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小小】不曾负人终被负,到头只留万事空

 紫陌君的店 2022-01-26

不曾负人终被负,到头只留万事空。

出生于富贵人家,却落得悲凉。两段感情都么得成全。被历代的文人所写入诗中。白居易有言道:“苏家有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知情。”,温庭筠写她“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最美的应该是李贺的那首《苏小小墓》。芳草犹如她的席垫,松树犹如她的车盖。清风作为她的衣衫,碧玉作为她的玉佩。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傍晚时准在一旁等待。森冷翠绿的磷火,殷勤相随,闪着光彩。她走了,在西陵之下,只有风挟雨,呼呼地吹。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位歌伎让这些文豪大家为其倾墨受之,她的故事让我讲给你听。

苏小小,原本出生于富庶的家庭,后来由于搬家和自己父母的不幸离世,使得这位少女开始寄居在西湖旁边的姨母家,当时的苏小小也不过15岁左右。因为年幼,不得不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

因为自己父母管教严,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自然对诗词歌赋有很深的造诣,以至于每一次出门,马车后就会有很多少年追随,与其交流诗词歌赋,享受山水。慢慢的也就在杭州西湖一带变得闻名了。

一见倾心,再见似故人。有一次,苏小小外出游玩,与阮郁一见倾心,从此两个人形影不离,如胶似漆,一起游玩山水,一起赏诗作赋。也许自古就是这样,美好的爱情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阮郁的父亲知道后,大怒,把儿子逼回到了南京。

从此天各一方,终日思君不见君。身体日渐消瘦,茶饭不思。但所有的伤心都不可能换回郎的心。随着一些文人的登阁拜访,心情也慢慢的有所好转。门前再现了昔日的繁华与热闹。

心中有你,世界的一草一木便都是你。相思成疾,遇见的每一个路人都有你的背影。在西湖边散心,看见一个人的背影特别像你,于是非常激动,上前询问。却未曾想,他不是你,只是一个落难的书生而已。

衣着俭朴,神情沮丧,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时间终究是路人,这一次的相逢之后,也许今生便不会再相遇了,所以我们要把每一次的告别当作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这样,我们之间就不会有遗憾。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山水之于小小,犹如小小之于我。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时间里遇见你,想要好好珍惜,却相隔天际,好不容易生活里没有你的身影,却再次遇见“了一个你”,让我原本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想着和你一起终老,却未能再等到你。山水之于你,你之于我。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伎,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临终前,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END



文字:洛言

排版:林希

老朋友,洛枳一直在这里等你奥。

2021·05.01.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

跟自己说一声:
辛苦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