浮华案的由来。然而,有瑕疵,甚至是错漏。比如,浮华案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直到现在,对浮华案,学术界也是一头雾水,一地鸡毛。
曹叡浮华案,在学术界有两种称呼,一为太和浮华案,一为青龙浮华案。
之所以称为太和浮华案,来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一条史料: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二月四日,曹叡下诏说:
世上崇尚内在的质朴,还是外在的华美,是与教化工作密不可分的。自战乱以来,儒家经典衰微,年轻人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对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了。这岂不是政府的训导工作不力,在官员的选拔上,对德行不够重视而引起的吗?从今以后,官吏必须真正学通一部经典,才可以外放为地方官;对博学高才者要严格考核,选拔真正优秀的,委以重任;对那些浮华不务道本者,一律罢退。
因为这道诏书和董昭的奏书,看起来挺搭的,有那么点前因后果的感觉,所以,不少史家把这两件事捏咕到一起,《资治通鉴》就是如此,生生把太和四年豁开一条口子,把董昭的奏书硬插进去,这样,此案就成了“太和浮华案”。
但是,《三国志·董昭传》上,白纸黑字写着“太和四年,(董昭)行司徒事,六年,拜真。昭上疏陈末流之弊,云云”,董昭上书,明明是太和六年之后的事嘛!明年,也就是公元233年,曹魏年号改为青龙,青龙四年,董昭就去世了,所以,另一拨儿专家主张,此案应称为“青龙浮华案”。
我个人反对“太和浮华案”,一个理由就是,董昭上书之后,曹叡免了诸葛诞、邓飏的官职,倘若太和四年的诏书是对董昭上书的回应,诏书中应该有关于诸葛诞、邓飏免职的文字,但是没有,而董昭在上书中提到,曹叡曾经多次下诏书批评“浮伪”,因此,太和四年的诏书,应该是曹叡多次批评“浮伪”中的一次,而不是专门针对诸葛诞等人的,故“太和浮华案”是不能成立的。此外,董昭的奏书,涉及面比较广,如家奴冒充主子入宫勾连、交换情报等内容,早已超出了曹叡诏书所能涵盖的范围了。
那么,就应该是“青龙浮华案”喽?也不一定。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即,曹叡时代的浮华案,究竟是一个案子,还是两个以上案子的统称,甚或可能根本就不是案子,而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曹叡对所谓浮华之徒的一种一贯性的政策呢?
我们先看一看诸葛诞究竟干嘛了,搞得曹叡免了他的职?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郡(山东省临沂市)人,是汉元帝刘奭时的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诸葛家在三国时代人才辈出,蜀国有诸葛亮,吴国有诸葛瑾,魏国有诸葛诞)。诸葛诞大约入仕很早,最初做尚书郎,外放为荥阳县县令,又回朝廷做了吏部郎。吏部郎这个岗位很关键,可以举荐使用干部。于是,很多人私下向诸葛诞推荐干部。诸葛诞很有意思,他大约是挡不住各种关系户,干脆就不挡了,谁推荐的干部他都用,但是,他会举着大喇叭满世界宣传,某某某不是我的关系,而是某某的关系,某某推荐某某某时,说某某某如何如何……于是乎,某某某究竟是不是某某讲得那么能干,那就是骡子是马,由大家伙儿来评判。诸葛诞这么一弄,搞得举荐人和被举荐人都很没面子,这样,关系户们再有所举荐,就不敢猛吹了,举荐的干部基本上也就名符其实了。但是,诸葛诞显然违反了官场中的规则,他把官场中那些龌龊勾当,从桌底下拿出来,搁桌面上了,我们用磕膝盖儿也可以想明白,诸葛诞势必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中可能不乏官场大佬。


诸葛诞这个人,大约人品是不坏的。《三国志·诸葛诞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诸葛诞做尚书郎的时候,有一次和尚书仆射杜畿在河上试船,突然一阵狂风把船给刮翻了,诸葛诞和杜畿都掉到河里,虎贲卫士搭救诸葛诞,诸葛诞说,先救杜侯!后来,杜畿得救,诸葛诞淹了个半死,喝了个水饱儿,幸亏被冲到岸上,才“绝而复苏”。在朝里做了几年吏部郎之后,被提升为御史中丞尚书。诸葛诞做官有特点,做学问也有一套,他跟夏侯玄、邓飏等人关系倍儿铁,都号称是文化界的大咖,名冠朝野。于是,有言事者向曹叡反映,诸葛诞、邓飏这帮人,修浮华,合虚誉”,此风不可长,应该及早处理。曹叡一贯讨厌浮华之辈,就免了诸葛诞的官职。
