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春时节阳气升,长养万物护苍生 丨《群书治要·礼记》

 情缘半岛 2022-01-24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三集

(全文共748个字,阅读需5分钟

  “仲春之月。养幼少。存诸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音亮)。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图片

  “仲春之月。”“仲”,就是中的意思,也就是春季的中间那个月,第二个月。“养幼少。存诸孤。”马彦醇说:“动物欲无殄灭,故曰养。诸孤,天民之穷者,欲无夭绝,故曰存。”就是说不要使这些动物灭绝,所以要保养。而这个“孤”,是少儿无父的人称为孤,是穷乏之人,不要让他们夭绝夭折,所以说存。

  “养幼少。存诸孤。”就是要保养幼小的孩童,抚恤可怜的孤儿。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省”就是减的意思。“囹圄”就是监狱。“桎梏”,就是械具、刑具的意思。“在手曰梏,在足曰桎”,也就是说在手上的就是手铐,在足上的就是脚镣。

  “毋肆掠。”“肆”,就是死刑暴尸也。周礼曰:“肆之三日。”就是在把人判死刑后,还要暴尸三日。“掠”在这里读“亮”,什么意思呢?就是考捶的意思,考捶就是拷打的意思。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漉”就是使干涸的意思。王念孙说:“漉,亦竭也。”“漉”也就是竭的意思,和“竭川泽”这个竭是一个意思。“陂池”,“蓄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蓄水的池子叫陂,而能够穿地通水的叫池。所以陂池就是泛指池沼、池塘、池子的意思。

  这段话意思就是说,在春季的第二个月,要特别保养幼小的孩童,抚恤可怜的孤儿,这也是辅助万物的生长发育之气,令掌管司法的官员减少刑狱,去除犯人的脚镣和手铐,更不可以死刑暴尸、拷打犯人,不可放干河川湖泊中的水,不可使池水干涸,不可放火焚烧山林。这都是为了顺应生生不息的阳气,长养万物。

  这一段话就是告诉我们,万物的生长都是有时节的,特别是在春天的时候,万物都在生长发育的期间,所以要保护它们的生长,不能够随便地去砍伐山林,不能够随便地去捕捉这些幼小的动物,不能够竭泽而渔等等。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