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梓人物】唐万清:石匠李二哥

 新用户89134deQ 2022-01-24


石匠李二哥

文/唐万清

        石匠李二哥,李家洞人。李家内相排行老大,称其李二哥,是因了妻二姐的缘故。按川东规矩,娶了妻家姊妹中老几,便称几哥,加上姓氏某,便成了某几哥,不论在男方本家排行。          

    李二哥年头属相属猪,在李家小字辈中也有称其猪儿大爷或猪大爷的。属相属猪,但绝没有猪那么富态,那么清闲那么木讷那么享福。相反,从小就是劳苦的命,很小便被随了师傅学打石头,风里来雨里去,未得一日清闲过。渐渐磨炼出一副钢筋铁骨般的身板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手艺自不必说,是越来越精进,加上为人精敏热情又诚信,没几年,名头已越过了师傅。再者,组织协调领导力在不断寻找活路,洽谈业务和安排调度中越发崭露头角。很快,二十五六便成了李家洞打石匠的头儿,名下管着十几号人。古路贵人槽两河,甚至石永袁市西槽都有他们的身影。活路越接越多,也越做越远。人们一修房造屋问找哪档师傅,必有人肯定而响亮地翘了拇指打包票式地说:石匠李噻,赶工快,质量好,成本低。百十里除了他的队伍,还有谁?找他准没错!        

   这石匠李便是石匠李二哥了!        

   李家洞几乎全洞姓李,李姓石匠就有五六个,除李二哥,比较出名的还有李四海、李禄成、李族云几位,手艺也是棒棒的。要找石匠李,可得记住啰:中等身材,额阔鼻隆,两颧插天,浓眉大眼,双耳方正,口方唇红,地阁方隆。洪钟声,虎行履。谈吐朗健,笑声腾云。常年平头,没有挂耳胡,脸面洁净者便是。实在不行,嘴是江湖脚是路,多问问便是。         

   龙门阵摆到这里,又不得不交代一下他娶妻二姐的事儿。据乡邻说,岳父当年有眼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汪两家上辈人因特殊时代原因,都蒙了些委屈,不太受人待见,妻家对这门亲事颇有些微词。唯岳父岳母坚守己见,将当年最漂亮、读书最得行、为人又最勤俭的二姐嫁了去。果不其然,李二哥颇为争气,硬是学精石匠手艺,白手起家在李家洞晒坝外矗地三间砖瓦房,青灰新瓦,雪白的墙壁,平整的院坝……在翠竹碧禾,青松绿柚的环衬下,相当地清爽阅目。硬生生将原本贫穷的日子过得十分地红火起来。二姐也越发地勤快,眼里满含了对李二哥的信赖和对未来更加幸福生活的希望。         

   李家石匠团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凡是在不超过十五里范围内做活路,不管多晏均不在主人家住宿,都要步行回李家洞住。一方面可以让妻儿安心,一方面也减少给主人家添麻烦!人是辛苦点,但能家庭活路两不误。家稳则心不乱,心不乱才业可兴。         

   每每清晨五点多点,天刚蒙蒙亮,白水河畔曲折的乡间小路上便晃荡着四五束电筒光。这便是石匠李他们背着鑽子、手锤,扛着大锤、二锤、钢钎等向主人家行进了。残星照着黑黝黝的松林,晨风撩起薄薄的劳保服,薄汗布满了额头,哗哗哗的河水兀自流去。          

   约莫赶到主人家,红红的太阳刚好露出脸来。每每这时,主人家早已端上热水,绞好热腾腾的帕子递到眼前。他们抹了把脸,简单地吃了早餐,便直奔工地一天繁忙的打石抬石砌石的石匠生活便开始了!       

    “禄成,这里打个锲子眼!要用大锤砸!        

    “族云,那里可以下槽,耐心掏!”……

  “四海,把大锤递给我,我不信,这块石头不投降!          

石匠李二哥,一边指挥安排好各自活路,一边接过四海递给他的大锤。他提了大锤爬上那磴巨石的上沿,踩在昨天扣出的两个脚窝处踩稳了吐了口口水在粗糙的手掌里,双手一搓,勾下腰去,一手抓住近锤把铁锤约莫三分之一的地方,一手抓住离铁锤三分之二的地方。两脚略一弯,随后随腰一挺,用力一举,铁锤已过头顶,向后压去。柔木做锤把立刻崩成一张满满的弓,瞅准锲子头,身猛一勾,前手猛滑至后手处,双手抓牢了,狠狠地,准准地砸向了锲子头随着的一声巨响,火星迸溅的当儿,锲子被硬生生打挤进石缝石缝,便立刻又裂开了许多。如此,反复几次,几十次,轮流甩打,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持久作战,再难打的顽石,也抗不住这群男子汉反复的击砸,终于熬不过,缴械投降——乖乖地裂开了。         

