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檀:宁德时代凭什么 我去了趟宁德亲口问了问

 geoallan 2022-01-26
文章图片2

进入2022年,对新能源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原材料价格高企、补贴退坡、估值泡沫、产能受限等等,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资本市场的用脚投票。

估值波动是短期的,企业的真实情况才是长期的。

1月19日,我们叶檀财经团队来到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要地,福建宁德市。

三天时间,我们参访了新能源产业上中下游的三家企业,向大家尽可能还原新能源产业真实的现状。

文章图片3

一家企业改变一座城市

来到宁德,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家优秀的头部企业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

根据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宁德市预计的GDP名义增速将达21.42%,远超福建省平均不到10%的名义增速。

宁德GDP排名连超3个城市,上升到福建九座城市的第5位,预计GDP为3200亿元左右。

宁德时代大大提升了宁德的存在感。

原来的宁德,最为人所知的称呼或许是“大黄鱼之乡”。

现在的宁德,已经瞄准了“世界锂电之都”和“万亿工业产值”的目标。

底气何在?

当我们从宁德时代的总部望出去时,答案映入眼帘。

宁德时代总部旁有一片湖,叫做赤鉴湖。赤鉴湖直通太平洋,与全球新能源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得益彰。

文章图片4

赤鉴湖的一侧是宁德时代(CATL)和宁德新能源(ATL)的建筑群,而另一侧我们看到的是一整片锂电产业链企业的厂房。

那里共有三十余家锂电上下游企业,都是因宁德时代搬到这里来的,甚至出现了下游车企搬到中游厂商附近的罕见情形。

可以想象,这为当地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和工作岗位。

宁德时代年收入在503.19亿人民币,2020年占到宁德全市GDP的1/5,2021年占比更高。

宁德时代带动了产业链,有数据为证。

根据宁德市的统计公报,2020后,在规模以上工业的35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倍,家具制造业增长85.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6%。

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7%,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17.8%,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增长7.7%,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5倍。

一家企业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一条产业链带动了一座城市,这是一座典型城市。

在锂电全面爆发的这几年,由于薪资待遇远超周边水平,宁德的这片锂电产业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人才。

2020年,宁德市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了92223元,已经跃升至了福建省各市的第三位。

相信对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朋友来说,这样的工资水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这次调研几家公司都表示,目前宁德的用人情况非常紧张,很多企业已经面临招不到人的状况。

人多了,周边的地价也贵了。

不仅是人,宁德的地也不够用了。

宁德时代厂区这里的一些地还是填海填出来的,这也是公司远赴宜宾等地建厂的原因之一。

1月整个宁德市的新房价格大约8000元/平,二手房价格则达到了近14000元/平。

考虑到不少宁德的新能源企业工资都快破万,这样的房价对于“打工人”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地不够用,企业就奔赴宁德市的霞浦县等地,带动的地域越来越大。

新能源产业还将迅速成长,相信宁德这座城未来的前途非常乐观。

文章图片5

宁德时代的发展靠“赌性坚强”?

在宁德时代的大厅里,员工大楼外墙上,办公室里,我们到处都能发现四个词。

修己、达人、奋斗、创新。

这是宁德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论语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字面上的含义就是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他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他人通达。这是儒家文化典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一家国际第一的先进制造企业,必然对东西文化融汇贯通。

所以,有了宁德时代的愿景,这个愿景很长,反映了理工科的人把逻辑说完整的特性:

立足中华文化,包容全球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科技公司,为人类新能源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为员工谋求精神和物质福祉提供奋斗平台!

文章图片6

多数人记不住这段话,但从文化说到员工,目标尽在其中。

对宁德时代来说,帮助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和企业立身、通达,确实就是立身之本。

至于奋斗和创新的意义,在与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总经理陈伟峰先生的对谈中,我们得到了公司眼中的答案。

就在参访的前两天,18日宁德时代刚刚发布了EVOGO换电品牌。发布会上的主讲人,正是陈伟峰先生。

这次他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持续进化,evolution。

锂电池,从一个没多少人关心的小行业,到现在成为一个全球资本涌入的巨大市场,一直都在持续进化。

大家看到了光鲜亮丽的白天鹅,没有多少人关心丑小鸭,宁德时代的日子不都那么好过。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英雄是熬出来的,还有两句歌词怎么说来着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不光要对付原材料价格翻倍上涨,还要进行“极限制造”,确保产品质量,保持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更是不可或缺。

前有狼,后有虎,质量不上升,制造企业会赶上来,技术不布局,可能恐龙倒地。

于是我们看到,钠离子电池、“巧克力”换电诞生了。

宁德时代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远比我们能看到的多。

用陈伟峰先生的话来说,宁德时代最关心的就是实现技术突破。当然,突破未必会用,有的就是储备。

材料创新的周期很长。

例如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都要改变,这样的创新就需要技术论证、客户验证、建产线、规模化应用等漫长的过程。

