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5:12 来源:皖江晚报 金隆芳(1912—1942),男,字子美,曾用名金斯理、陈默君,含山县环峰镇褒山乡人。1942年5月,时任晋冀豫边区政府文联负责人的金隆芳,在反击日伪军大“扫荡”中于太行山区辽县(今山西省左权县)麻田壮烈殉国,年仅30岁。 金隆芳幼年时代,十分聪明好学。1929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含山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安庆一中前身)。在这里,金隆芳一方面刻苦学习文化,一方面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对进步书刊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金隆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为了斗争的需要,党组织派金隆芳去上海中国公学读书,化名金子美,从事中共秘密活动,结束大学学习生活以后,金隆芳被派到上海惠平中学任教,并以此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 1937年秋,党组织派他去延安。到延安后,在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前身)负责招生工作。 1939年5月4日,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简称“文救会”或“文总”)正式成立。经李伯钊推荐,金隆芳担任“文总”的组织部长兼编辑委员。 在此期间,金隆芳废寝忘食地工作,太行区的“文协、美协、音协、木刻协会、太行诗歌社”相继成立,《华北文艺》《文艺轻骑》《新美术》《太行诗歌》等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金隆芳被誉为“敌后文化事业的柱石”。5月30日,他在太行区文化界竞选参议员代表大会上被一致推选为文化界参议员。 1942年5月22日,金隆芳在反“扫荡”中壮烈殉国。9月25日,《华北文艺》第四期发表了华北文化社同仁纪念金隆芳、蒋弼、高咏、刘稚灵四位同志的文章。文章对金隆芳给予了高度评价,号召大家学习金隆芳“工作,工作,还是工作”的忘我奉献精神。 中共含山县委员会、含山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这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特地在县城西侧,11万伏变电站对面修建了一座金隆芳烈士纪念碑亭。 金隆芳烈士纪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金隆芳,又名陈默君,号子美。1912年6月生于安徽省含山县褒山乡。1930年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至1936年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7年到延安。1939年下半年到中共北方局工作,担任晋东南文救总会组织部长兼编辑委员,主持晋东南文联会全面工作;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参议员等。1942年5月在左权县(辽县)反击日军大“扫荡”中于十字岭英勇牺牲,时年30岁。 金隆芳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积极开展学运活动,参加上海“社联”,在晋东南主持文化界工作时,团结了晋东南文化界广大知识分子,使当时晋东南抗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给太行区文化运动奠下了始基。1942年9月25日华北文化社同仁在纪念陈默君等四同志追悼会上公开发表文章中,称陈默君同志“成为晋东南抗日民主根据地蓬勃生长的文化运动中心,敌后文化事业的柱石”。 金隆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忠贞不屈,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对同志热情真挚,关心备至,团结友爱,肝胆相照。他既是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高尚的革命品德和忘我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家乡人民。金隆芳同志永垂不朽! |
|
来自: 智敏4yysieamoi >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