诸葛诞是何时被免的官,没有记录。《三国志·董昭传》上讲,董昭上书,曹叡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的官职。但是,董昭是当朝司徒,位列三公,从哪个方面看,也不能称之为言事者”,因此,史书记录,一定有纰漏,要么陈寿摆布史料出现失误,要么在董昭上书和诸葛诞免职之间,漏了某些相应的动作。
直到此刻,我们仍然不清楚诸葛诞有什么“浮华”事迹,他为什么成了“浮华案”的男主角。《三国志·诸葛诞传》裴松之注引《世语》,给出了一种解释,明确推出了一个响当当的“浮华团伙儿”
当时,有一帮俊杰之士,包括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飏等人,他们互相吹捧、互相抬轿子,夏侯玄、畴等四人(“畴”,只知名不知姓)被称为四聪;诸葛诞、备等八人(“备,只知名不知姓)被称为八达;中书监刘放的儿子刘熙,中书令孙资的儿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的儿子卫烈,这三个人,学问、名声不及四聪八达,但他们的老爹都是咳嗽一声洛阳就会晃三晃的人物,因此,他们也被接受,称之为三豫,四聪、八达、三豫,一共十五人。明帝曹叡以这些人构长浮华为由,全部免官废锢。恰逢曹叡去世(会帝崩),正始初年(正始元年为公元240),夏侯玄等人在职,再次任命诸葛诞为御史中丞尚书,后来又外放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
“浮华案”浮出了水面,原来,当时有一个十五个人的社团,有名姓的是,夏侯玄和一个叫“畴”的人位列四聪,诸葛诞和一个叫“备”的人位列八达,刘熙、孙密、卫烈三人称为三豫。这就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有所谓的“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一共三十五个人。这些人也是当时的文化精英,统称为党人,其中颇有一些在朝中当了大官,比如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就位列三君。党人与太监集团展开殊死搏斗,完败于太监集团,有的被诛杀,有的遭禁锢,史称党锢之祸(详见拙文《“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国文化中为什么没有“妥协”的精神?》《“第二次党锢之祸”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


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四聪八达三豫,这十五个人,不但是当时的文化名人,而且家世背景相当不俗,他们或者自己,或者父辈,在朝为官,夏侯玄出身宗室,刘放、孙资、卫臻,都是当朝大佬。而陈寿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只提了夏侯玄、诸葛诞、邓飏三人,这三个人,都先后因“谋反”被司马氏诛杀,似乎,史书在刻意隐瞒什么。
我们先不管那么多,《三国志·诸葛诞传》载,明帝恶之,免诞官。会帝崩,云云。注意,“会帝崩”的“会”,是“恰巧碰上”的意思。也就是说,诸葛诞被免职后,恰巧碰上曹叡死了,于是,又开始做官。
我们在上文中指出,诸葛诞被免职,是在董昭上书之后,如果董昭上书是在公元232年或稍后,公元239年正月,曹叡去世,诸葛诞重新被起用,已经过了七八年了,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恰巧碰上”。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董昭是在去世之前,也就是公元236年上书的,明帝曹叡免了诸葛诞和邓飏等人的职,过了两年,“恰巧碰上”曹叡去世,诸葛诞被重新起用,这样,就比较合逻辑了。
显然,在这批“浮华之徒”中,夏侯玄和诸葛诞是两面旗帜,而这两个人,都与司马家关系密切。司马懿的大公子司马师的原配夏侯徽,是夏侯玄的妹妹;司马懿的三公子司马伷(读如宙),娶的是诸葛诞的闺女。
那么,浮华案与司马家有没有什么勾连呢?
我们下回再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