每一步创新,都有巨大的投入。

去年一度大热的固态电池,宁德时代的前身在零几年时就在做研发了,目前已有不少相关专利。

只是像固态电池这样难度巨大的技术路线,目前变数仍然非常大,只能说做好技术储备,究竟何时能走完一系列验证到应用的过程,只能自己摸索。

换电技术也是一样。

宁德时代一直都有在布局换电技术,但作为一家企业,研发技术还要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还要一座座城市甚至一个个场景去死磕。

技术做得好,未必能谈得下来购物中心的场地。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普通大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大为改观,相应的政策配套和设施也都跟上了。

开始布局,等待成熟。

文章图片7

如果有一天换电技术成熟,那么,不光等汽车公司下订单,也可以对汽车公司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对于一些整车厂商来说,换电则提供了一条错位竞争的新路线。

概括下来,其实就是“修己、达人、奋斗、创新”的意味。

从宁德时代的这种价值观出发,我们有理由认为,宁德时代手里会有更多“黑科技”。

只不过,这些技术能否实现规模化应用,以及何时向外界公布并推进,都需要合适的时机。

这里还有个题外话。

在这次交流中我们得知,曾毓群董事长办公室里那幅著名的“赌性坚强”,其实被外界曲解了。

这幅字确实挂过一段时间,时间不长,但照片拍下来,被各种解读。

其实,赌性坚强没有那么重要。赌性坚强,也可以理解为关键时刻豪赌,这一点,在宁德时代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以后谈到宁德时代,核心价值观还是得看“修己、达人、奋斗、创新”。

文章图片8

宁德时代怎么突破自我?

这家企业的管理相对完善,说两个细节。

一是企业的“进出口”,从食堂到洗手间,干净整洁,食堂花式品种多。我们吃了油泼面,是厨师专门去西安学的,我们来自西安的小伙伴说,挺地道。

车间设计兼顾了保密和参观的需要,新一代产线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有些机械是宁德时代和合作伙伴共同设计的。

整体走下来,动线图清晰,让参观者看了,看不清楚内部,也不会多走一步路。带领参观的小姐姐端庄大气,不艳丽,不邋遢,给人的体验是大家子气。

文章图片9

这可以说是公司管理做得好,也可以理解为公司非常在乎自身的企业形象。

宁德时代,一个上下游基本固定,主营是To B业务的新能源企业,不用直接把电池卖给大众消费者,更不用担心自己的产品没有人买。

为什么还要关心外人的评价?

说白了,树大招风。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值最高的科技制造类企业,宁德时代吸引到的目光实在太多了。

关注一多,一举一动都在风口浪尖。2021年500多亿元的巨额定增,一度引发大量质疑,质疑的主要声浪是圈钱。

这是一个重投资、重研发的行业,跟芯片一样,投入100亿元也掀不起什么大浪花。

就在我们抵达宁德市的这天,宁德时代的全球最大竞争对手,LG新能源传来新消息。

据韩国金融投资行业19日消息,LG新能源面向散户的首次公开募股认购申请当天结束。

此次认购额之和达到114.0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12.9亿元),累计认购额和认购人数双双创下韩国历史最高纪录。

1月24日,LG新能源的募资已经完成,上市前的估值已达70万亿韩元(约合3750亿人民币)。

韩国企业的狼性比日本强,宁德时代主要的国际竞争对手是LG,而不是松下。再加上,欧美企业想要扶持更多的可以控制的企业,LG新能源是他们必然会扶持的。

竞争格局白热化,相关的企业都在融资。只不过,宁德时代因为高估值、象征作用,吸引了太多的眼球。

走在宁德时代的园区里,无论走到哪,都是清一色的绿牌电动车。

员工对自家企业的认可度,看得就是这种细节。

当然,这个现象的另一层原因在于,宁德时代的员工买特斯拉有折扣优惠。

从这一角度看,特斯拉可谓非常聪明。

宁德时代在宁德这里的员工大约4万人,哪怕人均一辆车,打个折也花不了多少钱。

但这样就占据了全球新能源一个重要门面的位置。

来到宁德时代,给人的印象就是,全球最好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用特斯拉。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什么时候宁德时代总部的车都换成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也就前行了一大步。

在参观宁德时代的生产线时,我们注意到厂房的一行字:

约2秒生产一个电芯。

在与公司人员确认后我们得知,目前最新的数据是约1.7秒。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速度。

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定在2060年,而新能源车的长期渗透率则有望达到80%。

如此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制造业高端化是一个强国必须要有的硬实力。能源结构的转型,正是把握这一优势的时代性机遇。

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此时不冲在最前线,更待何时。

估值有高低,企业有周期,管理有好坏。光鲜亮丽的背后,必然是每天的寸进之功。

不说估值,这是一家好公司。

本期助力新实体专栏到此结束,本周四我们会继续更新宁德之行在上下游企业的见闻,谈谈厦钨新能源和上汽宁德。

叶檀财经初心不变,找出中国有特色的实体企业,积极助力新实体企业,助力中国企业成长。

文章图片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