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中华长江文学奖国际赛】参赛:259号陈志愿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1-26

小镇煎饼香
福建 陈志愿

从市区回工作单位,若不走高速公路,必途经一条小镇街道。街道不长,也不甚宽阔,却是省道的一部分。沿街两侧店铺密集,车来车往,交通繁忙。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街上过往车辆渐次减少,店铺内外灯火通明,把街面映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流动摊点应市出摊,环聚于街中的十字路口,形成一个“集市”。摊点大多卖着各种吃食:闽南炸果子、四果汤,新疆烤羊肉串、切糕,北京糖葫芦、酸梅汤,西安凉皮,长沙臭豆腐,山东杂粮煎饼……虽不一定正宗,却是南北风味兼具。左近居民纷纷闻香觅食而来,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夏日里的一个晚上,再次途经那条街,街上行人簇簇拥拥。车子缓缓向前行进,我透过车窗,凭着记忆,搜寻着一个卖山东煎饼的摊点。我努努嘴,示意一旁的爱人看向右窗外,伸手指向一根路灯柱旁的煎饼摊,告诉她:“上次带给你吃的那块煎饼,就是找那摊主买的。”“那煎饼的味道不错,真香……”她一向对街头食物嗤之以鼻的,这次一反常态,主动要求停车购买。看她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显然对之前吃过的煎饼念念不忘。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傍晚,繁忙的工作告一个段落,心想到周边几个乡镇兜兜风,来个寻觅美食之旅。提议一出,孩子欣然响应、欢呼雀跃。为了停驻方便,我们选择驾摩托车出行。迎着温热的晚风,沿途欣赏公路两旁夜色中的乡村景色,不知不觉之中,到达那条经过无数次的街道。孩子一直惦记着这街上一家糕饼店里美味的绿豆饼。那家店铺在另一边,需在十字路口处绕过隔离栏掉头。刚掉过头,就看到“山东杂粮煎饼”的招牌,招牌悬挂在一个可移动摊位上,随着风轻轻晃动。
我想起以前在一档电视美食节目上,收看过关于山东杂粮煎饼的介绍,心里不由一动,停车扭头征求孩子的意见:买一个尝尝?孩子早被那飘散在空气中的煎饼的香气吸引了,喜形于色,连声说好。这个小吃货!
我们来到饼摊前。摊主个头不高,四十开外年纪,立于炉前,正给一名女顾客摊着煎饼。他抬头看到我俩,忙不迭地打着招呼,笑容可掬,一团和气。
孩子挽着我的胳膊,安静地站立一旁,和我一起观看摊煎饼的过程。摊主左手戴一只花灰色手套,右手握一柄刮板,煎饼炉上一张面饼已摊开,刮板过处,滋滋作响,薄饼颜色渐变,磕一粒鸡蛋于其上,复用刮板均匀摊开,涂上酱料,再取烤制好的长条方形培根肉片和火腿肠各一,叠上两片炸酥的豆皮,添几叶生菜,撒上葱花,卷成圆柱状,再反复翻动几次,略微按压,煎饼告成。而后摊主按客人要求用刮板拦腰截开,一分为二,用定制的纸袋包上,接着第二份如法炮制。整个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摊主动作并不熟练,边摊着饼,边和客人交谈,笑容始终挂在他那略带胡茬的脸上。那女顾客好像突然想到什么,打开挎包,从里头掏出两根即食火腿肠,要求加入其中。摊主欣然接过,剪开包装,添加进去。做成之后,女顾客要求各切成三块,分别用纸袋包上,他又欣然应命,不厌其烦。女顾客提着香喷喷的煎饼离去,笑盈盈的。
我看到那煎饼个头不小,生怕吃不完,也不愿多吃,就只要求制作一份,然后一分为二。摊主依然笑容可掬,边摊饼子边用闽南话和我聊几句。每加配料之前他都先征询要哪一种类,我从旁一一挑选,有时犹豫不决,他便提供参考意见。煎饼快摊好了,孩子突然开口:“爸爸,不如把煎饼切成三块,带一块回去给妈妈吃,好吗?”“等我们回去,饼早就凉了,不好吃,况且妈妈也不爱吃……”我知道她妈妈一向对街边摊上的食品“不感冒”。孩子却一再坚持,我才让摊主把做好的煎饼分成三份。摊主取出三个印着煎饼图案的纸袋,把大小不甚均匀的三段煎饼分别装进去,用白色食品袋打包好,含着笑,从操作台那边递了出来。
我们迫不及待地取出煎饼,当街吃了起来。我狼吞虎咽,几口下去,一块煎饼就落了肚;孩子细嚼慢咽,还有大半在手。见我一副意犹未尽之状,遂将手中的饼递到我嘴边,眨巴着眼:“我吃不完,帮我吃几口……”我不加细想,接过手来,咬了两口,方醒悟过来,连忙把饼又塞回到孩子手中。那摊主笑了笑:“感谢你们光顾小摊!敢问两位,味道如何?”他用的是普通话,字正腔圆,那用词、语气语调令人有些讶异。我暗想:市井小贩,言语态度竟斯文若此,实在难得!我连忙接过话茬,应答道:“甚好,甚好!味道委实不错,香!”他闻言,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在这闽南的小镇上,自然是吃不到正宗的山东煎饼的,也看不到其传统的制作方法。不过,我后来读到蒲松龄的一篇《煎饼赋》,文中写道:“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若易之以莜屑,则如秋练之辉腾;杂之以蜀黍,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蒸……或拭鹅脂,或假豚膏,三五重叠,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蒲松龄乃济南府淄川人,他对煎饼制作过程及成品的描述如此详尽,让我这虽未身临那煎饼原产地、此前也未尝过正宗山东煎饼的人,不由得垂涎三尺,为之神往。
不过,那晚所吃的煎饼也诚如爱人与孩子所言——“真香”!
我把车往前开到一个适合停驻的地方,下车回走到那煎饼摊前。刚好没有其他顾客,那摊主坐在一张塑料椅子上,手中居然捧着一本书在看。“老板,打包两个煎饼!”我轻喊一声。他猛地抬起头,把书反扣放在椅子上,迅速站了起来,不过并没有认出我来。只是他那笑容可掬、一团和气的样子依然如故。他弯腰俯身去拿鸡蛋的时候,借着灯光,我看了一眼那本反扣在椅子上的书——张岱的《夜航船》!
我打量着眼前忙着摊煎饼的四十开外、脸上依然略带胡茬、笑容满面的摊主,不禁有些感慨。
不一会儿,煎饼摊成。这次的煎饼更香了……
 
陈志愿,高中教师,泉州市校园文学研究会理事,利用业余时间习作,作品多次在全国性文学比赛中获奖,并选入《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等。有作品发表于《泉州晚报》《中国散文网》《世界笔会》等刊物及网络文学平台。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