 红红的太阳终于升上小半空他们坐下来裹杆叶子烟,稍作休整,喝点主人家送的开水。便抡起二锤,将大锤打出来的大石块,击破小方块。二锤轻多了,木把子也硬些,短些,砸起来,也不会抡成弯弓了。锲子也小多了。不过打眼,塞锲子却是技术活儿,眼浅了,栽不稳锲子还要顺着石头的"脉络,少费劲,人轻松,石块也方正成整,不会缺胳少腿的到时编条石也轻松,不费料,还能为主人家节约不少成本呢!接下来,便是用手锤、鑽子叮叮当当地修整条一般根据眼力或墨斗线,将条石编成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好石料。用这些石料砌出的地坎、地基、水渠墙或房子墙亲生案缝,平整牢固。        

 “当然啦,选料择石,颇考眼力。在我们的眼中可以说凡石皆有用,没有派不上用场的石头。关键是用在何处,怎么用!石匠李二哥曾私下对我说过多回。为什么他们受欢迎,不光是工钱公道,质量地道,还有,就是安排好,背工活路少,眼力好,背料少,节约石料,量石而用,用到当用处,给主人节约了许多成本。         

这种处处敢吃苦,处处讲技术,处处为主人家着想的精神或许就是一种石匠的职业道德吧,一种工匠精神吧!         

石匠李二哥他们每完成一家活路,算工钱时,都要主动少算两个活路。还主人家房屋落成时随份礼。并送上一份祝福。这些祝词通俗易懂什么石匠哥哥来唱歌,对门银子往你家簑。今日华居落成才,他日贵人佑你来。什么大锤甩来铁铊铊,钱财流进像条河。鑽子修来条石畅,生意兴隆人才旺。什么财神降来福气多,华居落成玉满坡。鑽子锨得红又红,美好日子福无穷。弄得主人家喜笑颜开,合不拢嘴。为图个吉利,主人家往往要给点财喜的!大家都开开心心,颇为热闹。         

石匠职业是重体力活儿,湿气重。十分劳累,差不多的人是受不住的。落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热天一身汗。从未想穿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怎么熬过来的呢?        

咋熬?苦中作乐呗。粗人有粗人的办法。吼号子,唱俚曲,讲荤故事,说笑话。吼的、唱的、说的、讲的大多是下里巴人的俗事荤事,逗逗路人,哄哄自己。比不得你们文人讲究风雅格调。全是为了逗乐、解乏          

比如:过路哟,大嫂哦,来耍一会儿啰,嗨!再比如:妹儿哩,才乖哟,辫子长哦,嗨!还比如:白嫩哟,奶奶哟,大又圆哦,嗨!太多太多了。千万莫跟你二姐说,不然,她又要跟我急,怪我们又不正经了!        

 “世人皆为我诙谐,谁人知吾心中苦!这是你说的吧,真说到我们石匠心里去了!石匠就是天生的苦命!        

 “不过,我们也有真快乐呢。当看到一幢幢漂亮的房子像笋子一样从地面生起来,人们住到越来越好的房子里,过上小康生活时,想到有我们石匠的一份心血。打心眼里高兴。         

石匠李二哥,现在六十多岁了。他的队伍几大金刚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衰老了。再也抡不动大锤二锤的啰。他们搬到街道城里住上了现代化的楼房。这些铁铊铊堆在了李家洞的旧房子,恐怕早生锈了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造房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现代房屋少用石头,大多用现代化设备打桩倒圈梁做现浇。基础设施建设用石料也是用电锯、电刀铡割。几乎再也用不着人工一锤锤打了。石匠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然而,谁又能忘记他们輝煌的过往?         

石匠李二哥及他们在古路两河袁市贵人槽等修建的建筑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功劳,也永远闪耀着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直面艰难乐观向上、处处为主人着想的巨匠精神。        

这些精神是民族乡村建设的根本支柱,必将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得到发扬光大。           

每当我回古路探亲访友,望见白发苍苍的石匠李二哥坐在藤椅上抱着小孙孙逗乐时,望见一排排石房子时,心里总是对他们油然生出一种敬意来。

眼前总免不了又浮现出一张弓来,一张满满的铁弓,铁弓外一轮正冉冉升起,分外红亮。

耳畔也免不了再次响起那十分迫近又十分遥望的号子来一一        

对门啰,大嫂哦,来赶场哦,嗨……” 

作者简介】唐万清,笔名清清源,又名清清源流诗寻芳菲。系四川省邻水县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邻水县古路乡中心学校校长,支部书记,邻水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爱好古典文学,喜欢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创作。现有四十多万字散文作品集《清河流韵》和诗歌集《雅园诗语》。诗歌《帆》曾获全国散文网中华诗文大赛二等奖,散文《我的母亲》在2021年“回不去的乡愁”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壹等奖(第一名)。《邻州八记》、《邻州四大名园记》《绿萝》《米兰》等多篇散文和六百多首诗词刊登在《广安日报.川东周末版》《广安文艺》《广安教育研究》《邻州文苑》《邻水诗词》等各纸媒和《黄桷小屋》《渠江文学》《匠心读书会》巜今日头条》等电子媒体上。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